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的权力场(2)
姚老板的“无为而治”
就竞技而言,姚明算不上最好的篮球选手,甚至算不上最好的中锋,他的巨大魅力主要不是来自运动成就,而是他所承载的无法估算的象征意义。
他很清楚这种象征意义有多大。因为他是姚明,所以他才能顺利入主上海男篮,全国上下,各家媒体齐集上海滩,上海队成为上赛季CBA最大的看点。谁都想知道,姚明的球队如何了。
因为他,大鲨鱼的新主场源深体育馆才能看台爆满。在最开始,球迷去,还是为了看姚明。他在NBA打了七年比赛,离开了上海滩很久,球迷或者非球迷都想亲眼看看这个巨人,然后感叹一声:“真高哦。”
不仅在上海,姚明跟着球队去哪儿打客场,哪儿的球票立刻卖光。他也很清醒,他说:“最开始,人们去看我,可我希望慢慢的,我们的比赛,我们的斗志能征服球迷。等我回休斯敦了,等我下个赛季重新打球,没法坐在看台上鼓掌加油时,依旧有很多人会去看上海队的比赛,我们的看台依旧是满的。”
招商上,相比上海大鲨鱼而言,姚明这两个字显然对赞助商们更有吸引力……在上海期间,姚明接受了很多采访,他不愿意这么做,总念叨:“你们什么时候看过火箭老板亚历山大三天两头出来采访。”可念叨归念叨,他的大脑袋依旧在电视、网络和报纸上轮番出现,宣传着他的上海队。
姚明没有CBA众老板那样的财力,却有其他人没有的影响力。
这是姚明第一次当老板,却不是第一次当领袖。他带领上海队夺过CBA总冠军,又用了7年时间成为火箭这支NBA球队的更衣室领袖,他没有跟每一个队友成为朋友,在这个商业味道浓重的联盟里,友谊异常罕见。
季后赛期间,他和主教练邓华德之间的电话很勤,外面风传他给邓华德支招。姚明说:“我给他支什么招,他知道的比我多。我们只是打打电话,聊聊天,我跟他说说我的想法,他跟我说说他的,巧了,我们想得一模一样。”
其实,就算姚明想说什么,也不会简单粗暴地喊出来。
中锋塞勒来中国之前,到休斯敦办签证,姚明请他在休斯敦最好的餐馆吃饭。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姚明跟塞勒聊起了自己的NBA生涯:我记得第二个赛季刚结束,主教练范甘迪找到我,跟我说,如果你想赢点什么,得抓紧时间了,假设你的职业生涯有14年,现在七分之一已经过去了。说完,他盯着塞勒的眼睛,希望塞勒明白自己到底在说什么。
在CBA的众老板里,姚明是最懂球的,也是最少干涉教练事务的一个。他知道自己的球队需要什么,也相信自己的选择。
靠在更衣室的衣柜前,姚明会跟中国、美国的记者们聊天,他告诉《休斯敦纪事报》的记者费根:“这个赛季CBA的外教都下课了,就剩下我们队的了。”费根瞪大眼睛,张开嘴:“为什么?”姚明回答:“我不知道其他球队为什么让他们的教练走,我只知道我为什么会选我们的教练。”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