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封面故事 >

山东股民调查

2015-05-01 11:07 未知/ □本刊记者 张翠翠 /

 

  中国结算3月份月报数据显示,在新增A股开户当中,山东人沪市新增账户为135435户,深市新增账户为134337户,居全国第六位。

  与2007年那轮大牛市相比,最值得注意的是本轮牛市参与主体和参与方式大不相同—— 一方面是散户主导、各路社会资金涓涓流入助推、90后崛起;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化和杠杆化也在这轮行情中愈加明显。

  本轮散户主导的大牛市里,人人都是“股神”,投资者的年轻化和投资方式的多样化也成为这一轮牛市最坚实的基础。

 

  第五代股民:抱着手机赶趟儿

  去年11月,山东财经大学金融专业的大三学生沈青开始炒股,“当时我妈觉得入市赚钱的机会来了,爽快地给了我5万元。用她的话说,就是再不赶趟儿就晚了。”

  沈青没去营业部,直接在网上开户。“投了1万元买了500股兴业银行,两天赚了800后,陆续把剩下的4万块投进股市。今年3月,赚了3万块后又投进去,现在股市本金已达8万元。”

  据了解,抱着“赶趟儿”的心,沈青班里80%的学生都在炒股,投资最多的本金有10万块。“现在除了上课就是抱着手机看股票、和同学们讨论股票,”沈青告诉《齐鲁周刊》记者,“以前晚上熄灯后大家讨论感情,现讨论股票,不仅如此,还买了股评书、加了炒股微信群、不时还会询问老师。”

  采访期间,沈青指着手机客户端上一只连续多天的“一字”涨停股票说:“24小时盯,都买不上。”当记者告诉她,“一字”涨停的股票是压根买不到的,沈青说:“其实很多规则我还没看懂。”

  作为新股民,沈青不敢贪心,“股市风险高,给自己设定了抛出上限,一只股票赚了20%后就抛出。”最近她更是谨慎,“现在开户的人特别多,30%老人,70%的年轻人,不少人还开了创业板。理论说,当所有人都开始炒股的时候,就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沈青看来,4000点很可能是个危险的转折点,“随时都会牛转熊”。

  “我请教过一位资深炒股的老师,他说炒股真正赚大钱还得长线投资。”沈青打算卖掉所有短线股票,拿出部分钱买一只金融股做长线投资,“金融类的股票的涨势刚起步,值得长守。”

  新生代股民的蜂拥入市是这一轮牛市的一大特点。“新增股民中,70%网上开户,30%退休的老人来营业厅排队开户,移动终端的普及,再也没出现大厅人满为患的场景。”齐鲁证券杆石桥营业部的业务经理陈天成告诉记者,资料显示新增网民大都是80、90后,被冠名“第五代股民”。

  “第五代股民个性明显,很少混迹于老股民扎堆的QQ群,除了开户和与相熟的投资顾问或客户经理交流,也很少到营业部去,更别说跟老股民一样在大厅看盘了。”陈天成告诉记者,火速入市的第五代股民大都奔着“赶趟儿赚钱”的心,实际上缺乏投资认识和畏惧,“懂股票的人不多,大多都是在亲朋好友赚钱效应影响下盲目入市,一般不看基本面,不懂技术,没有任何投资策略。大都靠直觉或听闻。”

  “不过最可怕的是借钱炒股的学生族。”陈天成告诉记者,曾接到一位大学生的咨询,他上来就问买哪只赚钱,后来得知本金是借来的,这样的学生还不在少数,“股市是牛熊变脸,说变就变的,不是别人赚了自己就会赚,学生族或者初入市者需要谨慎入市。”

  职业炒手“子非鱼”:

  经历了完整的牛熊周期才算合格的股民

  “现在是赶上好时候了,到处飘红。”济南一股票微信群的知名股神——“子非鱼”约谈时,大有“倚老卖老”的资深股民底气。经历过2007年的暴跌,如今他是一位理性的投资客,不仅组建了“股民微信群”,邀请曾经的论坛老股民讨论,还代理炒股,“收取3%-5%不等的佣金,至于收多少,得看赚多少。”

  “A股历来牛短熊长,前四代股民都经历过了一段完整的牛熊周期。一般来说,经历了完整的牛熊周期才算一个合格的股民。”“子非鱼”说,济南如今“解套”的老股民相对活跃,在经历“牛与熊的洗礼”后,如今都修炼成“灵活的长短线作战者”。“去年11月,我之前的一只股票解套了,100多万终于活了。我开始把50万分装‘篮子’,长线有几只,短线有几只。”

  至于赚了多少,他保密。只告诉记者,他买的一只短线股涨幅超过30%,6个月赚了30多万。

  在“子非鱼”看来,今年的股市飘红也是国家政策的支持,而“跌”早晚会来。“只有新股民才会一直跟进,这就是出入市的贪心。”“子非鱼”在微信群里发现,新生代股民的激进,可能成为下一批即将被套牢的“老股民”。

  “炒股赚钱大致都是从跌停涨回,需要等待,假如再套牢还得等待时机再活过来。”

