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封面故事 >

银雀山汉墓“双孙”现形记(2)

2010-11-28 19:39 《齐鲁周刊》/ 熊苇杭 /

 

      本刊专访山东省博物馆馆长鲁文生——博物馆与城市气质

 

□本刊记者  吴永强

 

  《齐鲁周刊》:博物馆免费开放会面临一些困难,也带来一些问题,尤其是新馆刚刚开放之时,省博都做了哪些努力?


  鲁文生:真正的考验还在后边。省博新馆作为政府着力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目的是希望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同时,参观博物馆也是提高人的修养的一种方式,有这样一个机构存在,参观时就要遵守它的规章制度,会逐渐提高自己的修养。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很大程度上就是靠这么一点一滴、方方面面促起来的。


  博物馆免费开放,无疑是提升国民素质的又一种重要文化公益举措。同时,文明秩序亦有赖于观众同建。在免费参观时,观众也需要接受考验,考虑如何扮演自己的公共角色,如何与文明秩序相协调,从而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


  《齐鲁周刊》:在以后的发展中,还会面临怎样的问题?


 鲁文生:国家出台了博物馆免费的政策,博物馆的经营、运转,怎么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目前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山东博物馆是综合性地志博物馆,即区域性博物馆,主要展示山东出土的、山东人收藏的、山东本土的文物,是关于历史的、艺术的、自然的综合性博物馆。


  《齐鲁周刊》:近些年来,省博在对外交流方面都做了哪些努力?


  鲁文生:1986年,我们在日本山口县举办了“黄河文明展”,之后的20多年来,在国外举办了十几个展览,足迹遍及亚洲、欧洲、美洲、澳洲。除了在国外进行展览,每年都参加国内举办的一些展览。这次新馆对外开放,国外几个合作的博物馆还发来贺信。


  通过蝉冠菩萨像的回归,我们也和日本秀美博物馆成为了合作伙伴,如今两个博物馆有关佛教研究的合作已经进行了3年。


  《齐鲁周刊》:您对中国文物流失现状怎么看?比如说圆明园文物流失。


  鲁文生: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破坏,这是历史事实,历史也把英法侵略者钉到耻辱柱上了,但是把这些东西再从他们手里要回来不是容易的事。作为我们来讲,希望这些文物得到归还。


  《齐鲁周刊》:山东文物流失现状呢?


  鲁文生:历史上的很难说,现在的好一点。2002年,济南四门塔东壁的国宝级佛像阿閦佛佛首,在被盗5年后,辗转由台湾圣严法师亲自送回,这在当时引起很大轰动。社会文明到了一定程度之后,还会有更多的文物回归。


  (感谢山东省博物馆对本专题的大力支持)

 

■延伸阅读

 

我们应该向西方博物馆学习什么

 

收藏了你就展览


    在藏品与展品的处理上,中国的博物馆几乎是藏而不展。卢浮宫将镇馆之宝悉数陈列出来供游人瞻仰,故宫却很难使人想起哪几件展品可作为标志性的宝物。卢浮宫的藏品共有42万件,展出的约占三分之一,而且,卢浮宫都是将最好、最有价值的藏品展示给民众看。而珍藏着占全国文物六分之一近百万件文物的中国故宫博物院,藏品总数是994747件,其中一级品8288件,二级品619069件,三级品367390件,但展出的藏品却少得可怜。

 

参观博物馆从娃娃抓起


  由于美国长期以来十分重视艺术教育,绝大部分博物馆和美术馆都有着力量强大的教育部门。这些教育部门除了拥有固定的、有着高学历的教育及艺术史论背景的教育人员,同时还拥有一支庞大的义工团队。教育部门的导赏员会针对不同的人群和对象,运用不同的阐释作品及解说方法。除此之外,博物馆和美术馆还积极与学校、社区合作,构建一些美术教育课程,提供相应的体验场所和学习空间。


  美国博物馆对儿童的重视获得了丰硕的回报,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民的教育思想,从小培养了国民的创新意识,而且许多博物馆的捐赠者都是从小经常去博物馆并对博物馆拥有美好回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