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封面故事 >

巩晓彬——黄金少帅的霸与道

2013-03-23 08:53 未知/ 丁爱波 /

 

  2003年5月,巩晓彬脱下球衣,穿上西装,正式成为山东男篮的主教练。十年过后,他率队历史性打入总决赛。

  时至而今,巩晓彬仍然是山东男篮当之无愧的MVP,球员时代,他是万众瞩目的逍遥王,教练时代,他是铁面无情的英俊少帅。总决赛一票难求,连他的妻子王晓芳也买不到,除了见证奇迹的心愿之外,球迷们更多的目光还是会投向这个已40多岁的老帅哥。

  成也巩晓彬,败也巩晓彬,这是王者、枭雄才独有的人生法则。独享一方的霸气,淬炼三十年的篮球之道,这两者的结合,是山东黄金男篮行走至今的关键密码。

 

  大佬之国,大佬“治国”

  巩晓彬不爱笑,他笑起来时,也不过是嘴角向上翘一翘:就像一块铁被拗弯了。

  他是大佬,大佬是不应该爱笑的。就像马龙白兰度一样,你只能在他面对家人时,才能看到他那像铁一样被拗弯了的笑容。

  大佬应当是天赋超群的,不应当像“老黄牛”一样勤勤恳恳。凡是跟巩晓彬当过队友的人,难免会感叹:同样是人,天赋差距咋这么大?别人练一辈子篮球,最终打出来的几率都很低,可他之前踢足球,与唐晓程是队友,拿过全国邀请赛冠军。17岁因为个子太高改打篮球,三年后便入选了国家队,并迅速站稳了脚跟,成为1994黄金一代的重要成员,奠定了自己“亚洲第一大前锋”的江湖地位。

  他的天赋之高,让老帅叶鹏也有些无可奈何:“中国男篮有三个人练不练都那么回事,孙军、胡卫东和我们大彬。”

  对很多球员来说,巩晓彬的篮球之路并不是一个特别励志的故事。当年王治郅进国家队的时候,巩晓彬已名满天下。与巩晓彬不同,王治郅训练特别玩命,但巩晓彬就不怎么使劲儿。大郅还问过他怎么不好好练,巩晓彬说:“没挑战了,练什么?”他真的是没挑战了。那时候NBA在国内也不是特别流行,也没有人想过,一个人在中国没挑战了还可以去美国打NBA。

  但即便是训练不积极,教练不服也不行。相信不少球迷还记得2000至2001赛季山东队请来的立陶宛教练利马斯,他因为经常把大彬放在替补席上,导致球队实力大损,而且上场的队员们也心神不安,最后山东队竟然去打了保级战。如果不是大彬从保级战开始拼命,山东降级也不一定。一个赛季之后,利马斯就回了立陶宛老家,于是不少球员戏称利马斯为“立马死”。

  后来,巩晓彬说到这一节时只有轻描淡写的两句话:“他有很多想法跟我不一样,后来他只好走了。”

  英雄出世,豪气干云,对手不服也不行,1997-1998赛季,他拿到了最有价值球员和得分王。那时候的刘玉栋,还没有获封“战神”的称号,风头是无法跟巩晓彬相比的。有一次老友相见,已做了教练的巩晓彬开玩笑:“以前咱们在国家队,大栋你可是我的替补。”当时如日中天的战神,没有脾气。

  这是他的国,在这里他拥有着绝对的话语权与统治力。他想谈恋爱,国家队都可以不玩;他不给蒋兴权道歉,奥运会都可以不去;他想让人看看谁是中国最好的大前锋,一个上半场可以在刘玉栋身上杀出26分;他跟阿的江是哥们儿,下半场歇了,放八一3比0进决赛;他当队员的时候是逍遥王,让人觉得不逍遥就不是巩晓彬;他当教练之后又很收敛,让人觉得他就该这么收敛。

  在他的整个篮球生涯中,他都是一个充满了矛盾的人物。他才华盖世,年少成名,十几年来都是中国篮坛最优秀的大前锋,为中国男篮和山东篮球建下过无数功勋;他敢于把重担压上自己的肩头,即使一人包打天下也毫不畏惧。

  这是巩晓彬的大佬之国,二十年前,他独霸一方,二十年后,他强势归来,用另一种方式继续“称王称霸”。

  好球员到好教练:

  巩晓彬的变与不变

  2003年5月,巩晓彬退役,西装革履的他,霸气依然。他在2004年对球队进行大换血,侯冰、孙杰、王刚等人一股脑儿被推上前台,在比赛中经常受对方的老球员欺负,没少吃黑拳挨黑脚。看着自己的队员受气,巩晓彬经常一怒而起,冲着裁判大声咆哮,有时候还冲着老球员瞪瞪眼。后来,小家伙们的生存环境,果然好了很多。

  但是,五虎将相继退役之后,山东男篮面临着人才断层,在长达七八年的时间里,都找不到强队的感觉,所取得的最好成绩,不过是两次第五名。2009-2010赛季,山东男篮未能打进季后赛,尽管领导没说什么,可是身心俱疲的巩晓彬,毅然选择了辞职。

  按照他的设想,原打算利用两三年的时间充电,然而耐不住方方面面的劝说,加之篮球是毕生的事业,他于2011年夏重回帅位。经过上个赛季的痛苦煎熬之后,山东男篮本赛季终于迎来强势反弹,常规赛取得15连胜,季后赛又所向披靡,一时间风头无二。

