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城市?(2)
北漂、海漂,甚至衍生出来的济(济南)漂、青(青岛)漂,正在拓展着一座座城市的外延(出租屋、城中村、胶囊公寓等);对低成本优裕生活的无限崇拜,使得公考族大量出现,甚至有辗转全国公考数十次的“考霸”屡败屡战无怨无悔。这些现象的出现,无不是城市巨大的诱惑所致。
教育资源的不公平是城市“诱惑”外地人的一个重要方面。2008年,济南市排查出805家无证幼儿园,被撤销的幼儿园多为“作坊式”经营,主要客户群是打工者。来自德州的王成军为了找个好幼儿园,四处托关系,还是进不了公立幼儿园。后来眼看着儿子已经3岁多了,不得不让妻子带着儿子回到娘家,在德州乐陵一家幼儿园入园,一个月300元钱。
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生许志海告诉记者,在他的100多位同学中,差不多90%的人选择考公务员。很多人的准备工作从研一就开始了,“两本书看了不知多少遍,专业课反而很少涉及。”一旦考中,同学、师弟师妹们竞相膜拜,又是交流经验,又是指导备考,忙得不亦乐乎。
“重要的是,考上公务员就自动拥有了所在城市的户口,这个诱惑太大了。”许志海说。
多少年来,国人一直在讨论为什么我们没有比尔·盖茨,没有乔布斯?或许能从这种体制里面寻找到答案,城乡二元体制之下,创新的成本增加,冒险者一旦失败几乎会失去所有。有人说,在中国,个人创新的风险由自己承担,而在美国,这个风险由社会承担,比尔·盖茨即使失败了,也不至于饿肚子,而我们需要承担的东西太多。
这样就出现了一个现象,年轻人对公务员招考趋之若鹜,很多稳定却又缺乏创造性的职业吸引着大批年轻人。
从农村到城市,在中国,多少人为了一口饭食,龃龉一生。
逃离济南、青岛:白领返乡潮会不会成为继民工返乡潮之后的又一洪流?
你说你属于这座城市,却没有这座城市的户口;你说你拥有这座城市的房子,其实距离市中心20公里;你说你在这个城市创造了人生价值,其实存款还不如老家的小贩。
你在大都市奋斗,突围。你一天天在老去,而大都市依然年轻。
去年夏天,山东人才网对586名驻济高校毕业生的调查显示:选择将就业地域锁定在济南或青岛的仅占11.6%,之所以打算“逃离”济南和青岛,主要是这些地方的工作太难找,即使找到工作,生活压力也太大。
据记者调查,毕业三年,大部分生活于临沂、枣庄等省内二线城市的年轻人生活稳定,面临结婚等人生问题,而相当一批生活在济南、青岛等地的年轻人生活无着落,婚姻更是遥不可及。在全国,从去年开始,逃离北上广成为一种无奈之举;在山东,逃离济南、青岛也成为一股暗流。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3月份,济南、青岛在严厉限购政策下,购房成交有较大下滑。而在不限购的临沂、潍坊、烟台等地成交有小幅上涨,其中“返乡购房”情况较多。本来就是生活的无着落,再加上限购令的实施,白领返乡潮会不会成为继民工返乡潮之后的又一洪流?
社会学家郑也夫说,人生不外乎在追求三种状态:舒服、刺激、牛B。皆因年轻的你,爱冒险胜过爱安逸,爱牛B胜过爱舒服,自愿进入人生愿境最诱人、生存逻辑又最残酷的大城市。这是一笔风险投资:100个梦想家踏入人才济济的这个江湖,总有99个发现“牛B”不过是一场泡沫。
经典名著《飘》中,郝思嘉说:一切“豪华而骄傲,象征着一个阶层和一种生活方式”。这句代表了人们对生活品质不懈追求的话,如今更多地出现在房产广告中,而真正属于一个人的豪华和骄傲,显得越来越渺茫。
如果愿意,你会变成另外一个你——这个你有一辆最新款的私家车,不担心堵车也不担心停车;不担心房价,也不考虑买二套房;这个你按时吃饭、周末陪伴父母、不搞异地恋。这个你是慢生活的信徒,达到的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境界。
或许,这是回答“谁的城市”的无奈而又准确的选择。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