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封面故事 >

济南的“老字号”(2)

2010-09-30 20:17 《齐鲁周刊》/ 吴永强 /

 

从经二路到普利街,再到泉城路,多数当年叱咤风云的“角色”早已谢幕

 


  一条经二路,可以说是济南老字号的大本营。


  1904年,胶济铁路全线通车,开设济南站。同年,济南在经二路开辟商埠。很快,位于火车站附近的经二路周边区域就成了商贾云集、人流不断的繁华地带。当时济南90%的银行、邮电局、货物流转业等均集中在这一区域,瑞蚨祥、宏济堂、泰康、精益、普华、异香斋黄家烤肉等后来名声大噪的店铺纷纷在这里扎根,写下自己的传奇与辉煌。老字号中名气最大的瑞蚨祥,仅用几年的时间就成为拥有上百家商号的商业巨头。


  上世纪30年代的全盛时期,从经二纬三到纬六之间几百米的距离内“挤”满了上百家店铺,几乎每家的招牌都是响当当的,像瑞蚨祥的童叟无欺、宏济堂的货真价实、精益眼镜店的精益求精至今还被怀旧的老济南人津津乐道。


  1948年济南解放后,在经二纬四建起了济南第一家国营百货商店——后来的“济南一百”,“一百”的崛起又为老街延续了近半个世纪的繁荣,几乎整个济南城的人都要来这儿买东西。


  和经二路类似,普利街也是济南老字号的集中地。1904年济南开埠之后,作为连接老城与商埠的重要通道,小街柴家巷很快吸引了大批有远见的工商业户入驻,其中不乏赞玉堂、老茂生、鸿祥永等老字号。柴家巷一时寸土寸金,并很合时宜地改了个颇有寓意的名字——普利街。


  上世纪30年代,医药业中的厚德堂药材老店、赞玉堂中药店、大同西药房,服装鞋帽业中的普华鞋店、谦恒吉鞋店、谦祥益绸缎店、鸿祥永布店、义兴公布庄,饮食业中的草包包子铺、朝天锅饭店、泰康食物公司,金融业中的永兴扬银号,百货业中的治香楼百货店、福盛永杂货庄、大生东杂货庄、廖隆昌瓷器店等都在普利街将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有的还将分号开到北京、天津,产品卖到了陕西、广东。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一个个大型购物中心拔地而起,大量的消费群涌向济南中、东部地区,老商埠已经露出败相,开始走下坡路了。1998年,该地区的龙头企业——济南“一百”在成立50周年时黯然关门,这无异于让周围众多本已负债经营的老店铺雪上加霜,在很短的时间内,经二纬三到纬四之间就有9家店铺相继停业。


  如今,老字号的另一聚居地泉城路也仅剩下了齐鲁金店一家老字号,普利街上也只有草包包子铺了。从经二路到普利街,再到泉城路,多数当年叱咤风云的“角色”早已谢幕。不少熟悉的店面仍在,落满灰尘的牌匾仍在,但当年的辉煌早已荡然无存。


  
在老字号的振兴上,政府几乎无所作为


  建国后,老字号企业大都经历了产权的屡次变更。在时代变迁和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许多老字号遗失了其经过长期积淀形成的优秀企业文化。现在,有不少老字号的经营者已经根本说不出自己的企业文化是什么。


  近年来,随着电视剧《大宅门》和《一代大商孟洛川》的热播,乐镜宇和孟洛川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与他们直接有关的宏济堂和瑞蚨祥也看似迎来了又一个商机。


  索元全介绍,电视剧上映之后,顾客确实比以前多了,很多外地游客来门口拍照。“这几年经营理念、方式有所改变,市场也改变了,过去很少有人来,现在顾客也多了。多数还是来料加工,经营传统服装。”很多人希望瑞蚨祥能够继续坚持现在的经营理念,有人想买块布料,但到处买不到,只好大老远开车来买。有人结婚来买被面,老年人来加工被子。经历了多年的萧条之后,瑞蚨祥焕发出了一丝生机。


  但在与新兴商铺竞争时,百年历史这个砝码却不见得就是最重的,因为老字号过去标榜的高超神秘的传统工艺、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和有口皆碑的商业信誉,到现在已经没有了太多的优势。


  宣传的缺失也成为老字号发展的瓶颈,据说有一年瑞蚨祥因为在全国赫赫有名,有电影制片厂要求拍片子宣传创始人,但当时的老板却死活不让宣传。如此“掩盖”造成的结果便是,消费者对其品牌的认识多停留在逝去的历史中。


  早在2006年时,济南市便将老字号的振兴和发展列入了《济南市贸易服务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政府每年列支专项资金对符合规划要求的老字号重建和改造项目进行资金扶持。而据记者调查,绝大部分老字号企业没有接受过政府的扶持和拨款,很多人不了解老字号应享受的优惠政策。这个结果让人吃惊,在老字号的振兴上,政府几乎无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