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重读赛金花?
《绝代风华》里的现代影像——
2012年,田沁鑫导演,刘晓庆主演的关于赛金花的传奇剧《绝代风华》在中国开始巡回演出。如果抛开围绕着这部剧的鸡零狗碎的明星绯闻,我们体会到的所谓新鲜和震撼,其实早就应该被灌输到血液中一直奔腾,绝不至于早在六十年前就断流。
有骚客借用古代郛国夫人的诗句,来形容公元1900年的北京城:“尽无一人是男儿!” 没有英雄的民族,不是伟大的民族。而如果把一个妓女塞进民族英雄的行列里,这将是时代的悲哀。已经没有几个人愿意去割开百年的伤口感受耻辱了,所以《绝代风华》是百年来我们仅有的几次关注赛金花这位“时势英雄”,我们对待历史的态度或许会让后人都感到脸红。
将赛金花重新搬上舞台,无非还是那个提倡了多年而又被忽视多年的老调:那股激荡百年的精神是否鲜活依然,还是从来就没有被传承过?
导演田沁鑫的理想:一部“借古讽今”的政治话剧
赛金花并不是个容易搬上舞台的题材,从历史上看,此剧就颇受争议。1936年的抵御外侮的气氛中,中国掀起了《赛金花》热,剧作家夏衍写出了剧本《赛金花》,本意是讽刺当时的足球论坛 百家乐 至尊百家乐 澳门百家乐 百家乐代理国民政府对外国势力卑躬屈膝,剧中官员对洋人磕头有声,台下的国民党高官张道藩看得勃然大怒,拿起一只痰盂扔上舞台,场内秩序打乱。结果此戏在南京上演没多久,就被禁止演出。
这出戏连累得1937年熊佛西在北京排练的《赛金花》也同样被禁止。此戏不仅在当时被禁,1949年之后,此题材更是成为禁忌,一直没能在舞台上出现。
刘晓庆的赛金花应该是什么形象?该剧导演田沁鑫手机里有不少翻拍的赛金花照片,加上阅读了大量原始材料,她对赛金花的理解是活生生的:很白,皮肤粉嫩,神态妩媚,会说很多种语言,外加娇嗲的苏州话打底,所以她肯定是交际场上的名流。
一开场,是赛金花从状元家里主动出走,跑到上海周旋于各路人等之间,田沁鑫要的是能突出晚清那种剧变中的光怪陆离风格:在最时髦的带有意大利装修风格的大房子里,外面是外滩,一群留着大辫足球论坛 百家乐 至尊百家乐 澳门百家乐 百家乐代理子的老爷们,还有妖娆的倌人们彼此打情骂俏,争风吃醋,但是,又对尚未出场的赛金花非常好奇:曾经的状元家妾,随状元出使多国,可是现在又抛头露面。
“她为什么把书寓开在二马路而不是四马路?是因为二马路有银行和商家,不像四马路是完全的风月场所,她的书寓也不是赤裸裸的皮肉生意。”
在编剧安莹和导演田沁鑫的设置中,这出戏是一出传奇剧,不是严谨的历史剧,也不是一般的任意创造的历史人物剧,这种剧种,在中国舞台上很少出现。当年夏衍的剧本她们看过,突出的是借古讽今,是一出政治剧。
“我们很难做那种类型的戏剧,唯一可以参照的,是莎士比亚的传奇剧,例如《辛白林》,还有《暴风雨》。”田沁鑫说,最后一场,是历经沧桑的赛金花和她早年资助过、后任江西财政厅长的魏足球论坛 百家乐 至尊百家乐 澳门百家乐 百家乐代理斯炅结婚。史实上,这段婚姻不幸福,魏斯炅很快去世,赛金花晚年在北京非常落魄。舞台上到婚礼就结束了,刘晓庆一身白婚纱,是根据当年照片来的造型,周围缓缓走过的,是李鸿章、荣禄等亡灵。刘晓庆这时候的台词是:“虽然大起大落,但也没有遮住我一代新女性的风采。”
“陌生”的赛金花:“尽无一人是男儿”下懵懂的非革命者
想一想那一时期的中国,面对一大群如狼似虎的虐待狂,命运的悲惨,似乎并不比苟且偷生的妓女强到哪里。
当年赛金花自述:“当初,庚子年国家遭难的时候,那些王孙贵族公台大人们躲到哪里去了?屁也不敢放一个。他们利用我。跟外国人谈判,还要依赖一个风尘女子,当初是救命恩人赛二爷。前门走了游山虎,后门回来坐山豹。他们用完了我就加倍地侮辱我,伤害我,要我老死在监狱里,遮盖他们的丑。我偏不死!”
