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山东人眼中的俄罗斯
现今,中俄政治经济上的联系让我们不得不把视角又重新转回到俄罗斯这个版图世界第一的国家。作为一个俄罗斯留学生,张可近距离接触了俄罗斯的人民生活和人文特色,展现出一个山东人眼里的俄罗斯。
去娜塔里亚家作客:山东和俄罗斯的“红色”差异
1917年10月,巡洋舰“ABPOPA”向被围的冬宫发出了第一炮,随着炸弹响彻云霄的那一刻,从此注定了苏联和红色的不解之缘。
在中国战火风飞的年代,苏联曾是我们的“老大哥”,不仅送来大量物资,更是派出大量专家人才到我国进行技术指导。现今,中俄政治经济上的联系让我们不得不把视角又重新转回到俄罗斯这个版图世界第一的国家。
回顾这几年,两国政治经济已有太多的人去解读关注,没必要再老生长谈。作为一个正在俄罗斯求学的人,只想更贴近了解俄罗斯的人民生活和人文特色,展现给大家一个普通留学生眼里的俄罗斯。
正如红色代表的热情温暖一样,圣彼得堡的大多数人和山东人一样热情好客。我去的娜塔里亚家在当地算是中等收入的家庭。虽不是那种装修的很豪华的公寓,但也典雅温馨。在跟女主人的聊天中,发现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和观念和我们不太一样。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价值,热爱生活,不是只为工作而活,随时随刻体验生活中的精彩就是他们的生活观念。
听她说,一般当地家庭都有两处家庭活动地方,一是常住的公寓,一是夏天和过年去的“дача”(别墅)。“дача”,这是娜塔里亚一家及其朋友在夏天和过年最爱的地方,因为在那可以和大自然亲密接触,远离城市污浊的空气,更可以和亲人朋友烧烤聊天享受生活的美好。值得一说的是她家的俄罗斯式的“баня”澡堂,因为我有幸被娜塔里亚邀请体验过一次。洗浴和桑拿浴差不多,但特别的是他们编白桦树枝叶拍打身体,目的是让树枝的汁液进入身体肌肤,和擦药油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为了强身健体。女主人亲自帮我编了白桦树枝帮我轻轻拍打身体。
山东人也是全国出名的热情好客,虽两地的民众热情都如红色般炙热,但若将山东和彼得堡作一个比较,也许是之于文化的差异,我更多的是被他们乐观豪放的品性,闲趣的生活观所吸引所感动。
彼得堡教堂与夭折的“黄俄罗斯计划”
无论是金顶的教堂,还是土黄色的古建,黄色系的建筑都从另一个角度诠释着彼得堡的文化历史。听俄罗斯的同学说,夏宫的教堂和彼得堡罗要塞的金顶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皇家权力。当时彼得一世建成彼得堡罗要塞后,即下令彼得堡罗要塞周围的建筑高度不能超于彼得堡罗要塞金顶的高度。
这让人联想起十九世纪俄罗斯的“黄俄罗斯计划”。这是沙皇尼古拉二世的一个旨在侵略中国的计划,那就是从新疆中俄边境的乔戈里峰直到海参崴划一条直线,将此以北的土地全都划归俄国。只是后来列宁领导的十月起义推翻了沙俄帝国,这一图谋才没有彻底得逞。
其实黄色系对我们中国人一点都不陌生,我们是黄皮肤的人,我们最早的文明始于黄河,我们在黄土地上繁衍生息着。山东也是黄河流经的省份之一,在黄河的孕育下积淀了很深的历史文化和底蕴。如黄色系代表的高贵一样,在俄罗斯的文化中黄色系是权利财富的象征。无独有偶,在中国古代,黄色系也代表着皇家权利和财富,渗透在我们古老文化中。
一年一度的海军节
蓝色的天空,蓝色的海洋,七月的彼得堡举行了一年一度的海军节。去年回国没有亲自去看,今年总算没有错过。拿起相机狠命的抓拍,想记录下波罗地海舰队和强劲的舰艇。说起舰艇了,就得说说彼得堡的造船技术和我在海军节所看到的一幕。
彼得堡的造船技术在俄罗斯可谓是一流的,这个得意于沙皇彼得一世。当年他放下沙皇的身份以普通人的身份远赴荷兰去学造船技术,为后来的彼得堡成为沙俄面向欧洲的窗口作了很大贡献。彼得一世的决定正如蓝色系一样代表深远,睿智。同样值得引人思考的是我在海军节上所看到的一幕。
一个小女孩指着一尊雕塑问她妈妈,这是谁?在干什么?寻着话音我看了看那尊雕塑,是彼得一世在荷兰学造船的样子,衣服破烂,但是表情却很专注认真。如果不知道彼得一世故事的人还真不会注意到雕塑的特别之处,这个场景让我想到了教育的问题。这个雕塑之前在彼得堡的其他地方摆放,鉴于海军节才搬移到此。一是为了纪念彼得一世。二我觉得可能是为了教育小朋友,这样现场说教让小朋友了解和学习历史,更能让小朋友接受和记忆深刻。这样的场景背后体现着深远的教育意义和智慧。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