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移民的“美国梦”
留学移民、技术移民、投资移民,30多年移民史,精英的出走,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掏空”了中国,另一方面作为全球化浪潮的一部分,移民潮本身也在改造着我们的传统观念和这片被他们“抛弃”的土地。
“叛国者”的自由梦
代表人物:陈冲、陈丹青
1981年,此前凭借《小花》摘得“百花奖”的陈冲离开中国,赴美留学,当时的感觉是:“一个受到全国人民爱戴的女孩,跑到了美国,有‘背叛’的感觉。”
作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移民,陈丹青和陈冲的际遇类似。
在办理移民手续之前,一种罪恶感一直萦绕在陈丹青心头。北京公安局还很简陋,接待厅的走廊仅比桌子宽一点。他一开门进去,所有人都低着头,好像他要“叛国”。
1978年,邓小平开始全面主政中国,立即恢复了向世界各国派遣留学生。当有人提出担心留学生滞留不归的问题时,邓小平回答道,即使有一半不回来,也要派,也比不派、少派好。
国门一旦开启,很快就形成新一次留学移民高潮。上世纪80年代末一时有所减少,90年代又出现了更猛趋势。从1978年到现在,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已达百万,留学回国总数达20万。还有以留学身份出国、目前在国外的人员数十万人。
陈丹青在海外生活了18年,他曾表示自己的国外生活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我第一天到美国,就面临一个生计问题,我必须卖画讨生活。”
归国后的陈丹青变得言辞锋利,他抨击中国大学教育不能塑造健全的人格,呼吁留学人才回归百年前的留学精神,但却无奈地发现:“留学的悲剧还在于精英外流,回来的又和本土国情发生种种价值冲突,这种冲突十之有九以妥协或失败告终。”
明星们的移民非议
代表人物:斯琴高娃、巩俐、蒋大为等
上世纪90年代,刚刚有所规模的中国中产阶层,为了寻求安全感以及给孩子以优质的教育而选择了“出走”中国,技术移民成为这一波移民的主力群体。这其中,诸多明星以技术移民方式更改国籍引起了非议。
从美国归来的刘亦菲一出道就被人问个不停,以至于类似“刘亦菲的国籍,我要证据”和“刘亦菲国籍一切谜团水落石出”等帖子总能反复出现在各种论坛里。宁静传出与美国丈夫离婚的消息后,是否拥有美国绿卡的问题再度被抛出。最终,她在摆放着青花瓷和山水画的房间里接受采访,用自己是个“顽固的中国人”加以否认。
拥有瑞士国籍26个年头,斯琴高娃也是明星移民队伍不折不扣的先行者。1986年12月,斯琴高娃远嫁瑞士华裔音乐指挥家陈亮声,随后把国籍变为了瑞士。先行者对于移民早已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见解。
2008年10月8日,巩俐领取了自己的新加坡身份证。斯琴高娃认为巩俐的选择很正常:“我跟她(巩俐)也一样啊,但至少我们还是中国演员。我嫁了人,到了瑞士定居,但还是每年回国内来拍戏,也还是可以把农民演得很像。”
在先行者的队伍中,斯琴高娃属于随夫移民一类,因《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而广为人知的蒋大为却是为了女儿的学习。1998年,移民加拿大,辞去中央民族歌舞团团长行政职务,蒋大为过起了平淡的生活。
大批明星移民香港,则是一种折中选择。李云迪、廖昌永、章子怡、汤唯、胡军、周迅、张静初……因香港的“优才计划”,不知有多少内地明星换了身份。
获得香港身份的明星们,将拥有出入境自由,免签通行134个国家和地区。并且相比国外,香港更靠近在大陆的家和事业。这自然成为了众多内地明星基于移民香港的重要因素。
无论如何,移民国外的明星的数量,正在低调且快速地增长。
像改造中国一样改造美国
代表人物:段永平、杨致远、陈士骏
今年4月,福布斯中文版网站公布了2011年中国慈善榜,在科技类企业中,位居第一位的是广东步步高电子的段永平。
8年前,段永平移居美国,从经营步步高的轨道上脱身而出、令企业平稳过渡、接着又在投资与慈善领域里初试身手,这一系列尝试却让他把大多数中国“同行”抛在了后面,也在点滴重塑着中国新移民在美国主流社会的形象。
在美国,段永平是少数中国新移民的一员:正当盛年,是中国上个世纪90年代后大搞市场经济后新兴的、成功的弄潮儿。他们既全然摆脱了遥远历史里那些从落后贫穷中国远渡来美的、不通英文的老移民形象,也不是在美求学后就势留下、白手起家的学生一族。和他们同时进入美国的,还有他们从前在中国创造并拥有的大笔财富。
而比在美国赚钱更进一步的是,他们还逐渐加入到美国的慈善大军里,散财之道,渐趋自如。要知道,做多大规模的慈善、做什么样的慈善,也许是作为一个富人在美国是否最终主流化、能否得到普遍尊敬的重要标志。
自小移民美国的雅虎创始人杨致远、YouTube联合创始人陈士骏是令华人世界感到骄傲与亲切的符号,大陆移民形象也有可能被像段永平这样、已然拥有财富、自信与阳光气质的新兴商人或其他专业人士点滴重塑。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