在田沁鑫和刘晓庆的理解中,赛金花不一定是什么政治人物,对家国大事也并无清晰认识,可是历史把她推向前台,她也承担了自己该做的部分。
历史上,她确实有过“国家是人人的国家”这幅手迹,话剧里展现的是,这句话由李鸿章教给她,她也懵懂地挺身而出了。
赛金花的人生经历,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法国作家莫泊桑笔下的“羊脂球”。在赛金花生前,曾朴以她为原型,写了一部著名的小说《孽海花》。这是一部淡恬而深沉的戏,娓娓叙述各个人物的生死悲欢,说尽了人生的哀愁。
台湾学者王德威曾有诛心之论:“《孽海花》的核心,是两个女人对中国命运的操弄。慈禧太后对权力的滥用,几乎导致国破家亡;而赛金花这一出身欢场的‘美艳亲王’,却凭借名不正、言不顺的权力,挽救了中国。赛金花也许从来不曾被尊称为革命者,但她却以最不可能的方式,重振了晚清时代中国的身体政治。”
不过在骨子里,赛金花还是个出身风尘、江湖豪气的妓女,在《绝代风华》中,刘晓庆按照自己的方式处理了所有台词和动作:她会跳起来打架;她会大方地卖弄风情;又有些足球论坛 百家乐 至尊百家乐 澳门百家乐 百家乐代理豪气,对金钱随手来随手去。根据资料,赛金花借钱给别人,从来都不会少于10元,所以她有了“赛二爷”的外号。
如何对待历史:不同于《望乡》,他们常常选择回避或遗忘来化解自己曾遭遇的尴尬与羞耻,然后,今朝有酒今朝醉
旧中国,对于垂涎三尺的西方列强来说,就是可以自由进出、肆意妄为的八大胡同。他们到这块古老而丰腴的土地上来,是为了寻芳探宝的,更是为了最大程度地蹂躏其自尊。他们并不是腰缠万贯来消费的,而是借助坚船利炮来掠夺的。
有一幅老照片,内容是这样的:两位俄国大兵,各自正搂着一个强作笑颜的妓女,围坐在八仙桌边,高举酒杯合影。只需看一眼,你就会明白,所谓的“铁蹄”指的是什么。当时,连紫禁城都在洋人的刺刀下颤栗,更何况八大胡同呢?
从那些妓院的照片里,可以看到一个时代的影子,一个无比屈辱因而无比漫长的瞬间。表情尴尬的女性,她们承担着的其实是从肉体到灵魂双重的耻辱,因为她们不仅是饱受欺凌的妓女,同时又是毫无尊严的亡国奴。
而此时,中国的男人们都到哪里去了?为什么抛弃了自己柔弱的姐妹?据了解,当时中国的天字第一号“男子汉”——皇帝本人,已一溜烟地逃出紫禁城,到偏僻的大西北避难去了足球论坛 百家乐 至尊百家乐 澳门百家乐 百家乐代理。光绪临出逃前不仅无法搭救心爱的珍妃(被慈禧太后下令投进井里),而且更顾不上照料首都的妇女们(包括社会底层的妓女),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们即将身陷水深火热之中……
难怪有骚客借用古代郛国夫人的诗句,来形容公元1900年的北京城:“尽无一人是男儿!”
已经没有几个人愿意去割开百年的伤口感受耻辱了,所以《绝代风华》是百年来我们仅有的几次关注赛金花这位“时势英雄”,我们对待历史的态度或许会让后人都感到脸红。
日本电影《望乡》,通过主人公在南洋的山打根妓院所经历的沧桑巨痛,表现了一群“南洋姐”被祖国抛弃(甚至归国后还受到歧视)的苦难生活。作为一个战败国,能以电影的方式对那一卑微的群体加以关注与追悼,恐怕需要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才能做出决定的。
而中国人,不大可能为赛金花拍一部电影的。正如他们在心理上把八大胡同排除在古迹保护的范围之外一样。
八大胡同,哪能算“文物”?哪能辟作旅游景点?这不等于自己打自己嘴巴吗?传统的观念是:家丑不可外扬,旧事不必重提。中国人,不大好意思也没有勇气直面惨痛的历史与惨淡的人生,更谈不上反思以及检讨了。他们常常选择回避或遗忘来化解自己曾遭遇的尴尬与羞耻,然后,今朝有酒今朝醉。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