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一周
温家宝:主权领土问题中方绝不退让半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0日表示,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在主权和领土问题上,中国政府和人民绝不会退让半步。温家宝说,旧中国饱受屈辱,山河破碎,弱国无外交。中国政府和人民比任何人都珍惜来之不易的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即使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也是铮铮铁骨。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在主权和领土问题上,中国政府和人民绝不会退让半步。
温家宝指出,当前,国际热点问题成因更加复杂,变化更加快速,影响面更广。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根据事情的是非曲直独立作出判断,不与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结盟,积极参与国际安全合作,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和世界人民福祉。
日本政府签署钓鱼岛“购买”合同
日首相出席自卫队会议称不可放弃国防
当地时间9月11日上午11时许,日本政府与钓鱼岛“岛主”栗原家族正式签署岛屿“买卖合同”,购买金额为20.5亿日元(约合1.7亿人民币)。媒体称,日本当局对钓鱼岛实施“国有化” 方针正式生效。 与此同时,日首相野田佳彦在当天上午举行的自卫队高级干部会议的致辞中再次针对中国,并要求自卫队官员“不可放弃国防”。此外,日本外务省11日派遣亚洲大洋洲局局长杉山晋辅紧急前往北京,将就日政府钓鱼岛“国有化”方针同中方交换意见。
针对日本当局企图通过非法手段窃取中国岛屿的事实,中国外交部已于10日发表严正声明指出,日本政府不顾中方一再严正交涉,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的南小岛和北小岛,实施所谓“国有化”,这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是对13亿中国人民感情的严重伤害,是对历史事实和国际法理的严重践踏。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抗议。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有史为凭、有法为据。中国政府严正声明,日本政府的所谓“购岛”完全是非法的、无效的,丝毫改变不了日本侵占中国领土的历史事实,丝毫改变不了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土主权。中华民族任人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国政府不会坐视领土主权受到侵犯。中方强烈敦促日方立即停止一切损害中国领土主权的行为,不折不扣地回到双方达成的共识和谅解上来,回到谈判解决争议的轨道上来。如果日方一意孤行,由此造成的一切严重后果只能由日方承担。
奥巴马发表9·11纪念演说:美国已比11年前更强大
当地时间9月11日早晨,奥巴马将在白宫草坪率众为9·11遇难者默哀。接下来,奥巴马总统和第一夫人米歇尔将访问世贸大厦遗址。与去年的9·11纪念活动相比,今年的纪念活动比较低调。此外,奥巴马和罗姆尼的竞选阵营都宣布,将在9月11日停播竞选广告。
在“9·11”恐怖袭击11周年前夕发表的每周演说中,美国总统奥巴马称,美国已经比11年前更强大。
奥巴马说:“(9·11)袭击没有改变我们,反而激发了美国人最优秀的东西。”他指出,从那天开始,美国回击了对纽约和华盛顿实施恐怖袭击的基地组织,去年,美国特种部队又剿灭了基地组织的头目本·拉登。美国强化了与其他国家的反恐合作,同时改善了国内安全,宗教宽容度也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
就在总统大选进入最后阶段之际,美国又迎来另一个“9·11”纪念日,但选民全部精神都集中在经济、就业等议题上,鲜有提及国安和反恐,这现象固然和经济不景气有关,但也从侧面反映了恐袭阴影已经消退。
据《纽约时报》报道,在一项名为“下一代身份证明”的计划中,美国联邦调查局不惜斥资10亿美元建立了一个面部识别系统,以便更有效地打击犯罪。该计划将于2014年在全美推广,其面部识别系统数据库的照片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有犯罪记录者的照片,供全国的联邦调查局人员办案时查看;另一部分为无犯罪记录者的照片,不会供调查人员查阅。不过,这项高科技却引起了民众和媒体的质疑。
林毅夫:中国可以考虑新一轮财政支出刺激经济
前世界银行副总裁兼经济学家、北京大学中国研究院教授林毅夫11日在出席达沃斯论坛时表示,中国经济增长有利条件比较明显,“保八”目标不会有太大困难。林毅夫表示,相信中国经济能够再保持20年8%以上的GDP增速。他建议,中国可以考虑再来一轮财政支出。
林毅夫表示,中国可以考虑再来一轮财政支出,中国的基础设施在城市间仍然十分需要,这些依赖于政府的财政支出,可以保持优势及持续,可以避免产生副作用。但是,不一定要采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因为可能会引起某些投机活动,对于经济不利。
林毅夫表示, “基础设施投资回报不高,如果有全球整体计划,不仅有利发展中国家消除发展瓶颈,加强就业,为高增长奠定基础;还有利于发达国家增加出口和创造就业岗位。”
林毅夫还说,基础设施投资的效果要一段时间之后才能看出来,比如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中国政策对于高速公路也进行大规模投资,当时饱受质疑,但是现在高速公路早已经是拥挤不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