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封面故事 >

“尼古丁小姐”与女权主义(2)

2011-01-23 16:07 《齐鲁周刊》/ 杨梅 /


香烟的爱国运动

 

  由水烟、旱烟向卷烟转变的过程,完成了香烟历史上从中世纪向现代社会的过渡。伴随着烟文化的变化,其中尤为引人关注的,是在救亡图存历史背景之下产生的“爱国烟民”,以及以实业救国为己任的烟草大亨们。

 

□熊苇杭

 

品牌战略:从梅兰芳牌到马占山牌、蔡廷锴牌


  1926年第12期《良友》画报刊登了一幅梅兰芳牌香烟广告,在此后的数期中又重复出现。


  我们且看这则广告是如何图解梅兰芳的。“最高尚之国货”,是对梅兰芳香烟的定位。南洋兄弟烟草公司还用过更耸动的说法解释“梅兰芳出世”,然后下面附注:“梅兰芳是个中外咸知的名伶,他在二十年前已经出了世,怎样现在又有出世的话呢?要晓得二十年前出世的,乃是舞台上的梅兰芳,现在出世的,却是香烟里的梅兰芳。”不用说,梅兰芳香烟的广告是彻头彻尾地打梅兰芳的牌,梅兰芳不只是一个代言人,这香烟还是用“梅兰芳”来命名的。


  那么,南洋烟草公司宣扬的是梅兰芳的什么特质?他们是怎么定位梅兰芳的呢?“梅兰芳牌香烟系由高等技师,拣选顶上烟叶,加工制成。罐上印有梅郎倩影。置诸案头,不啻与梅郎晤言一室也。”


  第二年的《东方杂志》同样刊登了一则梅兰芳香烟广告,广告词很押韵:“烟中魁首,国货明星,南洋出品,天下闻名。”


  1932年1月,福昌烟公司曾推出“马占山将军香烟”,大获成功。1933年初,上海民众烟公司继而推出“蔡廷锴将军香烟”,再次受到老百姓的“狂烈”欢迎。经蔡将军特许,他的肖像赫然印于包装纸上。“国内闻人巨子纷纷赐以题字”,以广宣传。李济深题赠“自卫”,何香凝题赠“为国争光”,居正题赠“绩迈凌烟”。只是那个题写“毋忘国耻”的褚民谊,后来跟随汪精卫叛国投敌,成为民族败类。


  两种“将军烟”的问世,虽则出于商家的经营之道,但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时尚:人民崇拜民族英雄,民族英雄倡导民族品牌,类似于现在的明星做广告,不过此明星和彼明星完全不是一回事,不可同日而语。
  


“中国人请吸中国烟”,一场被遗忘的商战


  今天很少有人知道,上世纪初的20多年时间里,曾发生过一场持久的商战。


  在著名民族品牌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和英美烟草公司的卷烟大战中,商品质量、外观包装、市场推销等等普通商战中的决定性因素,此时显然已经无关轻重,最能直接决定公司命运的,则是比较双方谁能够更加符合民众的爱国情绪。


  1915年初,日本向袁世凯政府提出“二十一条”,消息传出后,一些城市市民发起了抵制外货的行动。刚刚从香港进入内地市场的南洋公司在第一时间参加了广州的抵制外货行动,提出“中国人请吸中国烟”口号。


  简氏兄弟还亲自将南洋的香烟赠送给北洋政府的头面人物黎元洪、徐世昌等,以及各部总长、次长,还赠送给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文明书局、天津陈列所、海关等部门,以扩大南洋香烟的影响。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全国掀起了大规模抵制外货的风潮。英美烟草公司也开始利用“民族情绪”这张牌,展开商战。他们在某中文报纸上发表了一批文件,证明简照南是日本人,所产香烟是“日货”——这条爆炸性的新闻,几乎令南洋公司陷入了毁灭性的境地。


  为了扭转不利的局面,简照南在上海《新闻报》上声明从未脱离中国国籍。他承认自己早年获得过日本国籍,但同时保留中国国籍。接下来,简照南又宣布放弃日本国籍,同一天,他宣布将立即在公开市场上发行价值1000万元的股票,并呼吁股东:“鉴于外侮之频仍,以为一家公司惧难持久,不如公诸国人,俾同胞咸获投资,得借众人之力推广国产……”


  此外,简氏兄弟还主动设立了南洋奖学金资助学生去欧美一流学府深造。1919年第一批五个奖学金名额都给了北大的五四运动领袖,被戏称为“五大臣出洋”。


  1922年,南洋兄弟公司生产出一款机器搭口10支装“爱国”牌香烟,简照南亲拟广告词:“齐家兼爱国,天职属男儿……利源防外溢,国货应提携!”爱国牌应市后,反响不错,在湖北襄河下游一带为唯一盛行的牌号。以沙洋一镇而言,月销“爱国”牌香烟150箱左右。


  后来的五卅运动期间,南洋派出多名推销员分赴各大城市广场作公开演说,动员群众自觉抵制洋烟。他们还广泛散发各种纪念品,并在每件纪念品上都印有一只乌龟,嘴里叼着英美的“哈德门”牌洋烟,图案上印有一行醒目的字:“你仍旧在吸‘哈德门’或其他牌号的英国香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