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封面故事 >

痛与笑:一个民族的精神自嘲

2015-02-07 06:39 未知/ □江寒秋 /

 

  幽默一直被人们称为只有聪明人才能驾驭的语言艺术,而自嘲又被称为幽默的最高境界。由此可见,能自嘲的必须是智者中的智者,高手中的高手。一个具有自嘲精神的国家,其精神疆域必然无比强大。这是一种软实力,是一种不动声色的价值输出。

 

  以色列前总统的温情自嘲:

  一个国家的文化从容

  犹太民族是一个特别喜欢自我调侃的民族,2014年,一段励志微电影《最朴素的总统》在网上爆红。

  这部微电影说的是刚离职的以色列总统西蒙·佩雷斯,结束政治生涯后,希望重新找一份工作。91岁的他,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智慧,但在现在的社会,他似乎一无是处,被认为缺乏工作经验。

  他说:我做过农民,挤奶一级棒!

  招聘人员说:现在都自动挤奶了。

  他说:我当过邮政部长……

  招聘人员说:现在都用电子邮件了……

  于是佩雷斯去加油站当加油工,去大门口当安检员,去超市当收银员,去夜总会当脱口秀演员……

  呆萌又有趣的佩雷斯,在各个场合,将他的人生智慧与年轻人分享,用一位网友的话说,“智慧就像口臭,无法掩饰”。

  人生道理在这段微电影中随处可见。诸如,和平是唯一的道路;唯一值得恐惧的是恐惧本身。最后的字幕:你和你的事业一样伟大,和你的梦想一样年轻。

  这其实是一段以色列的国家宣传片,它用一种幽默温情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国家的精神气质。

  自嘲实际上是一种自信,是一种面对窘境时的从容。看上去一本正经的英国人也很喜欢自我调侃,尤其喜欢调侃他们的领导人。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八十多岁高龄的女王都可以“空降”到奥运会开幕式现场,还有什么不能恶搞的呢?

  自我解嘲,不光需要幽默感,还需要心胸广阔,有极强的自信心,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也算得上是极度自尊的表现。“对于英国人而言,幽默规则正是文化上的自然法则,我们自动的遵守幽默规则,正像我们被迫遵守地心引力定律一样。”英国作家凯特·福克斯这么形容道。

  英国人的自嘲精神在面对美国人时尤为明显,英美两国人民互相很看得起,却又互不服气。当英国人面对美国时,虽然少数英国人还有些许的殖民者面对曾经的殖民地似的高高在上的心态,瞧不起美国人的大大咧咧,胸无城府,却也不得不面对美国已经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主的事实,心里难免酸溜溜的。

  对于英国式的自嘲,英剧《是的,大臣》(Yes Minister)对其的运用达到经典,成为几十年来经久不衰的英式喜剧经典,在剧中,英国首相自嘲说:“可不是,从世界局势来看,外交部可有可无,我们(英国)又没有实权,只不过是个美军导弹基地罢了”。这种自我解嘲,恐怕也只有英国人想得出来。

  在匆忙与荒谬中自我开解:中国人的痛与笑

  1890年,美国传教士明恩溥在《中国人的气质》中写道:中国人具有超强的生命耐力和适应能力,但却处于麻木不仁的状态。鲁迅也曾在《藤野先生》中描述“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竟然“酒醉似的喝彩”,对中国人的麻木痛感失望。

  麻木与劣根性有关,也与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关系。关于表情,中国人一向推崇的最高境界是:不动声色。

  “七情上面”固然能被形容为性情中人,但最多可入中品。这些年,在国势和全球化影响之下,中国人脸上的表情发生了很大变化,更生动,更丰富,更鲜活。但随之而来的也有对权势、名利、性的渴望在内心翻滚,使一些人反而难有发自内心的笑。

  2013年3月,林毅夫感慨,2012年从世界银行卸任回国,他发现社会和舆论界不满的情绪比以前激增,焦点在于对“国进民退”的不满,对房价高涨、环境污染和贫富差距的担忧与抱怨。

  在急速变革的中国世纪里,中国人的表情开始变得职业化、符号化、程式化、品牌化、功能化、娱乐化,在这六种典型表情背后,是社会不良情绪:焦虑、急躁、缺乏安全感。这是大环境的压力使然,也是每个人的小心灵不得自由的结果。

  从这个意义上讲,脱口秀的流行,对于在急迫生活中挣扎太久的人们,是一种精神的松绑。它可以让你在闲余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见识和掌故,让你用一种更安全、更轻松的姿态来面对复杂世事。

  “人为什么会发笑?或者是出乎意料,或者引发了其优越感、压力得到释放。喜剧=悲剧+时间,很多好素材其实是来自负面的事件和情绪。”脱口秀表演者马泽凯说。另一名表演者阿做则笑言:“一个事情引起你的情绪波动,本来你觉得它是很糟糕的东西,但讲成段子,变成笑声后,它就没有那么面目可憎了。”

  比如这么一段脱口秀,“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人到了90岁还单身是什么样的?那是很可怕的。昨天跟一个比我小20岁的姑娘相亲。对方一见面就问‘请问你买墓地了吗’,‘我正打算买’,‘你连坟都没有,我们结婚后死在哪里呢’。”

  你看,脱口秀的背后并不是无意义的傻笑和见识,实际上,它的背后隐藏着一种无奈,这种无奈源于一种生活的痛苦,一个优秀的脱口秀演员能用自己的愤怒和智慧去重建这种痛苦,并把它转化为一种自嘲。

  自嘲是一种勇气,是成熟人格的一部分,也是一个民族成熟、强大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