  他的气场到底有多大,从一堂训练课就可以看出。2011年6月,山东黄金篮球俱乐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巩晓彬重执球队教鞭。第二天上午,他就带着全队到了力量房,开始了回归后的第一堂课。没有任何领导来压阵,也没有任何人介绍,老大往那里一站,以往的喧嚣不见了,力量房变得极为安静,球员们都默默地做着训练,很快就大汗淋漓。而在此之前的那个赛季,是前NBA教头鲍勃·维斯带队,队员们一个比一个能闹腾。

  巩晓彬骨子里真是那种山东大汉的英雄豪气。虽然他自始至终没有换过球队,但他像一个武艺超群的游侠,手提长剑,天下无双,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不容分说,一剑剁了再说。看上去什么都不在乎,其实他心里在乎的挺多。

  他不爱作秀,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他的关心:“我可能在语言上表达的不多,更多的都是在心里。我不太会去作秀或者表现,平时都是以默默关心为主。可能每个人的方法都不一样,球员和我相处的时间长了,也能慢慢体会到。”

  2.08米的陶汉林是巩晓彬骂得最多的球员之一,劈头盖脸一通狂骂下来,22岁的大陶有些接受不了,会郁闷好一阵子。缓过劲来之后,他就由衷地念起巩晓彬的好。他低头看着脚下的那双超炫无比的战靴,轻声道:“没有巩导,哪里会有我的今天?”

  还有,联赛期间球队吃饭,教练员和工作人员一桌,国内球员另一桌。教练桌上的肉菜,往往动不了几筷子,巩晓彬便让工作人员给球员端过去,隔壁桌上的球员对此习以为常。球员吃饭快,总比教练早走,用餐完毕,巩晓彬会到球员桌边瞅瞅,一旦发现肉菜有剩余或浪费,便不太高兴。

  少帅的最初几年,总是显得有些急躁,如今已过不惑之年的他,不管球场内外,都成熟了许多,“以往的话,我比较在乎外界的东西,外界的声音可能会干扰我的思路,从而变得比较着急。随着年龄的成熟,自己看待事情的角度不一样了。”

  现在的巩晓彬愿意放权,本赛季的赛前训练,唱主角的基本都是莱登,身为主教练的巩晓彬,则在一旁默默观看。之前,他离开山东男篮帅位一年,且在美国学习了三个月,重回帅位之后,他对很多问题的看法跟以前不一样了,“离开的那一年,有深度地思考了一些事情,对自己当球员、当教练的一些得失,进行了总结。”

  “我是忧郁型的”

  《齐鲁周刊》:打进总决赛,有没有觉得意外?今年成功的因素是什么?

  巩晓彬:去年夏天训练抓得比较紧,奠定了一定基础。要说条件,我们队员在全国出类拔萃的,没有,但是有几个应该说是可以雕琢的。应该说我们这批小孩再折腾的话,大家都没得玩了,说不定人家黄金集团都不搞俱乐部了。前些年积累的那些东西,也折腾得差不多了。对于我自己来说,不管怎么样,前几年球队成绩没上去,作为教练,责任就在你,哪怕另外还有什么客观原因。

  今年成功,应该有几方面的因素。最主要的就是团结,应该说这个赛季,我们俱乐部的氛围要比以前好很多,大家都是心往一起想了,我身边也有了真正的帮手。第二,就是我们有了三外援,他们很实用,很有团队性,愿意为球队做点事情。

  《齐鲁周刊》:你认为自己是一个善于给队员做思想工作的主教练吗?我还是觉得,队员们有点怕你。

  巩晓彬:我能看到队员的思想变化,可要说让我去给他们讲大道理,有点不在行,我主要还是点拨一下。怕是肯定有,虽然我平时也跟他们打打闹闹的,大概因为这些球员都是山东自己培养起来的,我这个人可能也比较严肃。我一个人呆着的时候,是不会笑的,平时我属于忧郁型的。我不是故意装严肃,其实时间长了,他们都能体会到,没有太大压力来自我,懂你的都会理解。

  《齐鲁周刊》:肯定有不少队员都被你“修理”过吧?

  巩晓彬:也修理过,现在队员思想确实复杂。我觉得现在的小孩有些条件很好,打不出来,就是训练欠缺,刚一出头,可能就想着待遇什么的。我们有些队员,真的就是需要你随时去“熊”,你总是“熊”他,他承受能力很强,你不说,他反倒不习惯了。

  《齐鲁周刊》:你们队里的年轻球员一个个都挺有个性的。

  巩晓彬:包括睢冉,有个性啊,有表现欲望啊,都能理解。李敬宇是很好的例子,原来也有些想法,去年养伤一年,他自己也思考,今年就显得成熟了很多,很踏实。睢冉去年夏天在国奥队,表现并不好,包括我们打季前赛,状态也不咋样,但是国奥队的经历肯定对他有触动,加上我们也讲,应该说他是慢慢变化的。常规赛前半段,睢冉的机会都不多,但后面打得不错,季后赛这几场防守不错。但是像他这样的,还得敲打。

  《齐鲁周刊》:江苏篮球曾是中国篮坛的霸主,如今却陷入了一盘散沙的境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巩晓彬:能人太多了,没理顺关系,谁都说了算,谁都说了不算。没有统一到一个思想层面上,这就让整个俱乐部显得混乱。

  《齐鲁周刊》:怎么展望CBA总决赛?

  巩晓彬:打广东,我觉得我们还是有机会的。广东队确实经验上要胜过我们,而且可能比赛僵持到最后几分钟,他们的球员往往靠个人能力就解决问题。不过,我们也有自己的特点,队员年轻也好,强调防守也好,至少现在有了这个机会去拼一下,而且现在这种赛制下,第一场我们打主场,我们肯定会好好珍惜这样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