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社会记录 >

德州“新农村运动”纪实

1970-01-01 08:00 《齐鲁周刊》/ 刘宝良 夏传敏 刘道华 /

■消失的村庄②

 

  德州、潍坊、临沂、日照……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之下,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省越来越多的地方村庄摇身一变,转型为“社区”。德州的尝试和探索,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鲁北大地的又一次历史性变革,为我们绘制了一个未来的崭新蓝图。 

 

改写延续几千年的村庄版图,也是一种文化的延伸


  30年前,德州在山东省率先开启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大幕,30年后的今天,如何再一次解放农村生产力,让“小康”的农民更加富裕、让富裕的农民更加文明,2009年初,德州市委、市政府顺应规律、高瞻远瞩,决定从合并村庄抓起,把农村社区建设作为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牛鼻子、总抓手。


  因为德州市农村人口占全省的1/17,而行政村数量占全省1/10,村均人口比全省少271人,500人以下的村占57%。村庄小而多导致了村级组织运转成本高,农民负担重;村小人才少,村级班子弱;宅基占地过多,土地资源浪费严重;村多村散,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公共服务水平低,等等。


  怎么合?原来村里的遗留问题怎么办?这是德州市委市政府一开始就重点考虑的问题。他们通过反复调查研究,针对“群众怕丢村子、村干部怕丢位子、县乡干部怕惹乱子”的实际,提出了“三步走”的工作指导思想,明确了“五不变一不降”的基本政策。同时,因村制宜,提出七种合并模式。截至今年六月底,仅一年多的时间,全市将原来的8319个行政村合并为3259个行政社区(村),减少60.8%,其范围之广、速度之快、影响之深前所未有。


  新社区合并后的当务之急就是成立新班子。对此,德州市委市政府认真研究了中央关于村民管理一系列法规和政策,明确提出“凡合必选”,尊重民意,发扬民主,通过公开选举,让村民自主选择农村社区班子。县乡政府严把选举登记关、候选人资格审查关和选举大会组织关,候选人同台竞选、公开演说,群众秘密写票,投票、唱票、计票全程公开。


  村庄合并后精减了干部、提高了素质。全市村干部由原来的30047人减少到17955人,减少40.2%。原来多年的“乱村”、“弱村”等三类村班子问题,由于大面积公开竞选得到了彻底解决。原来村里的宗族势力、派性势力基本失去影响。


  平原县坊子乡叶庄社区由7个行政村合并而成,通过公开选举,社区内人口最少的前杜村党支部书记陈如德当选社区支部书记兼社区委员会主任。原叶庄村是这个社区最大的村,村民李福强说:“前杜村虽然只有43户、156口人,但在陈如德的领导下,建了67个蔬菜大棚,村民人均收入达万元,而且这个村多年来没有打架斗殴闹不和谐的,我们就瞅着老陈这个人有本事、能为大伙儿办事、处事公道,所以我们这个社区90%的都投了他的票,选这样的人,俺们放心。”


  随着新班子的上任,各个社区许多惠民利民的工作迅速展开。武城县杏官屯的村民一直没有用上自来水,现在合并到李善屯社区后,社区统一组织铺设管道7000多米,将自来水送到杏官屯的家家户户。许多农民群众用“想不到”、“变化太大了”来表达自己的喜悦心情。


  
蝶变:从形式到精神


  尽管在工作过程中遇到了资金、土地、政策等方面的许多困难,但各级干部群众开动脑筋、创新创造,始终把并建社区作为造福百姓的百年大计、作为展示执政能力的广阔舞台,全力以赴向前推进。


  齐河县晏城镇南北社区最初由7个行政村合并而成,由于规划科学、基础设施完善,不到半年又有周边5个村要求并入,目前并建村庄达到12个,涉及群众2145户,8100人,并建后可节约土地4000多亩。他们正在规划建设二层别墅式住宅1700栋,多层住宅30栋,并配备卫生室、学校、老年公寓、文化大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第一批300多户居民已经入住。根据规划,全市农村社区并建点达到1689个。目前,已启动632个,涉及2724个原行政村、71579个农户。下半年,其余1057个并建社区都要规划出社区新址并启动建设,争取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实现农村社区化建设的目标。


  德州的干部经常算两笔账:一笔是内需账。他们认为当前扩大内需,最大的内需在农村;刺激消费,最大的消费群体是农民;解决民生问题,最大的民生项目是改善农村住房条件。德州有400多万农民、100多万个农户,按每户投入15万元买一套100平米左右的楼房或建一座150平方米左右的二层楼房计算,将会产生1500亿的消费拉动,如果按10年完成新一轮住房建设的话,每年就有150个亿的投入。一笔是土地账。如果全市完成这一轮的农房改造,就能节省出100多万亩土地,相当于目前全市现有耕地面积的12%,这无疑是给后代留下的一笔巨大资源和财富。
  
 

再造:破解城乡一体化难题的关键点


  如何让农民既住上楼房、更鼓起腰包,是德州市在合村并建社区过程中关注最多的问题。德州全面启动的农村社区建设,客观上为加快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创造了条件,为打破多年徘徊的农业农村生产局面带来新的希望。


  为适应并建农民耕作距离拉大的变化,新合并的社区开始把组建农民合作组织作为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有效途径,以统一规划、规模种植、科学管理、品牌经营提高整体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宁津县柴胡店镇东崔社区由5个村合并而成,新社区成立后,村“两委”蔬菜合作社和批发市场对各种土地进行统一规划布局,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新增蔬菜大棚1800多个,蔬菜种植面积从原来的800亩发展到现在的6600亩。目前,全市已完成土地流转面积近40万亩,新增高效经济作物面积60多万亩。


  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在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