  走访过程中,多家券商营业部表示,虽然股市一片飘红,但短线投资者居多,而长线投资者多属于“老股民”。解放路一家券商经理告诉记者,“解套复苏继续的约占80%,而解套不投的可能是急需钱,不能再承担风险,一般很少有解套后不投的。”

  “子非鱼”也告诉记者,除非没钱,如今股市大好,“老股民”们都是有钱就投,”很难不冲动,但学会了把钱装进不同篮子,灵活短长线投资。”

  走访中,各大银行投资顾问对记者表示,2015年第一季度,各种基金和理财业绩明显下滑,连储蓄率也急剧下降,“谁还存钱?钱都去了股市了。”一家银行营业部工作人员称。

  来自美盛环球资产管理公司发布的2015年环球投资调查也显示,目前中国投资者表现最为激进,风险承受力颇高,约60%的投资者希望在未来12个月增持股票投资比重。

  股民的自我修养:

  炒的不是股,是心

  “近期A股行情火爆,不少第五代股民和老年股民流露出群体性的狂热心态。”一家券商投资顾问表示,最危险的投资者也是这两类人,他们抱着“赶趟赚钱”的心态,“恨不得一股冲天,当日涨停后立马卖出,还有盼着快跌,跌了就赶紧买进去。”总之归纳成一个词就是——怕赶不上趟儿。

  2007年,股市由牛转熊时,家住洪楼广场的44岁的李毅曾经受不住“暴跌”而晕倒在大厅,8年过去了,眼见着自己的股票解套后一路飙红,整个人又处在了极度亢奋状态:早起开电脑忙活着早盘追涨、再杀跌,比交易员还忙,电视机里播放着股市新闻与分析,下午收盘时看股市报纸,时不时上QQ群聊天谈论股票……

  因为血压过高,时隔8年之后,李毅又住进了医院,在医院里仍然惦记着股票的他,被儿子带进心理门诊。齐鲁医院心理门诊的毛舜琴医师称,李毅需要紧急“脱股治疗”,“最近许多股票投资客都得了股票综合症和强迫症,一刻不见就难受。”

  毛舜琴告诉记者,在众多来就诊的“炒股综合症患者”中,老年人占60%,“涨了就狂喜,跌了就抑郁,血压来回倒换,每天不看下股票睡不着觉,时间一长,你就会得突发性疾病,受点刺激就可能心梗。”回忆2007年股票大跌时,毛舜琴说,那时抑郁症患者多,“总之炒股要平常心。”

  最近网上疯传一份《股民的自我修养》称,“炒的不是股,炒的是心。”该报告以调侃的方式暗示股民,已被股票市场绑架。“收盘后不停地浏览各大V的文章,或者私聊别人,聊以寻求心灵寄托,大家看的不是文章,看的是安慰剂,大家私聊的不是股票未来走势,聊的是你自己的想法如何在别人嘴里被证实。”

  而针对此《股民的自我修养》,彭博社亚洲首席经济学家欧乐鹰撰文说,在新开户股民中,有67.6%的人没读完高中。也就是说,A股中超过三分之二的新投资者的受教育程度还不到高中。欧乐鹰表示,新进投资者学历较低表明,不具备专业水平的投资者推动A股近期上扬,也不具备自我调节能力,更是贪欲过望,“一心只想赚钱。”

  为此,一位在股市挣扎多年的股民气愤地说,“炒股要啥学历?胆大就行,选准了股票埋伏进去就赚钱了。”

  正是这种心态,促使了济南众多股民的疯狂入市与投资,“炒股实践性非常强,看实际操作技能和经验判断,跟学历关联度并不大。”齐鲁证券投资顾问徐传豹表示,这个话题调侃成分居多,不过是为了提醒“股民”谨慎投资。

  ■延伸阅读

  大咖们的第一桶金

  股神巴菲特:11岁入市即赚6美元

  巴菲特11岁时,他鼓动姐姐与自己共同购买股票,他们合资买了3股“城市服务公司”的股票。他满怀信心地等待出手赚钱。然而,该股不断下跌,姐姐很气愤。值得庆幸的是,该股价格很快反弹,上涨到每股40美元,小巴菲特沉不住气了,将股票全部出手,赚了6美元。正当他得意的时候,该股价格狂升,姐姐又埋怨他卖早了。

  盛大网络CEO陈天桥:5.19牛市赚足50万创办盛大

  1999年5月19日,沪深两市在量能配合下展开了一轮气势磅礴的井喷行情,并由此启动了新一轮的牛市行情。在这次罕见的股市“井喷”中,当时尚在证券公司供职的陈天桥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他用其中的50万元,创建了盛大网络。

  马化腾:边炒股边卖股霸卡 赚钱赚双份

  1992年以后的几年时间里,股市成为了中国经济的热点,仅仅工作一年多的马化腾跟随大潮进入了股市。在炒股的同时,马化腾和几个朋友一起开发出了风靡一时的股霸卡。马化腾两头“开花”,在股市上也如鱼得水,手头很快就有了百万资金,这也为马化腾后来的独立创业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