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里的齐鲁——我们如何与祖先对话
2012-04-29 22:54 未知/
本刊编辑部 /
近日,沂水纪王崮崮顶春秋墓葬的发现引起世人瞩目。据称,该墓葬为春秋时期国君级,而关于这座墓的墓主身份等一系列疑问,至今尚无明确答案。
其实,从整个山东来看,沂水纪王崮春秋墓并非“绝无仅有”,比其地位重要的考古发现比比皆是。
从沂源猿人到济南城子崖,再到泰安大汶口,几乎重构了东亚大陆史前文明;从沂南汉墓壁画到东平汉墓壁画,精美绝伦的壁画艺术展现了汉代社会生活面貌;而发现了《孙膑兵法》的临沂银雀山汉墓则以其震惊世界的巨大发现改变了历史;九龙山以其独有的王者风范,为我们展现了汉明两朝鲁王的威仪。
绵延分布于齐鲁大地的古墓,一次次带着几百几千年前古人的问候出现在我们面前,为我们带来琳琅满目的器物的同时,也一次次改变了我们对历史的认识,揭开了一个又一个历史谜团。同时又把我们带回历史,同历史面对面对话。一座座古墓,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山东古代文明变迁,向我们透视出历史文化的脉络。
带着对古墓的疑问,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山东考古历史。
1928年,安丘人吴金鼎对济南城子崖遗址展开调查,山东地区的考古工作由此开始,至今已有84年历史。1934年,中国第一部田野考古报告《城子崖》问世,而今,城子崖已是中国考古界的“圣地”。
而在建国之后,山东地区的文物保护事业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点到面、从部门行为到社会行为的根本改变,考古队伍不断壮大。发掘墓葬一万余座,发掘古遗址十万平方米,同时,山东是获得“全国十大考古发现”最多的省份之一。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