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武铉:死于他杀?
他站在悬崖边上。
他在想什么,是纵身一跃“确保历史地位”,还是跳离“妻管严”的牢笼?总之,人难免一死(卢武铉遗书),狂抽烟、调开警卫的注意力……“也罢,我的家,本来就是个地狱”。
陈水扁收看完曾惺惺相惜的“卢式跳跃”,心情平静。而在不同的地域,人们在议论卢武铉的影响,似乎已经远远超出了他本身,消解了鲜明的司法批判力……围绕着卢武铉之死所带来的论战正在打响。这些都很“卢武铉”,但已与他无关。
可是,到底是谁杀死了卢武铉?是李明博,还是大国家党?是夫人权良淑,还是胞兄卢建平?是他一直坚持的“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的信念,还是他身后的整个韩国?
标榜道德、标榜廉洁的另一个“卢武铉”亲手将站在悬崖上的卢武铉推了下去
“不要道歉,也不要埋怨谁,都是命。”该不该跳,由他自己决定。然后,一个沉重的躯体,乘着舆论的压力与助力,坠地……
可是,站在悬崖上的那一刻,他是否会想起那个人呢?
“我们应该留给我们子孙后代一个充满人的尊严和原则的传统的社会。这是我的夙愿,也是我从政的理由。”卢武铉在《卢武铉见到的亚伯拉罕·林肯》一书中如此写道,以表达自己对林肯的崇敬之情。
按照他的看法,自己和林肯有着相似的经历,同样是家庭贫困,读书少,经过自学苦读成为律师,并在议员选举中多次落选后参加总统选举。另外,象征“南北统一”和“东西和解”的政治哲学路线也非常类似。因此,每当遇上困难时,他就会想起林肯。
这一次,他再一次想起了林肯,他在向自己倾慕了一生的伟人做最后的道别与忏悔。
如果将卢武铉的死确定为一场谋杀,那么谁该是凶手呢?
一号嫌疑人第一时间被揪了出来——不是别人,正是卢武铉自己,是标榜道德、标榜廉洁的另一个“卢武铉”亲手将站在悬崖上的卢武铉推了下去。
我们依然记得2002年12月19日,韩国第16届总统大选揭晓,56岁的“庶民政治家”卢武铉成功击败了大国家党候选人李会昌,当选为韩国第16届总统。消息传出,许多卢武铉的支持者欢天喜地,昼夜狂欢。卢武铉的当选被人们看成是诚实、正直的代表,平民阶层的普通人的胜利。
卢武铉堪称是“草窝里飞出的金凤凰”。他出生在韩国一个被称做“即使乌鸦飞来也因没有吃食而哭着飞回去”的贫穷村落。
5月12日,韩国大检查厅宣布,对其涉嫌违反“政治资金法”的指控调查获得突破性进展,被公认为是宣判卢武铉政治死刑的标志性动作。
贫困、底层、道德、廉洁,一旦这些最后的稻草顷刻颓靡,精神上的卢武铉也走到了人生的尽头。他已经不再是“人气总统”,不再是“主妇之最爱”,甚至他会想起粉丝团“爱卢会”,而觉得羞愧。
卢武铉涉贪也延续了1980年以来韩国政坛总统卸任必被贪腐困扰的“魔咒”,全斗焕、卢泰愚、金泳三、金大中都因腐败或亲属腐败而涉案。卢武铉原本被认为是打破这一惯性模式的政治人物。他的形象一直备受称赞,被誉为“廉洁先生”。每当政策执行不力而被痛批时,他总是以“还好,我们很清廉”为据,安慰手下或者自己。
一向标榜清廉的卢武铉有一天发现家人收受了贿赂,但金子的光芒实在太诱人,于是睁只眼闭只眼,这就相当于苏军防线被德军攻克,被迫退守莫斯科。收押在即,韩国民众势必将对他投以鄙视的目光,这就相当于德国人打到希姆基区,可以看见克里姆林宫的尖顶。直到此刻,老卢猛然发现,怎么后撤都可以,但心目中的“莫斯科”不能被攻克。
这就好比一向声明恪守妇道、指责娼家女淫荡的淑女,突然被揭穿私生活放荡,公众的失望和愤怒,甚于对其道德要求本来就不高的娼家女。
于是,该结束自己了。于是,他用死来证明,他并没有违背自己贫寒时为之奋斗的政治理想。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