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封面故事 >

山东博物馆的前世今生(2)

2010-11-28 19:22 《齐鲁周刊》/ 吴永强 /


  
省博的“宝贝”都是哪儿来的?


  1951年,山东省古代文物管理委员会(简称古管会)为配合抗美援朝,大力宣传爱国主义,杜绝文物外流,社会上掀起了相信人民政权,捐献文物的热潮。现在山东省博物馆的20余万件藏品中,有1万件左右来自那几年的个人捐献。


  1957年,省博物馆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下乡征集活动。所到之处,无不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人们积极性都很高,纷纷把文物无偿地赠送给省博物馆收藏。


  有一次,工作人员下乡征集文物,中午去一个老乡家时,正赶上老乡一家人吃饭。工作人员往老乡饭桌上一看,眼珠子就转不动了,饭桌中间老乡用来盛汤的大碗很是惹眼,像件文物。他就问老乡这碗卖不卖,说这可能是件文物,我们是山东省博物馆的,为国家征集文物,你们要愿意可以卖给我们。老乡也真爽快,根本没拿这碗当回事,以两块钱成交。


  拿回馆里经专家一鉴定,人皆大喜,这碗竟是珍贵的元代瓷器釉里红。釉里红是景德镇瓷器中的精品,它和青花同属釉下彩,因着色剂不同而呈色不同,比青花更珍贵。


  当时博物馆的不少工作人员还都从小集市上淘回过好东西。有一次,当时省博物馆陈列组组长、文物鉴定专家李既陶去逛集市,发现了元代钱舜举的《鹰》图,赶紧买了回来。这幅当年花800百元淘来的真品,如今已是价值连城。


  除了个人捐赠,从各地调拨文物之外,博物馆的藏品更多的则来自考古发掘。在1954年至1980年间,省博作为山东唯一的省级文博机构,承担起了山东境内地上、地下文物的保护工作,开展了大量田野调查,进行了一系列考古发掘。先后发掘了泰安大汶口、邹城野店、潍坊姚官庄、日照东海峪、滕州岗上、茌平尚庄、蓬莱紫荆山、济南大辛庄、青州苏埠屯、沂源千人洞等重要遗址,保护清理了曲阜九龙山、邹城鲁王墓、临淄郎家庄、临沂金雀山、临沂银雀山、莒南大店、沂南北寨、安丘董家庄等一批大型墓葬,收藏了大量珍贵出土文物。
  
 

博物馆的辉煌与失落


  1991年8月,位于千佛山北麓的省博动工兴建,1992年10月,省博新馆正式落成开放。这座新型省级博物馆,富有山东地方特色,包含着历史、自然、艺术等众多门类,是全省文物的收藏中心,拥有各类“宝贝”20余万件,约占全省藏品的三分之一,其中尤以陶瓷器、青铜器、甲骨文、陶文、封泥、玺印、简牍、汉画像石、书画、善本书等更具特色。


  鲁文生介绍,截至2005年底,全国10万余件馆藏一级文物已全部在国家文物局建档备案,这10万余件国家一级文物现保存于全国1300多个收藏单位,故宫博物院以拥有8273件套国家一级文物高居榜首,紧随其后的是国家博物馆,山东省博物馆共拥有国家一级文物1380件套,在全国文物收藏单位中紧随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之后名列第三。


  2004年八九月份,“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兵马俑(济南)大展”在山东省博物馆举行。“引起很大轰动,济南妇孺皆知,办得比较成功。”鲁文生说。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省博发展面临的瓶颈越来越凸现出来。面积狭小,空间不够,20多万件文物,能拿出来展示的仅仅是一少部分。除此之外,设计标准的落后是省博发展最大的缺憾。


  “黑乎乎的灯光、花纹不清晰的地面、压抑的吊顶,再加上大热的天没有冷气,你在博物馆里面看了还不到十分钟就要出一身的汗。谁愿意再走进来呢?因此,新馆的出现是众人的希望,也是发展的必然。”鲁文生说。


  事实上,中国的博物馆与西方比起来,在功能上显得单一得多。当代美国的博物馆不仅是收藏中心,也是其文化中心、教育中心、学术中心,还是休闲中心和娱乐中心。《华盛顿邮报》称,当代美国的博物馆已经成为“新的城市广场”,举办从爵士音乐会到教育研讨会的各种活动,没有任何别的场所能像今天的博物馆一样把各种不同的人聚集到一起。
  而刚刚免费对外开放的新省博,其未来要走的路还很远。


  十几年过去了,以前的新馆现在又已变成“老馆”。2008年,一座更加现代化的省博新馆在济南高新区动工,建筑面积达8万平方米,相当于四个现在的省博那么大。11月21日,记者走进“老馆”前,与人群熙攘的新馆迥然不同的是,老馆已是门前冷落,几个游客走进大门,被告知老馆已关闭,参观只能去新馆。


  泰国前副总理差瓦立参观新馆后,题词道:“这座博物馆展现了无与伦比的国家历史,我谨对她的伟大表示高度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