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封面故事 >

我们“走婚”吧——济南情爱报告

2012-06-03 05:14 未知/ 杨百会 /

  根据民政部2011年统计数据显示,婚姻“句号”在总共被书写了200多万次,全国每天都有5300多对夫妻选择结束婚姻,山东省离婚率排名全国前五。

  婚姻不具备稳定性的前提下,济南都市人大多开始寻找“另类”的情爱关系:同居,有爱在一起,无爱就分开;试婚,围城之门不好进,试过之后再决定;黄昏恋,搬来棉被一起睡,两人好过一人过……这样一群人,有一个新的称谓——都市“走婚族”。

  人人都是婚内单身与 “配偶式偷情”

  走婚模式:周末夫妻

  逛街、看电影、烛光晚餐……又到周五,已经5天没见丈夫的何敏,精心打扮,满心期待着即将到来的两天约会,恨不得一下子就能飞到高新区。这样的“周末夫妻”生活,她和丈夫已经过了大半年时间。用她自己的话说,这半年来,每次看到丈夫都有一种新的感觉。

  何敏和丈夫是大学校友,恋爱5年,结婚3年多,日子一直过得很平稳。“我们之间感情很好,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有时静下来想想,她总有种失落感。

  随着结婚时间变长,面对柴米油盐的生活,各种矛盾都突显出来,吵架也是难免的。渐渐地,何敏下班后不再那么急着回家,经常约几个朋友吃吃饭、逛逛街。而丈夫也时常叫上几个哥们,下班后聚会。两夫妻的生活越来越平淡。

  改变源于去年夏天。公司派何敏到北京培训,一呆就是20多天。小别胜新婚,回到济南后,夫妻俩又感受到恋爱时的那份激情。“适当的分离,对爱情保鲜还是有作用的。”何敏萌生了“平时分居、周末相聚”的念头,没想到她一提出,就得到丈夫的支持。从去年9月开始,两人过起了“走婚”生活,当起“半糖夫妻”。

  他们是生活在同一座城市的法律名义上的夫妻,却很少共同生活在一个屋檐下。他们各有各的生活轨道,各有各的生活空间,就像两个交叉的圆,在周一到周五工作日,住各自的房子,过各自的单身生活,只是在周末聚居在一起。

  在某知名网站一个关于济南“周末夫妻”的调查中显示,在近万名26岁至35岁的参与者中,认为“会尝试”的占50.7%,而认为“坚决不会”的人,仅占29.44%,似乎也印证了“周末夫妻”在年轻夫妻中的受欢迎程度。

  随着时代的发展,“自由、独立”越来越成为一种时尚,“婚内分居”也成为一种新的婚姻模式。不少都市的年轻人因为惧怕被婚姻约束而选择“婚内分居”,即法律上是合法夫妻,但不经常生活在一起,各有相对独立的吃、住、行圈子,只是约定在一个特定时间在一起。

  除了主动选择的80后等时尚一族,济南“周末夫妻”的群体还包括因异地工作被迫分居的高收入人群以及进城务工人员,也包括照顾老人、孩子等各种繁杂劳动的“危机中年”。

  尝试这种“走婚”模式的夫妻,也被人们称为“半糖夫妻”。他们认为,这种模式将有助于维护夫妻双方的个人空间,保持婚姻新鲜感。当然,也有人不抱好评,认为婚姻已经不再成为围城,婚姻甚至转换成互相娱乐的高级包厢。

  好的爱情一周就能决定掉一生?

  走婚模式:一周婚姻

  2008年初,老家在淄博的李萍经人介绍,来到了济南当起了汽车售票员。每天下班后玩劲舞团就是她最大的乐趣。同年6月,李萍在游戏里认识了刘强,两人很快就成了“游戏中的恋人”。

  网恋2个月后,刘强便提出想与李萍在现实中体验最近流行的“一周婚姻”,李萍当即答应了。但几天后,她就发现“他在生活上完全没有自理能力”,整天只顾泡网吧打游戏。当李萍发现刘强一整天都没在家中,苦苦寻觅后发现自己的电话已经被刘强设为黑名单时,她才蓦然惊醒:这场只有虚拟感情的婚姻试验变成了尴尬的“七日之痒”。

  2009年,一群济南的年轻人,按照七天千元的成本发起的“一周婚姻”行动迅速风靡为都市里的一种新型婚恋生态。当“金钱与爱情”、“一周与一生”的关系,还有“一夜情滋生”也随之被热议时,也许正如策划人大麦所说:“爱和被爱都是需要能力的,需要创造。”

  “一周婚姻”中的千元七天是以情调为前提,但真正过起日子来,每一段婚姻,都是一本与日俱进的经济学巨作。

  据统计,中国人从相识到热恋到结婚,平均需要12个月的时间。一周婚姻,就是把七天当作一年来让陌生人互相了解和相知——让两个通过聚会认识的人,以伙伴的名义体验一周恋爱生活,消费完全AA制,关系随时可以开始或停止。

  它有别与速配和婚介,这种模拟婚姻状态的男女约会犹如大型游戏网站的新产品或者小时候的“扮家家酒”,给大家提供找到分享乐趣的机会,也能更深入的提前获知对方的生存能力。友情,爱情甚至婚姻?收获多多或者更觉无聊,那都取决自己。

  结婚之前先试验,你的情感我不“埋单”?

