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亚运改变的三个城市(2)
广州模式:“小蛮腰”打败鸟巢
“哦,对,你说的是开幕式点火吧,呵呵,那就是我。”说起2006年的那个夜晚,阿勒萨尼露出孩子气式的骄傲表情,“当时也是下雨,马道很陡,还好马很努力,最终还是登顶了,为卡塔尔点燃火炬的那一刻,我真的是非常激动。”
阿勒萨尼是骑马点燃多哈亚运火炬的骑士,是卡塔尔艾米尔国王的四儿子。在阿勒萨尼眼中,多哈亚运带来的远不止他骑马艰难地点燃火炬的那一刻。“世界上很多人通过亚运会了解到我们追求的价值,纷纷对我们的文明文化再定位、再认识,这种效果不是金钱可以买到的。”
在多哈亚运开幕前,很多多哈市民在忧虑出行的问题。
早在亚运会开幕之前就有人提出,亚运会对于多哈的公共交通将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因为面积不到200平方公里的多哈几乎家家都有私家车,亚运会开始之前,多哈总共只有1100辆出租车和20辆公共汽车。为了迎接亚运会,多哈增加了1000辆左右的出租车,并从印度等地招募了大量新司机投入运营,还增加了公交线路的站点和公交数量,基本保证每750米有一个车站。
而广州似乎正在以自己的方式超越多哈。今年国庆期间开放的广州新电视塔,是目前世界最高的电视观光塔。除了承担亚运转播的重任之外,广州人称“小蛮腰”的这座塔还是城市景观开发的一个重头项目。项目投资超过27亿元,广州市政府仅借资4000万元用于项目启动,其余资金由企业融资解决。
由此成立的广州新电视塔建设有限公司,引进香港信德集团,由其承接经营管理权。目前统计数据称,门票最高为150元,日接待游客上万人。相比之下,同样投资了27亿元的鸟巢,每年7000万元的维护费用致使经营困难。最终,鸟巢经营权不得不由“民营”转为“国营”。
“小蛮腰”只是广州城市开发模式的一个缩影。2008年12月,广州市成立城市建设投资集团。这个集团成为广州市城市建设的一个投融资平台,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广州交通、水务、地铁、燃气、垃圾处理、城建和亚运城等重大领域建设。
这并非广州的创举,但对广州亚运来说恰逢其时。济南华企小额贷款公司成立
首创“灵贷通”贷款模式 2010年11月17日,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的济南华企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在济南高新开发区举行开业典礼。
华企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以最快捷、灵活的方式服务于“三农”和中小型企业。截至2010年11月17日华企小额贷款已经试运营三个月,累计贷款额1.2亿元。
该公首创“灵贷通”特色业务,就是把高新区内的小产权房以“物”的形式进行质押给予客户贷款授信,此业务盘活了大量的闲置资产,在全省乃至全国成为首创。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