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人在山东
“猥琐老外糟蹋我们中国小姑娘!”一名哀哭的中国姑娘,一名试图强暴的老外,几个偶然撞见、挥起拳头的中国青年。
同一周,北京交响乐团的首席大提琴手奥列克·维捷足球比分 尔尼科夫在沈阳开往北京的火车上,把光脚跷在前排大姐的头上,并高声辱骂。在列车员到来后,这名俄罗斯人又矢口否认。
两段短短的手机视频,激起了全国的愤怒声浪。在这股声浪中,公安部门宣布开展清查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的“三非”外国人的“百日行动”,引来舆论关注。
来华外国人,呈现出的并非只有“黑”。
从地铁线上那位默默救助 欧洲杯预测 一突犯癫痫北京男子的“洋雷锋”,到陪行乞老人吃薯条的“最美外国人”,再到外籍女士因为看不惯机动车驶上了非机动车道,充当了一次“交通协管”……很多外国人并没有把自己当做外人,并且在为他们居住的中国城市注入公民精神。
肤色迥异,展示世界大同与文化的普世价值。
而从马可·波罗时代开始,中国形象进入西方文化之中,并开始日益具体。
如果历史可以倒退,中国人会提及1793年被要求跪地的英国人马戛尔尼的通商请求、1949年苏联人阿尔希波带来的援华专家、1972年尼克松回忆录里的“改变世界的一周”。如果生活可以倒退,中国人会提及1972年来的皮尔卡丹、1979年的《跟我学》、1984年的长城饭店欧洲杯推荐、1987年的肯德基、1994年的进口大片《亡命天涯》、2001年的WTO。这些一度崭新的名词,曾代表全新的生活方式与文化的进口,代表外国人由电影里的人物变成你隔壁邻居的那段经历。
外国人大量来华,在古代就已存在。比如唐代的长安,统称胡人的域外人士,在长安总人口中一度占比甚高,有些胡人还在宫廷里做官。这是当时中国文明和城市文化的开放包容的证明。
据调查,目前在山东省投资、就业、任职、学习的常住外国人达3万多人,每年来山东旅游观光和从事商务活动的外国人超过50万人次,三资企业和境外常驻机构近2万家。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城市如何应对,不同的文化习俗、社会观念以及生活方式如何共存?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外国人的数量增加,外国人与中国人甚至可能在就业、公共资源分配等方面形成竞争关系,这又将如何面对?
鲁迅先生说过:“中国人或把外国人当成鬼,或把外国人当成神,鲜有将其视为同类者”。
不到百年的时间内 欧洲杯分析,中国人突然从闭关锁国,转为信奉世界是平的。在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之间,我们能找到全球化、改革开放、WTO、奥运作为超链接,但数十年发展的时间落差、跨越汪洋的文化误解,真的可以靠国际化与市场化链接起来吗?文化鸿沟真的可以因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完全合拢?
全球化时代,在老外与我们的互相凝视中,我们需要思考的除了继续向世界做“自我介绍”,还有如何以越来越成熟的制度,越来越理性的思维开门迎客——包括让“老外”们更好地理解理应是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