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热点 >

“奥地利兽父”引发“灾难性旅游”(2)

2009-06-22 16:45 《齐鲁周刊》/ 花蜜 /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人们似乎期待更多的所谓“真相”,可以料想的是,他们去了,照几张相片,拍几段视频,写几篇日记或者文章,然后回来——既满足他们的窥视欲,又勾起他们的同情心,在对他人痛苦的近乎残酷的审视之后,得到某种心理上的满足感。


  约瑟夫所在的城市阿姆施泰滕的副市长厄休拉称之为“灾难性旅游”——“这种行为非常过分,而且难以理解这些人的动机是什么,这样的做法并没有尊重受害人的感受。”


  
奥地利成为“人质”?


    对奥地利来说,噩梦似乎还没有结束。


  2月23日,这起恶父性虐待亲生女儿的事件被改编成了一部讽刺话剧,在首都维也纳的一家剧院拉开帷幕,剧中约瑟夫的扮演者是因扮演臭名昭著的纳粹头子希特勒而轰动一时的喜剧演员克莱默。


  在这部话剧中,克莱默不仅担纲男主角,还是主创人兼导演。


  在接受采访时,现年60岁的克莱默透露,因为创作和出演该剧,他已经多次收到死亡威胁。有批评人士指出,这部话剧简直就是以弗莱茨勒一家的故事为卖点赚钱。


  更让奥地利人担忧的是,乱伦案曝光后,奥地利成了全球媒体的焦点,在各种媒体长篇累牍的报道中,奥地利的形象几乎从湖光山色和音乐家莫扎特的故乡,变为“地牢之地”或儿童暴力犯罪泛滥的社会。


  “我们不会让奥地利和所有奥地利人被一个单独、野蛮的犯罪个例所控制,我们将捍卫奥地利的形象,奥地利是世界上最安全、最好的国家之一。”奥地利总理古森鲍尔发表讲话说,奥地利不应成为这一案件的“人质”。


  (文据《中国日报》、《文汇报》、《东南快报》)

 

■延伸阅读


“地牢少女”娜塔莎

 

  兽父乱伦案中,伊丽莎白的遭遇与奥地利电视主持人娜塔莎的遭遇有些相似。


  1998年,年仅10岁的奥地利女孩娜塔莎·卡姆普什遭电信工程师沃尔夫冈·普里克洛皮绑架。2006年8月23日,18岁的娜塔莎终于逃出魔掌。


  在娜塔莎逃出当天,普里克洛皮卧轨自杀。


  媒体称,在得知绑架者自杀后,娜塔莎曾一度失声痛哭,她说:“对于我来说,他的死是不必要的。就某种程度而言,我为他感到悲伤,因为他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一位警官认为,她可能患上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脱离囚禁后,娜塔莎成了一名电视台主持人,2008年,德国B级片导演尤利·隆美尔根据娜塔莎的故事拍摄了惊悚片《地牢少女》。  


  在娜塔莎案之后,奥地利又曝出了兽父乱伦案,奥地利男子约瑟夫·弗莱茨勒囚虐女儿伊丽莎白24年,并与女儿生下7个孩子。


  娜塔莎曾经向伊丽莎白提供过经济援助,她表示希望能跟42岁的伊丽莎白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