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要览:枯竭城市突围
■媒体要览
荣智健谢幕
2009年4月8日,香港最知名的商人之一、荣氏家族的第三代传人荣智健辞去中信泰富董事长一职。而在5天前,作为对中信泰富涉嫌虚假陈述和串谋欺诈行为调查的一部分,香港警方搜查了该公司总部。
荣智健及其所代表的荣氏家族的命运,一直被公众高度关注。曾经的中国式民族工商业与政治之间的广泛联系,不但给荣智健这位资本运作的长袖善舞者提供了远较他人华丽的舞台,也提供了他个人成长的非凡际遇。荣智健黯然谢幕,但荣家的故事显然远未结束。荣氏家族的荣耀沉浮,已然成为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轨迹的重要部分。
《中国新闻周刊》
2009年4月20日出版
枯竭城市突围
靠“木头财政”、“煤炭财政”等单一资源发展的模式已经被淘汰,在依托自然资源发展的同时,人才、科技、品牌等社会资源也要加以利用。宣布转型后,大冶不再收留外来矿山企业,不再新吸纳矿老板出身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此,大冶民间在议论,这是傅市长逼矿老板搞转型。“瓷都”景德镇在打金字招牌的主意,被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后,国家会每年拨付一定资金,用于地方经济转型。
从1987年开始酝酿到今天,22年间阜新的经济转型始终有一个首要目标:安置就业。这对于非资源型城市,也有着参考意义。
《瞭望东方周刊》
2009年4月20日出版
广州城市空气污染调查
吸烟者数量已在逐年下降,那为何肺癌患者在过去30年却上升了46.5%?钟南山认为,这与大气质量恶化不无关联。
在城市中,我们肉眼所及的朦胧,十之八九都是灰霾!
灰霾是温柔的杀手。它的本质是“细粒子污染”,主要来自汽车尾气排放的气体污染物经过一系列光化学反应所形成的“二次污染物”,具备强烈毒性。
这种高浓度的大气污染可在数天之内吞噬很多人的生命。人们不会忘记,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中罹难的那些鲜活生命。
这是一个轮回的因果:人类的为所欲为造成空气污染,空气污染造就灰霾,而灰霾又反过来吞噬人类的健康与生命……对自然的不敬,让我们正在付出代价。
《新民周刊》
2009年4月 15日出版
时间的艺术
瑞士手表讲究打磨、倒角,讲究制作工艺的精细以及家族传承,但是石英表后来者居上曾经打败机械表,那正是瑞士手表的艰难时期。而后斯沃琪集团的海耶克成为拯救瑞士手表的英雄,上世纪80年代初,机械表重新赢得市场。更重要的是,经此一役,瑞士手表重新确定了自己牢固的地位——如同法国香槟、德国的汽车,瑞士成为高档手表的“原产地”。
《三联生活周刊》
2009年4月20日出版
我的垃圾我的城
垃圾是城市的附属物,城市和人的运转,每年产生上亿吨的垃圾。
高速发展中的中国城市,正在遭遇“垃圾围城”之痛。
2005年《各地区城市市容环境卫生情况》显示,当年全国生活垃圾无害处理率仅为51.7%。建设部2006年调查表明,全国600多座城市,有1/3以上被垃圾包围。全国城市垃圾堆存累计侵占土地5亿平方米,相当于75万亩。
《南都周刊》
2009年 4月21日出版
生死之城生死之问
72年来,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国产电影不下十余部。今年四月,除了《拉贝日记》,我们还将看到陆川编剧和执导的《南京!南京!》。
陆川怀抱探究历史真相的诚意,不止于呈现屠杀与强奸,更表现抵抗与反省。在他的电影里,暴力不是第一位的,仇恨也不是,宽恕也不是,直面人性才是。
这是中国的一位上世纪70年代生人与历史的对视。中国的新生代已经有了新的自信、自省意识和承受力,开始再次打开暗黑之盒,走进生死之城,发出生死之问,触摸民族的伤、人类的伤。
《新周刊》
2009年 4月 16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