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封面故事 >

姚明的权力场

2010-10-29 19:57 《齐鲁周刊》/ 丁爱波 /

  2004年,也就是NBA中国赛诞生元年,《福布斯》中文版首次揭晓了中国名人榜,姚明高居榜首,《福布斯》就此给出的明星权力公式是:权力=财富+媒体曝光率。


  六年之后,NBA中国赛再一次来到中国,姚明复出,休斯顿火箭VS新泽西网队。尽管易建联被交易到华盛顿奇才队,期待中的“中国德比”没有上演,不过有姚明就足够了,姚明因伤休息一年后的首度回国演出,这一个噱头足矣。他带来的不仅是爆满的上座率,更是超高的关注度和影响力。


  而在10月12日的河南许昌,中国男篮和巴西男篮第三场热身赛在比赛进行到1分06秒之后,爆发了大规模的打架斗殴事件,震惊世界。


  两个看似无多大联系的篮球事件走到了一起。有人调侃:NBA走进了中国,中国的拳头却走向了世界。


  在这个商业气质浓郁的竞技江湖里,姚明是如何构建姚式权力场的?姚明给中国篮球带来的仅仅是我们知道的那些吗?一个体育明星的权力场究竟有多大?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姚明是大卫·斯特恩和NBA的梦想,他把全球化带到了一个新高度”


  与李月久、王治郅等艰辛的飘泊者不同,姚明撑起了一个交互式的大桥,他在NBA的成功上不可复制而又让人充满向往。在NBA这个“要么上天堂,要么下地狱”的世界顶级篮球权力场上,无数个失败者见证了一个姚明。


  姚明展现了这个年纪罕见的适应和沟通能力,他保留了东方的生活方式,却有着天然的开放心态,甚至有人认为这是个非比寻常的人,“他超越了中国篮球的儒学文化和NBA个人主义文化的差异。”姚明在美国亮相后,立即以他的谦和、幽默、积极健康的魅力引起轰动,甚至很多美国学校因为姚明而增设介绍中国文化的课程。


  他颠覆了运动员不善言辞的形象,他可以跟《体坛周报》记者王猛开这样的玩笑:“想不想知道上面的空气如何。”王猛也总是提醒他:“回家记得把鼻毛剃了。”因为这么昂着脖子,仰视他那硕大的脑袋,王猛很容易观察到这些。


  因为高,他也有他的观察优势,在这个越来越开放,姑娘着装越来越暴露的年代里,他应该能看到别样的风景。王猛问他:“哪条沟比较深?”早些年,他会脸上一红,抢白道:“你以为我是你,我可是个正人君子。”这些年,他会嘿嘿一乐:“自己上来看。”


  他的玩笑能让所有人会心一笑,一名记者曾问姚明:“泰格·伍兹对高尔夫球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篮球在中国比起高尔夫球来说影响要大得多,你认为这其中你的个人影响力有多大?”姚明歪着脑袋幽默地说:“我想,那是因为篮球比高尔夫球大一点点吧。”


  与他的成长相比,队友们更加钦佩他的抗压能力,“他拥有着不可思议的耐心,除了甘地和马丁·路德·金之外,他是我所听说过的或者所见过的人当中最耐心的一个。他总是对人保持耐心。人们总是想摸他,看看他是否是真实的。他的性格简直只有在神话里面才有。”巴蒂尔说,“他所承受的压力,我无法想象。他从未表达过,但他知道他所背负的压力,而正是这些压力让他取得了更加卓越的成功。每一次上场,他所承受的压力都非常大。换了大多数人,可能早已经崩溃了。姚明不仅生存了下来,而且还成为一个极其出色的球员,世界上最好的球员之一。”


  这是一个可以平视的巨人,而正是这种平视,让姚明多了一些竞技意义之外的群众基础。NBA专家苏群字斟句酌、很认真地评价说:“他是中国人在美国、在世界最大的一块广告牌。”火箭队总经理波斯托洛斯说:“姚明是大卫·斯特恩和NBA的梦想,他把全球化带到了一个新高度。”


  即使体育专门人士,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研究员任海也强调,“不可以只从体育的角度看姚明”。由NBA而中国/美国、全球化,姚明越来越具符号价值与意义。


  姚明是独一无二的,倘若在中国境内寻找一个类似姚明的角色,或者只有日本乒乓球运动员福原爱能成为可比较的对象。姚明生长于篮球土壤并不雄厚的中国,福原爱生长于乒乓球基础薄弱的日本(与中国相比),他们都成为了一张世界名片,改变了出生国的竞技基础与氛围,并在某程度上成为国与国之间的感情纽带。


  世界改变了姚明,姚明也改变了世界,姚明的身份是复杂的,既是中国篮球百年历史上的第一个商业体育偶像,也是全球化之后,中美合作而生产而出的唯一一名世界巨星。从这个意义上讲,姚之路不可复制,天时、地利与极其强烈的个人风格让后来者无法模仿。他是中国的,是世界的,也是孤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