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一周:胡舒立、唐骏、阿里·马吉德
问学无国界
上榜人物:胡舒立
据凤凰传媒1月25日报道,财新传媒总编辑胡舒立女士正以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的身份在全球范围内物色首批博士生候选人,方向为公共传媒管理,招生人数为两名。
2009年胡舒立出走《财经》,并在同年12月就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这位传媒界的风云女强人此次招收博士生,首条要求即是:能够以学术的方法对中国的新闻业进步做出贡献。“种桑珠江边,三年望当采。”
2500万美元杀回IT业
上榜人物:唐骏
新华都集团总裁兼CEO唐骏于1月14日在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宣布他将重回IT业。
前段时间网络上疯传唐骏要加盟谷歌,“有一点可以明确的是,谷歌很需要唐骏,但唐骏不需要谷歌”,唐骏如是回答。新华都集团旗下港澳资讯日前共计2500万美元的资产,收购三家IT公司和一支IT专业团队,用行动澄清了传言。
谁的绞刑架?
上榜人物:阿里·马吉德
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的表弟、绰号“化学阿里”的前政权国防部长阿里·马吉德已于1月25日被执行死刑。和他表哥一样,也是采用绞刑方式。
这是阿里第四次被判死刑他曾于2007年6月、2008年12月和2009年3月被判死刑但都没有执行。如今尘归尘,土归土,“化学阿里”应该知道撑起绞刑架的那只手究竟是谁的。
老谋子的“官司”
上榜人物:张艺谋
2005年,由张艺谋执导的影片《千里走单骑》热映,贯穿影片始终的“云南面具戏”原型是贵州省安顺市所独有的“安顺地戏”。5年之后的1月25日,安顺市一发布消息称本月已在北京对张艺谋等有关各方提起诉讼,为安顺地戏正名。
影视作品对文化遗产的“艺术化处理”,有时难免会因各种原因造成扭曲,不过前有《千里走单骑》的“呼”,后有安顺政府部门的“应”,这个戏种若真因此重振有望,还真该谢谢老谋子。
海地呼救
海地人的黄金救援时间已经过去,更多的救援将面对那些流离失所的生者展开,由于政局动荡、国力贫弱,他们的重建之路无疑会异常艰难。
以生命的名义,向所有在海地震灾中遇难的人们致哀,也以生命的名义,祈愿这个苦难的国度在饱经摧残之后能重燃生的希望。
《中国新闻周刊》
1月25日出版
微革命
时代依旧负重前行,你我已经凌波微步。
凭借一个账号、一张照片、一段视频,140个字,玩着就跃上了虚拟新大陆。
Twitter等微博产品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互联网的新形态,也是媒体传播的新格局。它们以外包式的新闻聚合每一个微小的个体,由“微信息”和“微交流”共同推动“微革命”。
《新周刊》
1月15日出版
英家五代:面向世界的样本
英达,赫赫有名的英氏家族第四代传人,曾说:“我们家一代一代都在做的事情就是3个字——学外语。”
自他曾祖父英敛之开始,英家人就“吃起了洋饭”。与一般知识分子家庭不同的是,这个家族因为“吃洋饭”,总是身处中西交锋、中西矛盾、中西交流的第一线,如果考察近百年来中国与西方世界的关联互动,他们的家族故事是一个绝佳的样本。
《南方人物周刊》
1月25日出版
2010年房地产调控五大猜想
1月10日,“国十一条”即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的发布正式确定了2010年中国房地产政策的基调和架构。
毫无疑问,未来相关部门将会出台具体落实的细则。地方性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也会接踵出台。
在此背景下,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未来细节,为学界和市场留下了巨大的猜想空间。
《中国经济周刊》
1月18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