  走婚模式:试婚

  轩言是济南一个事业单位的职工,典型的都市时尚青年。去年情人节期间,他在一次时尚聚会上认识了一女孩,两个年轻人开始了一段新鲜的婚姻试验。

  第二天正逢周末,轩言和女孩相约一起去看电影。路上,他花了3元钱给她买了一个纸灯笼,她就一直提着纸灯笼,说:“这让她回到了童年。”回去的路上,他们在一家粥店,每人点了一碗豆浆、一盆煎饺,共花了9元钱。各自回家后,他们又打电话聊到凌晨1点多,可能是聊到伤心处,女孩突然哭了就挂掉电话。轩言很担心,立刻打车赶到她的住处,花了19元钱,女孩下楼后,他们就一直聊到天亮……他们做出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同居到一起,看看适不适合结婚。

  轩言说:“虽然只约会一次,但是我们聊了有八九个小时,把我们这些年所经历的好多事都说了一下,感觉特别谈得来,我们都不想错过对方……我们打算先试婚。”

  试婚,顾名思义就是实验婚姻,它不是正式的婚姻,只是男女双方在正式步入婚姻殿堂前的一次实验。在中国的儒家文化里,试婚是被谴责的,它打破了人们对于婚姻的严肃性,抛弃了一夫一妻婚姻制的性道德。他们不愿意为了一点银子就把自己草草对付了事,更不会安心的看着爱情已经远去,还守着婚姻的空壳。所以试婚便很容易成了首选。

  如果通过试婚,双方互不满意,或一方对另一方不满意,婚事就告吹,双方可以各奔前程,再去选择合适的、满意的伴侣。济南选择此类新型交往模式的男女目前处于少数,济南某交友网站上的类此活动应者寥寥,据网站负责人分析,“毕竟有女方会吃亏、没有责任感等传统思想制约。”表示“不敢尝试”的济南女性理由大都为“怕有浑水摸鱼的男方为图占便宜参与。”

  ■链接

  国外“走婚族”:折腾婚姻只因为我们想要更好的爱

  古已有之的婚姻模式正在悄悄改变,国外“走婚族”不断调整着婚姻结构,试图寻找出伴侣之间更好更长久的可互相维系情感的方式。

  □麦岚

  俄罗斯人:“做客婚姻”

  俄罗斯人创业艰难,女性不会为了婚姻而放弃自己的工作,擅长熊抱的俄罗斯汉子更要有物质资源打底才敢成家。对他们来讲,家庭其实是一种昂贵的东西。所以,很多俄罗斯人选择了婚后分居的形式,这其实和婚前的单身生活没多大差别,在再婚家庭中这种现象也常见,生活在同一城市的夫妇俩只在节假日团聚,我们常称之为“做客婚姻”。

  美国人:“分账婚姻”

  美国人的开放仅限于婚前,真正面对婚姻,美国人还是很谨慎的。在他们看来,婚姻的质量要比婚姻的时间更为重要,尽可能让婚姻“保鲜”,使婚姻不“死机”,就要最大可能保持自我的独立。分居仅仅局限于地域上,美国的年轻人崇尚“分账婚姻”了,婚前财产公证自不可少,而婚后的两个人在经济上也完全独立,每笔支出都要各出各的。

  日本人——“婚前离婚”

  日本是最容易出现离奇事情的国度,可能与它的地理和国民性有关。现在日本女性大多有主见,常有“婚前离婚”的现象出现,即眼看婚礼在即,却立刻解除婚约。这些大多是女方提出的,因为在筹备婚礼的过程中,她们愈发感觉到男友对家人的依赖性太强,又缺乏呵护与体贴,因此她们往往“看不顺眼就说再见”。

  意大利——“婚外性”婚姻

  “独立、平等、互不干涉”是意大利人的婚姻原则。意大利夫妇们各自对自己的生活全权负责,虽然是夫妻,但也要尊重对方,不过问对方的一切,甚至包括各自的性生活,我们都有“婚外性”的自由。这当然可以。如果一个家庭出现了“婚外恋”,那这个家庭就一定出现了某种问题,因为婚姻的精髓:爱已经转移了,而“婚外性”与爱无关,处理得当也不会影响家庭的稳定,我们是尊重人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