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封面故事 >

鲁王墓600年前的忧伤少年(2)

2010-11-28 19:34 《齐鲁周刊》/ 米雪 /

 

鲁王的头哪儿去了?


  少年静静安卧在九龙山上,一卧就是600多年。600年间世事沧桑,就连他的子孙们也都没了踪迹,他的陵园早已荒废,墓葬不为人知。


  忽一日,来了一支部队,准备在九龙山上挖掩体,成立一个备战指挥所,打扰了少年的清梦。此时已是1970年。


  部队里有个来自济南的通讯员,喜欢写文章,他发现了墓葬所在,就跟部队领导说,这可能是文物。于是通讯员和邹县唯一的文物干部,一个老先生一起到省里汇报。省里立即派队伍去勘察、挖掘。


  考古队来了,开始带领部队进行有计划的挖掘和恢复,那时候文革期间,农村那些地富反右也出义务工,跟着挖。


  这里群山环抱,陵墓居高临下,向阳近水,林木葳蕤,历历如画。开启墓门后,考古人员被眼前那些浸泡在淤泥中的奢华所震惊——琴棋书画、文房四宝、漆木家具、古善藏本、彩绘木俑……一应俱全。出土文物保存完整,共达1300多件,其中多为国内孤品或珍品,堪称明代文化的一座宝藏。


  鲁王墓工程浩大,据当地群众传说及有关专家实际考证,陵区原建有内、外城墙(现外城墙遗址处尚存琉璃砖瓦),外城墙周长4000米,总占地面积为96万平方米,这在明代亲王当中规模最大。朱檀墓距地表26米深,仅次于帝陵(27米),而其他亲王陵仅距地表6米左右,以后各代亲王陵墓,虽从帝王的亲疏、王府所在地的贫富、国势的盛衰而大小不一,但以开国皇帝朱元璋尚健在就建成如此之规模,一是充分表明了朱元璋对儿子朱檀的疼爱,二是证明当时明朝国力之雄厚。


  由于朱檀墓的发掘距现在已经40年了,当年参与发掘的专家学者、当地村干部民兵等多已不在人世或散居各地,很难找到在场的见证人。


  据当年打开棺椁所拍的一张照片推测,在开启的瞬间,朱檀的尸体应当是保存完好的,至少是部分完好。他的牙齿排列整齐,下颌牙龈尚清晰可见。但鲁王墓发掘时正逢十年“文革”时期,自然逃脱不了被革命群众当作“四旧”来批判的命运。一番批斗之后,这个在地下沉睡了600多年的少年王爷的头颅被扔到了邹城尚寨村西的水沟里。


  据现居于尚寨村、当年在白马河里亲手洗干净朱檀身上的龙袍的老妇讲,朱檀的头颅很大、很饱满,看起来是个有福的人。


  “鲁王墓是一个很难得的墓葬,有几千件文物,而且它的年代正好处于元末明初,为我们提供了那个时期风俗人文的一些资料。尤其是它能保存一批完整的衣服、丝织、书籍,很难得。”一位文物专家告诉记者。
  
 

山东也有“兵马俑”


  如今,鲁王朱檀的“家”搬到了省博新馆。


  在省博新馆二楼的明代鲁王展厅,展示的有彩绘木俑群、九旒冕、镶宝石金带扣、九缝皮弁和戗金朱漆木箱等宝贵文物,体现了扎根在齐鲁礼仪之邦的鲁荒王朱檀及其后人,礼仪传家、蔚成一域皇族的文化气象。


  虽然朱檀英年早逝,但在王室上下争权夺利的污泥浊水中,其文质彬彬的风度气质自有高标独特的一面,而朱檀墓葬出土的实物正和他的生平爱好相符合。


  走进《明代鲁王展》展厅,映入眼帘的是朱檀的随葬彩绘木俑群。这组木俑中,文俑身着圆领拖地长袍,腰束带,足蹬黑靴;武俑多内着长袍至脚面,外穿铠甲。其身份、动作、持物以及衣冠各不相同。有捧剑,执戟、矛、金瓜、响节、伞、扇、灯笼的仪仗队,也有吹笛、箫、笙,佩长鼓,持鼓槌,击拍板的乐队,还有戴盔佩甲执戟的武士、拱手而立的文职官吏以及身材魁梧的侍卫。


  这组木俑共有397个,是出土后第—次如此完整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堪比“兵马俑”的微缩版。


  你难道不会相信,在另一个世界里,他们会“活”过来,拥着他们的少年主子,行走在邹鲁大地上……


  在鲁王展中,最让人大开眼界的当属九旒冕,是迄今为止绝无仅有的冕冠出土实物。在中国封建王朝,冕是帝王的礼帽,只有皇帝、太子和封王才能佩戴。这顶冕藤篾编制,表面敷罗绢乌漆、镶以金圈、金边;冠的两侧有梅花金穿,贯一金簪,共有九旒和九珠,用珠162颗,仅次于皇帝的十二旒十二珠(共288颗),为亲王谒见皇帝或有重大仪式时所戴。


  如今,垂旒在全国只有两件,一件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是袁世凯复辟登基称帝戴的那顶未被认可的“皇帝冕”,另一件就是这件600多年前的鲁王九旒冕了,是填补史阙,研究古代冕服制度的珍贵实物,同时也是能够彰显朱檀王室威仪最有力的佐证。


  镶宝石金带扣是山东博物馆的另一镇馆之宝。带扣足有碗口一般大小,呈椭圆花边形,由双层透花金片组合而成,其上嵌满红宝石、蓝宝石、紫宝石、绿松石、猫眼石等五色宝石,总计宝石、珍珠33颗,中间是一颗鹌鹑蛋大小的蓝宝石,两边有两颗猫眼。在如此小的面积内,镶嵌这么多宝石极为罕见。据了解,目前文物中的这种猫眼石只发现了五颗,包括清东陵乾隆墓出土的猫眼石、内蒙清代贵族墓出土的半球形猫眼石、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嵌在金塔顶上的一颗,最后就是鲁王朱檀墓出土的这件金带扣上的两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