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财经 > 资本表情 >

三大电信运营商的物联网时代

2010-09-20 21:45 《齐鲁周刊》/ 高鸽 唐洁薇 /

■物联网与我们·市场

 

  面对已经到来的物联网时代,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三大电信运营商的物联网应用处于什么样的阶段?各自拥有哪些优势?又取得了哪些初步的成果?近日,《齐鲁周刊》记者分别对三大运营商的相关人士进行了采访。

 

联通:一部手机“搞定”一切


  早上九点,林健来到公司,拿出手机放到感应处,电子门应声而开。他使用的是公司统一配发的联通手机一卡通(RFID-SIM一卡通)。


  “手机一卡通是将无线射频模块嵌入到手机SIM卡中,从而使SIM卡同时具有射频识别卡的功能,使手机可以与读卡设备之间进行感应式数据交换。这样,用户不必更换手机,除了原来的SIM卡通讯功能外,还能实现各种支付操作及身份认证。”山东联通公司产品创新部总经理张勇向记者介绍“手机一卡通”的功能。


  业内人士告诉《齐鲁周刊》记者,电信运营商在物联网的发展上可以分为导入期、发展中期和发展成熟期三个阶段。


  在导入期,通信运营商主要提供网络通道服务,不能直接面向最终用户;在发展中期,通信运营商通过建设自己的平台提供少量应用,开始提供有限的服务;而在成熟期,通信运营商的平台日趋成熟,可以直接提供物联网的应用,这时候通信运营商已经处于产业链上游,最终成为产业的主要力量。


  “联通目前能够提供导入期和发展中期的多种物联网业务。”山东联通产品创新部的总经理张勇告诉记者,对于物联网应用流和企业生产流程结合程度高、行业专业性强、信息化程度高的行业,联通能够为远程抄表、电网监控、路灯信号灯管理、支付等提供通道型业务;在公交、环保、农业等需要联通给予共性通信和服务能力支撑的领域,联通可以提供ICT+应用或内容整合的服务模式;在家庭、汽车、物流行业中,以联通为主整合各类内容和应用,充分利用行业合作伙伴和渠道的优势,提供通道+平台+应用组合的整体解决方案模式进行业务拓展。


  3G时代,中国联通选择WCDMA,也为其发展物联网提供了网络资源优势。“物联网能帮助人类社会实现美好的愿望,但其发展的基础是更加高效、更加优质、更加安全以及更加稳定的有线、无线数据传输网络”。据统计,目前全球已经有接近300个WCDMA商用网络在运行,涵盖了全球130个国家近45亿人口,在运营商中,全球前十名的运营商有七家选择了WCDMA的网络,共有约3.5亿的WCDMA网络用户,约占全球3G用户的77%。


  张勇介绍,联通很重视在物联网领域的开拓机会。早在2007年就启动了出租车无线车载调动方案,成为物联网业务的雏形,目前已累计用户达1万以上。今年,联通联手上海汽车和长安汽车正式发力智能汽车,推出荣威350等3G轿车。


   “我们目前已经开展一些与物联网相关的基础业务和产品,如:家庭网关、无线上网卡、WLAN、可视电话、视频监控、位置服务、手机支付、移动OA等,物联网应用可利用现有业务和产品进行捆绑和扩展。”张勇说,现在出行,不需要再携带身份证、数张借记卡,一部手机就可以“搞定”一切,物联网正一步一步的向我们走进。

 

电信:从学生入手,打造“科技校园”


  “一机在手,走遍校园”这句话已经成为中国电信山东分公司王刚的招牌语句。


  曾参与多个高校翼机通系统建设的山东电政企客户事业部副总经理桑立新告诉记者:“电信物联网应用在领域实现了智能手机支付、基于RFID卡的身份识别和M2M等应用,物联网技术应用在校园只是一个开始,现在基本上在用餐、借书、安全管理等方面实现了智能管理,今后会在更广的范围内应用。”


  而且,物联网应用正在逐步扩大,据了解,我省企业的物联网产品和服务应用于节能减排、生物识别、一卡通、防伪、票证等领域,并在智能校园、智能矿山、智能交通、物流信息化、农业信息化、城市公共服务等领域开展了多项示范应用。


