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亚运改变的三个城市
从北京到广州,一个广州人的20年亚运记忆
尹捷在珠江边已经住了十年。如今,她在广州亚运城中工作。
这里曾经有一家小学,一道引桥,一些民房,一座码头。半年前,因为迎接亚运,小学、引桥和民房都被拆除,江边修起了绿化广场。这晚,看着新装的豪华街灯,熙攘的游人,老街坊尹捷也不由得惊讶了:“变得真快,真想不到。”
感慨的不单是尹捷,改变的不单是广州。从1990年到2010年,亚运在中国由北至南,改变了当初的北京,也改变着如今的广州。像尹捷这样,曾经在北京和广州生活,并参加两地亚运的广州人,亚运会在他们人生历程里,也抹下了浓重的笔墨。
对于尹捷来说,初到北京的印象是略显枯燥。1987年,她考上北京广播学院,“当时的广州,生活更便利,观念更开放,很多东西都不需要用票了。但在北京,粮票、糖票,连买擦手纸都得用票。而且一个月你只能买一卷纸。”
1980年代的北京,是一片片特色浓厚的老城区,到处都是胡同和四合院,除了长安街一带便没有多少条大路。直到亚运之前,亚运村开建,北京才真正迎来一次新建筑的建设潮。“那时侯,坐公车经过新建中的亚运村,车上的人不管认识不认识,就会互相开聊起来,说房子怎么漂亮啊,住在那里的人多么有钱啊,而那些外地来北京的人都得去观光。”
北京亚运会后,尹捷回到广州,在广州电视台面试期间,她特意把北京的亚运经历写到简历上,顺利被录取;如今,她已经成为了本地人中家喻户晓的名主持,还是一个外语频道的总监。
“当我毕业回来广州工作,特别是1994年之后,过去那种铁板一块的舆论环境就开始变得多元化了。谢非 时任广东省委书记 书记鼓励我们舆论监督,媒体间互相学习。”尹捷爱用“生逢亚运”来形容自己的际遇。2004年,已被选拔为广州形象代言人的她,成为了广州申亚的陈述人。举行申亚陈述大会的花园酒店,就位于她小时候住地的附近——跟过去相比,这里已经从可以放羊的郊区,变成了广州最豪华的地带。
这些年间,广州举行了九运会,一批新建筑、新道路又在广州的东面兴建,天河地区逐渐成为了广州最繁华的地带。
“错过了体育中心,就别再错过亚运城”
在亚运城主新闻中心大厅现场布置得更像是个产品展览会。其间不乏中国电信、南方航空、广汽等大型国企的身影它们热衷于赞助国家举办的各场国际盛事这曾被解读为“政治任务”。
不过一批中小型民营企业也出现在了展台或供应商名单中如凡拓数码、丹丽洁具、锐丰音响等这些民企在行业内部颇有江湖地位但大众知名度并不高。以往它们几乎从未出现在国际盛会上。
许多商业广告没有让位给亚运公益广告而北京奥运会期间无论是奥运的五环LOGO还是五只福娃“从一环到五环那是铺天盖地的”。
北京亚运会后,亚运会工程建设总指挥部变成了北辰集团,为了还贷款,开始搞房地产,搞酒店,卖运动员公寓。所谓“村里”,指的就是这组建筑,包括酒店、会议中心、写字楼和为数不多的住宅。当时北京唯一的商品房在方庄,每平方米高的近2000元,低的也有700、800元,号称天价房,只有名流和大款才消费得起,老百姓管那儿叫富人区,羡慕得不行。
如今已43岁的陈欣当时正好刚结婚,拿着钱想买房子,经朋友介绍来到亚运村。当时北京还没有修四环,这里四周方圆几里地都是庄稼地,旁边也没有什么商业配套。虽然妈妈觉得离城里太远了,陈欣却特别喜欢这里的环境,考虑了两个晚上,就掏了全款,拎包住了进来。
陈欣住进来没多久,汇园公寓找了代理商,开始在报纸上打广告,“汇园公寓欢迎您”,陈欣住的这栋楼转眼就被争抢一空,住得满满当当。她记得当时有一家人,一口气买了一个单元的四层,“一层自己住,一层给父母,一层给岳父岳母,还一层给亲戚朋友来了住”。她这样的两居室,一个月租金也升至10000多元,求租的人都能挤破门,“比现在的CBD牛多了”。
“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陈欣说,“以前村里房子卖10000元/平方米,出了这个门就是村外,只能卖5000元/平方米。现在不同了,亚运村外面附近的小区,房子比我们新,配套比我们好,还不堵车。你跟人家说,鸟巢离我家只有500米,那又怎么样?大家买房子都是用来住的。亚运不亚运的,就那么回事儿。”
北京亚运的时候,金燕正在上中学。当时的她和邻居家的小姐妹成天走好几里,穿过一片片的庄稼地,去亚运村逛,“觉得那里是北京最时髦的地方”。
亚运留给她的印象,都是正面的。金燕说亚运村街道的小区,当时在全北京是头一批通天然气的。同学从方庄过来找她玩,看她洗澡不关热水,都傻了,“你们家洗澡不用关热水的呀?”金燕就特骄傲地回答:“我们这是天然气的,打开就热,不用像煤气罐那样烧好存着。”
家门口平时上学坐的公交车也变了样。原来只有一个14路,早上上学坐车的人越来越多,满车都是学生,挤死了。后来又多了一个55路,车上一下子空空荡荡,“到处都是空座位,真开心!”
其他的变化也很多。社区旁边开了大润发、家乐福超市,还盖了民族园、百鸟园。
而今,广州正在逐渐替代当年的北京,城市发展空间带来巨大机遇。“错过了体育中心,就别再错过亚运城。”11月11日,来自深圳的投资客陈健斌这样解释着自己的购房动机。9月30日这天,他一口气签下了20套房子,仅定金就付了50万。“无论有多少非市场因素,有一点是完全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亚运城将是广州规划得最好的生活社区。”陈健斌甚至认为,作为未来一个广州中心城的亚运城,未来20年广州都很难有如此素质的社区。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