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子怡、郎平——国家形象中的软实力
2011年,中国国家形象片在纽约时代广场滚动播出,在工笔桃花画卷的衬托下,章子怡、范冰冰、周迅、杨丽萍、张梓琳等中国女性以优美的身姿和各有个性的表情组成一幅“现代仕女图”;随后出现了邓亚萍、郎平等国际知名体育明星在希腊神殿与中国“鸟巢”交相辉映的背景前自信站立,宋祖英等组成“艺术”队列接连亮相……她们共同成为诠释中国软实力的标签。
镜头里的中国名片
2011年,中国国家形象片在纽约时代广场滚动播出,开篇是一幅五美图:章子怡、范冰冰、杨丽萍、周迅、张梓琳。
早在2006年,北大教授张颐武在《新周刊》一篇“如何贩卖中国文化”的文章中说了两句话:“一个姚明,一个章子怡,比一万本孔子都有效果。《大长今》就是韩国把低端和高端的文化打通的一个好例子。”“要像重视孔子一样重视章子怡,中国文化才会有未来。”
章子怡曾是继巩俐之后另一张中国名片。在《时代》周刊题为《中国送给好莱坞的礼物》的文章中,理查德·科利斯说,出生在北京胡同中的章子怡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一个漂亮的“中国洋娃娃”,但她已经达到了很多演员无法达到的高度。从《我的父亲母亲》跑出一片天地的章子怡,从一出道就没有停下追逐的脚步,这追逐中不可避免会有羁绊——丑闻让女神跌入人间,却也更接地气。
范冰冰、周迅包括张梓琳们虽然在国际名利场也已拥有了自己的话语权,但无论是喧嚣一时的仙鹤装、瓷瓶装还是香奈儿的国际代言,在价值输出上显然还居于后来者的角色定位。
杨丽萍的标签则是民族。《云南映象》公演十年,“杨丽萍国际舞蹈季”惊艳登场,作为中国目前唯一一个以个人名义命名的舞蹈盛会,期间有来自亚、欧、美、澳四大洲的多场国际级演出。摄影家肖全曾如此描绘:“那一天,杨丽萍裹着巨大的白布站在烽火台上,我的大脑一片空白,所有的动作都是下意识的。她的那种不可抑制的美把我逼得不行,感觉自己完全是飞起来了。”灵慧、原始、自然是这个精灵对中国女性精神的传承。
郎平、邓亚萍的起跳:一个时代的体育符号
镜头翻过邰丽华轮转的千手,略过关琪、裴蓓数位超模的婀娜形姿,一群“爷们”般的好动女人出现了。
看到邓亚萍,似乎就能听到她标志性的嘶吼。16岁获得首个世界冠军,1989年到1997年,获得6次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冠军和4枚奥运会金牌。先前赢球口号是:“漂亮!”后期直接变成那声气人的短平快——“嚎!”
退役后,她没有停止“忙活”,接连取得清华大学学士学位,诺丁汉大学硕士学位,并成为国际奥委会道德委员会的一名代表。2003年,邓亚萍入选国际乒联名人堂。2008年获英国剑桥大学的经济学博士学位。
萨马兰奇说,邓亚萍改变了世界乒乓球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我们说,她让中国女人不再死气沉沉。在这个层面上,郎平的起跳完全可以荡平死气沉沉的中国女性。
抛开枚不胜举的个人荣誉,这把“铁榔头”为中华字典造了一个新词——“连冠”。上世纪八十年代,以郎平为主力的中国排球女团横扫美国、意大利、联邦德国、日本等各大赛事,“五连冠”成为父母辈的时代骄傲。正因如此,当郎平执教美国队时,国内一片哗然;后来选择回国执教,人民也觉得百了千当。
健康、真性情、果敢是郎平留给一个时代的女人印记,深刻得就连在钙尔奇广告中挥挥拳头都显得如此理所当然。
走进维也纳金色大厅
形象片里,在郎朗、李云迪、刘欢的包围下,两抹亮色一左一右多了人的眼球:红的是宋祖英,蓝的是谭晶。民歌界前后两把金嗓子,标杆一般的规定了中国的民乐标准:人靓、声甜、根正苗红。
如果不是冯小刚横插一脚,宋祖英连续24年春晚放歌的传奇就要多加一个数了;7次春晚经历,没了倪萍,谭晶用歌喉煽情。前者是定场女王,后者是催泪天后。
两个银铃般的女人留给世人更多是大无畏的“闯江湖”精神。作为第一个开拓国际市场的民歌手,宋祖英的足印踏过维也纳金色大厅、悉尼歌剧院、伦敦艾尔伯特音乐大厅,在美国最高艺术殿堂的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她打破了向来不许“装台”的惯例,破例为宋祖英的演唱会挂起了浓郁东方文化的六盏大宫灯、茉莉花、“Song”的LOGO。作为紧随其后的青年民歌手,谭晶金色大厅和艾尔伯特音乐大厅之行展现了民歌更加中国的一面。
一朵茉莉花,一朵小百合,算上“五美”和那群好动的女人们,中国形象让她们氤氲得如此芬芳。诚然中国的女代表不止这些,甚至入选的名单都有待商榷,但是她们的独立和自信,必定是中国软实力最硬的一股劲。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