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改变山东的老外们
曾几何时,“红色洋老外”们一度构筑了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为支援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付出生命的白求恩,把中国的战况、思潮、民生传递回纽约的斯诺。这些“红老外”堪称见证甚至改变过中国的重大时刻的参与者,同样,在山东足球贴士也有这样一批 “红老外”……
牧琳爱:95岁“洋闺女”的中国慈善梦
2012年,95岁的美国老人牧琳爱已经在阳谷县刘庙村的一个小院度过重返中国的第12个年头。
牧琳爱是Eunice Moe Brock的中文名字,Eunice的父母是清朝末年来华的传教士夫妇,在山东聊城修建教堂负责教会工作,牧琳爱12岁以前的童年便在这个旧中国贫困的小城里度过。
1998年,牧林爱的丈夫过世后,深深思恋中国的她卖掉了自己的山林、别墅、花园、汽车等家产,只身来到了中国,在聊城阳谷县刘庙村安了家。
成行之初,牧琳爱向中 百家乐 国政府提出要求,要住在中国最贫穷的农村。得知村里的小学尚未开设计算机课,她当即捐出3万美元建起了微机室。此后3年间,她又相继捐款近两万元人民币,资助刘庙村幼儿园和安乐镇一些学校购置玩具和教学器材。
为了感谢牧琳爱,刘庙村小学更名为中美友谊小学,并特聘她为名誉校长,她还兼任学校的英语教师。就连镇上的英语教师也常到牧琳爱家接受免费培训。另外,牧琳爱还利用自己的关系,为医院邀请了很多国外专家讲课。2001年,牧琳足球比分 爱又出资为刘凯撒皇宫娱乐城网址是什么庙村100多位近视村民配了眼镜。还自己出资为全村5名患有白内障的老人了手术。
捐资助学、修路植树、爱心义诊……这位美国老太,做了数不清的好事,以至于连离她最近的人也不知道她到底捐出了多少善款。不少聊城人记得,近年来,不管是抗击“非典”还是“慈心一日捐”,老太太都带头慷慨解囊。
汉斯·希伯:血染沂蒙山的“洋八路”
在临沂市华东革命烈士陵园中有一座白色圆锥形纪念碑,墓碑上刻着罗荣桓元帅和聂荣臻将军等题写的“为国际主义奔走欧亚,为抗击日寇血染沂蒙”等题词。
墓碑的主人叫汉斯·希伯,1897年出生在原奥匈帝国的克拉科夫,后定居德国。希伯自小向往中国文明,十分关注中国命运。曾先后以战地记者身份数次到过中国,参与支持过“五卅惨案”工人运动、在柏林出版《从广州到上海:1926年-1927年》一书、与史沫特莱、路易·艾黎等人组织过“国际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研究中国情势,并于1938年到达延安采访过毛泽东、周恩来、罗荣桓、叶挺等人,最终于1941年血染沂蒙山。 欧洲杯预测
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希伯在沂蒙山区跟随115师师部和山东分局领导机关,冒着战火采写现场新闻报道,给全世界反法西斯的人们展示战争的残酷。其作品《反“扫荡”日记》等有大量详尽生动描写八路军反“扫荡”的通讯和特写。
1941年11 月下旬,沂蒙山区飘起了小雪,日军“扫荡”与抗日军民反“扫荡”的斗争更加白热化。希伯跟随着115师,在东蒙山中与敌人“推磨”。11月29日晚,希伯所在的连队在沂南费县交界处的大青山五道沟下的獾沟子附近与敌人遭遇。
敌人以一个混成旅将八路军一个欧洲杯推荐连紧紧包围起来。尽管指战员们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打退了敌人多次猖狂进攻,但伤亡很大,希伯的翻译和警卫人员都倒在血泊中。希伯满腔怒火,从牺牲者身边捡起枪来,猛烈地射击敌人。最终全身五处中弹,时年仅44岁。
山崎宏:“鬼子大夫”济南“赎罪记”
2010年之前,如果在七里山新村附近打听一位专门给小孩看病的100多岁的老大夫,无论卖报纸的还是摆水果摊的,都会说一句“哦,你要找那个日本的山大夫啊”,然后就能告诉你诊所在哪儿。
大家口中的山大夫,就是山崎宏。他曾作为侵华日军随军军医来到中国,在战争中却当了逃兵,从此滞留在济南。几十年来,山崎宏一直坐诊,还自学了中医。直到103岁,山崎宏每天还是坐诊3个小时。老人说,他要用行医的方式替当年的行为“赎罪”。
2010年12月1日,山崎宏逝世,享年103岁,根据其生前遗愿,将遗体捐献于山东大学医学院,用于医学研究。
据山崎宏的亲人和同 欧洲杯分析事介绍,生前的山崎宏每天不到7点半就来到诊所。每见到一个孩子,山崎宏都会先眯起眼睛,冲他(她)友好地笑笑,有时还亲切地摸摸孩子的头。2010年,去世前的山崎宏依旧在坐诊,耳朵背得厉害,只能简单地听到家长喊出的“咳嗽”、“发烧”等主要症状,然后在听诊器、温度计、手电这几个简单工具和多年经验的帮助下,完成对孩子的诊断。如果还需要跟孩子家长更多交流,山崎宏则完全依赖纸笔。
山崎宏的儿子山雍蕴说,从1976年起,山崎宏先后十次返回日本,为中日友好交往牵线搭桥。“第一次申请回国成功时,正好赶上周总理逝世,父亲便延期三个月回国,留在中国悼念周总理。”
这期间,日本曾向山崎宏提供高薪职位,希望他留在日本,被山崎宏拒绝。“在父亲走投无路的时候,是中国人收留了他,所以他要留下来赎罪、报恩,这个心愿一辈子都没变。”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