  在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山东凯文科技职业学院记者看到一番景象,学生不是拿票、刷卡,而是“刷手机”。而校园传统的消费方式是,学生买饭用餐卡,打水用水票,洗澡用澡票,即便是用卡,也是手里一大把卡。


  王刚说:“发展校园‘翼机通’,是顺应校园信息化潮流,它通过采用新兴物联网技术,帮助学校提升教学管理水平、便捷学生的学习生活。此前,‘翼机通’已经在工商、税务、医院、物流、金融、工业园区和公共交通等多行业实际应用,得到了客户的充分肯定。”


  它是中国电信面向高校客户,通过定制“翼机通”终端,实现了门禁、学生身份识别、教职员工考勤、课堂点名、食堂就餐、小卖部购物等众多服务内容,小额消费(食堂、超市、水房、浴室、上机等)、图书借阅、校内就医和信息获取等多种功能,从而创造便捷校园生活学习环境、提升高校信息化水平的新产品。


  电信就是从学生入门,从生活入手,把物联网实实在在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实现了电信“一机在手,走遍校园”的发展策略。


  “物联网应用逐步扩大,我省企业的物联网产品和服务应用于节能减排、生物识别、一卡通、防伪、票证等领域,并在智能校园、智能矿山、智能交通、物流信息化、农业信息化、城市公共服务等领域开展了多项示范应用。2010年全省物联网示范项目投资约3.4亿元,其中智能校园投资6000多万元,已经覆盖60多所高校20万多师生,有5万学生在用。”王刚告诉记者。
  
 

移动:发个短信,向空调道个歉,空调就会停下来。


  中国移动山东分公司技术部的武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了问题:“如果管道里流淌的是有毒气体,还要监控它的流量、温度、密度等指标,怎么办?如果要对一座冷库进行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监控,怎么办?怎么才能知道蔬菜大棚里的温度、湿度和病虫害?”


  现在因为有了移动物联网技术,这些问题就都解决了,我们在管道里、冷库里、大棚里装上几个传感器或电子标签,采集管道、冷库、大棚内的温度、湿度,以及气体的流量、密度等相关信息,通过无线网络上传到数据中心,这样任何一个能上网的地方,就可以通过口令查看这些数据了。


  当然,移动的物联网不仅在企业生产中得到应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他们的重中之重。


  海尔的冰箱有“眼睛”,一双机灵的大眼睛扫视着屋里的一切变化,如果不速之客入侵了,它会即时向主人手机上发出彩信照片,提示:“家里有不速之客,请注意。”如果主人使用的是移动3G网络,它还会主动拨打视频电话到主人的手机上,让主人实时监控家中情况。


  中国移动山东分公司综合部的李菲告诉记者:“夏天的中午,紧张了一上午的您驱车回家,最不愿面对的是进屋后的闷热,空调再好使,也得耐住性子等。现在好办了,只要向智慧屋发出一条开机短信,无论你离家多远,家里的空调都会立即运转起来,并按照你设定的温度运行;开车到半路,又有重要客户需要接待,不用怕,再发个短信,向空调道个歉,空调就会停下来。”


  一台智能遥控器,可以遥控家里的空调、洗衣机、热水器、高级音响、窗帘、电风扇、冰吧、灯光等。人们可以通过个人嗜好设置在家模式、出外模式、影音模式、客人模式、睡眠模式等等。在下班路上,拿起手机轻轻一摁,热水器提前启动,空调早已制冷;躺在软软的床上,遥控灯光变得温柔,窗帘在遥控器的指挥下徐徐拉上。


  这些电影中才会出现的场景早已不再是“梦想”。


  济南市经五路小学的每位家长,在今年开学之时,心里就都多了一份放心,因为他们可以随时知道孩子所处的位置,何时进校门,何时离校,一清二楚。“这要感谢山东移动给每个小学生配备的‘保镖’,通信、位置服务、家校沟通等全能。”济南经五路小学一家长这样告诉记者。


  这位家长说的“小学生保镖”,也就是山东移动的平安校园系统,它针对幼儿园,系统还开发了接送人信息核对系统,系统储存有幼儿的各种基本信息和本人照片,以及家长等四位接送人员的资料及照片,可以自动比对头像,保证幼儿安全。


  目前,中国移动山东公司3G网络已经覆盖了全省17市地。物联网技术还在工业监控、环境监测、智能交通、城市管理、远程医疗、智能家居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真正做到了移动通信的“无处不在,无所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