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封面故事 >

两个济南企业家的佛门故事

2012-04-01 08:18 未知/ 张霞 /

  ■佛商③  济南企业家孟晓东和褚英,便是“以佛言商”的两个典型代表。

  旅易网山东世纪航空拓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孟晓东:佛教也能做生意

  51岁的孟晓东20年里一直在“找人生、找自己”。体验刺激、冒险的运动,曾经是孟晓东延续生活激情的最直接手段。

  早在1995年,孟晓东便组织山东球迷第一次包专列进京看球。狂热的足球运动中,亲尝恐惧与心跳的渴望不够满足之后,他开始选择高空飞滑翔伞。

  孟晓东常说:“如果空中历练可以重新‘活’一次,那么第二次生命他肯定能做成任何事情。”带着对气象的未知恐惧、沉浸在天空交融的乐趣、脱离地心引力的新鲜刺激,孟晓东过了一把瘾。他曾经带着自己的滑翔伞飞遍阿尔卑斯山、日内瓦湖、巴厘岛的天空。

  接着,又是海洋。青岛的奥帆中心常年停着孟晓东的一艘三体帆船,觉得刺激不够的时候,他便开船出海追赶夕阳,感受海洋上瞬息而至的风平浪静或风云突变,甚至暗礁的埋伏……

  然而,刺激到最后,孟晓东突然皈依到了禅宗。“其实各种极限运动的体验,只是想换个方式感受不同语境下的自己。”48岁那年,他突然发现,自己无论在高空还是在海洋中,最后悟到的只是汉传佛教中的一个“自然法则”。

  孟晓东告诉本刊记者,“佛教中有‘思想影响行为’的说法。行为在佛教中亦称作梵,是导致现象产生的原因,其结果将表现为现实。”

  “我希望人们能铭记这个‘宇宙法则’。那就是:人生与心念一致,强烈的意念将以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总结过去的冒险行为,孟晓东称之为佛教里的“缘起”,也就是意念的力量,他颇具禅味的称之为:“个人才是最大的磁场,一切都是你自己吸引而来。”

  了解禅宗里意念的重要之后,孟晓东开始选择祥和的意念开始后面几十年:在青岛的海里种植芦苇,到大明湖里放生野鸭野雁,并把佛教思想运用到了企业管理中来。

  孟晓东开始享受“佛商”的乐趣。

  他告诉记者,“我们很多时候是非理性的,而佛教让我们安静下来。”身处波涛汹涌的商业大潮中,起伏跌宕原属平常,投资失利或者急功冒进的时候,宗教给了他相当大的慰藉。

  同时,佛家的“业力”、“业报”等思想,让他审视现代社会里的经商法则,“佛家讲福报,做生意不是不择手段就可抢夺得到。”孟晓东渐渐感觉,高尚的品德是人最重要的财富,而信奉佛教和道教是其途径。“如果有人对你说,现在是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大家残酷一点,不择手段夺取财富,不要道德了,你千万不要听信,他是在害你。你现在把道德丢掉容易,到时候你再想拿起来时,恐怕已经晚了。这种道理在佛学的因果观里是了了分明的。你种下恶因,就只能结成恶果。”

  当一个企业家与宗教发生关系,他看问题的角度就变得新颖。虔诚的“信徒”孟晓东又开启了另一重人生之路。

  济南小太阳幼儿园总园长

  褚英:一位佛门女弟子和她的幼儿园

  今年3月1日,褚英的第6家幼儿园正式开园了。当各方媒体和友人相继表示祝贺和赞赏的时候,作为已经拥有6家民办幼儿园的褚园长来说,却微微一笑,从容淡定。

  倘若把“女强人”这个词汇放在褚英的头上,未免有些孤立,作为一位忠诚的佛教徒,褚英的话语从不刁钻刻薄,而是温柔低沉,乐观理智。不经意间,佛家弟子的慈悲之心便拉近了她与身边人的距离。

  同为佛教徒,褚英与其他人不同的是,她没有只是吃斋念佛,而是惯行“做好事,办实事”,这在她的行佛之路上尤为重要,同时也引领着她一步一步走到现在。

  2001年,褚英作为济南电信局一名出色的技术人员,为了办幼儿园而绞尽脑汁的她下了一个决定:内退,办幼儿园。

  这个看上去十分离奇的做法,对于现在的褚英来说,却从未后悔过。“当时很多大规模的公办幼儿园被拆散,剩下的也是无人管理,企业里的子弟们像是大包袱都往外扔。”当看到很多孩子上不了幼儿园,褚英的那颗本身就柔软的心一时间被揪了起来。

  “佛家讲究慈悲为怀,行善积德。国家的幼儿园正处于危难之中,既然有这个想法,就尽量去实现。”

  房租的昂贵,装修的讲究,教师的待遇,家长的信任问题都堆在褚英一个人身上。装修的粉刷,租金的讲价还价,设施的重量验证和对孩子家长的教育劝导,每一步都要褚英亲自去做,也体现出这位佛家女弟子一心办园的虔诚。

  “有时候就想躲在一个最小的墙角里大哭一场,”尽管办园的道路上荆棘满布,一心向佛的她依然坚信一个道理,“只要我做的是好事,就会有好报。以感恩的心对待每一个孩子,才会有更多的父母把他们的‘无价之宝’带到我这里。”

  历经11年,功夫不负有人,心存这颗向善的心,褚英的幼儿园人数已从2001年的20多人,扩展到今天的2000余人。并一举获得“全国优秀幼儿园”、“山东省省级示范幼儿园”、“营养示范配餐单位”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