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泉里的杂技济南
济南市杂技团创作演出的京剧意象杂技剧《粉墨》已成为济南的一张文化名片,从 2008年4月在济南珍珠泉人民会堂搬上舞台以来,先后在济南、北京、深圳、香港、台湾等地和匈牙利等国家累计演出740余场,观众多达50万人次,并在国内外比赛上摘金夺银。
《粉墨》是如何诞生的?作为十艺节上的杂技势力,注入了哪些新元素,又是怎样在市场化与本土艺术之间踯躅而行的?最近,本刊记者采访了济南市杂技团团长邓宝金和她的《粉墨》团队。
一个济南杂技团的“粉墨”进化史
早晨6点,闹钟准时响起,换好练功服,在四楼的练功房里,一群十几岁的男孩女孩们,开始了一天的生活。
热身、压腿、拉韧带;旋转、跳跃、翻跟头……
对于表演杂技的演员们来说,舞台上的每一个动作,都要经过千锤百炼。台上只能允许百分百完美表演,任何一点极微小的差错,都可能危及人身安全。
台上幕布拉开,一系列动作漂亮的完成,台下潮涌般的掌声,这一亮相,十几年的苦功终于有了肯定。
一个普通的杂技演员如此,一个杂技团也如此。
好剧目是每一个杂技团求之不得的珍宝,济南杂技团之前和其他杂技团一样,上演着传统剧目,沿袭着传统的表演形式,直到《粉墨》的诞生。
“看了一场叫《粉墨》的杂技,太震撼了,太精彩了!在国粹没落的今天,济南杂技团,希望你们坚持下去!全场的欢呼和鼓掌就是对你们最大的肯定!”这些出现在微博里的留言,让团长邓宝金分外惊喜:演出近五年,我们的坚持得到了认可。
“每个杂技团都有自己的代表作,《粉墨》就是我们最值得骄傲的代表作。” 邓宝金深知“本土品牌”对杂技艺术发展的重要性,她对《齐鲁周刊》记者说:“《粉墨》凝结了我们的心血,从舞美、音乐到演员身上的服装,每一个细节都是我们自己的原创。”
济南是中国杂技艺术的发源地之一,但受到国内杂技市场的限制,所以长期缺乏经典性的杂技艺术作品。《粉墨》是济南市杂技团邀请全国知名创作编导人员共同创编的大型京剧意象杂技剧。共分泥塑、贵妃醉酒、霸王别姬、闹天宫、三岔口、洛神、白蛇传、钟馗嫁妹、杨门女将、战鼓十个演出单元,以京剧折子戏的形式贯穿融汇,以家喻户晓的中华传统故事和济南特有的历史文化为切入点,使观众在欣赏京剧文武经典技巧的同时,也欣赏到杂技的创新演绎和魅力。
“07年的时候我们把想法向上级提报,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创意。因为杂技团总要去国外表演,而京剧本就是我们的国粹,而且很有民族特性,于是我们就把京剧和杂技融合在一起”,邓宝金说:“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觉得不难,但是演员们穿上京剧服装就有了困惑。京剧是要求很高的表演形式,一板一眼都要求的非常严格,但从小练杂技的演员并没有京剧的基本功。于是我们改变了戏服,适合杂技演员表演又不失传统意味,还找了专门的京剧老师做辅导,克服了很多困难,才有今天的《粉墨》”。
2008年4月28日,在珍珠泉人民会堂里,大型京剧意象杂技剧《粉墨》正式亮相。
十艺节上的杂技势力
《粉墨》在逐步改进。
2011年4月28日,《粉墨——红色记忆》在珍珠泉人民会堂进行了首演。这是继《粉墨》后推出的2011献礼建党90周年之作,包括铁道游击队、红灯记、智斗、沂蒙山花、北风吹、地道战、林海雪原、红色娘子军、英雄九个板块。
《粉墨——红色记忆》与其说是《粉墨》的升级版,倒不如说是一次全新的再创造。
为备战十艺节,《粉墨》又有了新一轮的改版。
“为了给观众带来更为震撼的视听享受,新版《粉墨》对剧情、服装舞美、节目编排和音乐选用等都进行了重新加工,背景更加华丽真实。对不少章节都进行了全新的改编,在杂技的难度上也有大幅提高,更具“秀”点,”,邓宝金透露:“新版《粉墨》加入了蹦床、吊环、绳技等杂技技艺,这是老版《粉墨》所没有的。整台剧目的改编使《粉墨》焕然一新,舞美、服饰、音乐的大换血给《粉墨》注入新的活力。”
今年9月,作为十艺节山东省筹委会重点剧目, 新版《粉墨》已经通过“十艺节“筹委会初审,参加了”喜迎十八大,相约十艺节“全省优秀剧目展演。
《粉墨》给济南杂技团创造了众多之最,也带来了更多的演出机会。
济南市杂技团演出科科长王飞说,“以往杂技团的主要业务是在国外演出上,国内的演出也只是接一些小型的庆典会议。可自从有了《粉墨》,我们的工作就忙起来。由最初的跑上门求人看演出、广泛撒票找人看演出,到现在接到北京、泰安、滨州、青岛、深圳、鄂尔多斯、香港、台湾等各地政府、企业的邀请进行演出,还在去年受文化部委派赴匈牙利进行了为期三个多月的商业演出。”
作为幕后创作人员的舞美师熊君尉对于这一点也深有感触,据他介绍,《粉墨》的舞台阵容很大,舞台道具也很多,光幕布就有50多套,演出道具百余个。说起在演出中的工作,熊君尉开玩笑说:“其实每场演出我也很紧张,有时需要控制幕布,有时需要控制追光灯,有时需要搬道具。别看我不是演员,但是我也很重要,没有我开幕,演出怎么开始啊!”
从好剧目到好市场的路有多远
侯阿曼是济南市杂技团的老演员,从老版到新版,舞台上一直都有她的身影。在新《粉墨》里,37岁的她出演《大闹天宫》里的哪吒和《挂帅》中的穆桂英。一提《粉墨》,侯阿曼就掩饰不住兴奋与自豪。
“我刚进团里的时候,团里的节目很单一,演出形式也比较传统,比如说钻桶、柔术,就是把技巧难度罗列起来,从头到尾一一展示而已。慢慢地随着杂技艺术的发展,单一的演出形式已经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了,最近几年来,我们团排演了很多大戏,像《龙的传人》、《泉城写意》、《畅游》等,但是《粉墨》可以说是一炮而红,空前轰动,久演不衰啊。”
刚刚生完孩子的李贝贝回到舞台上,初见新版《粉墨》也是“惊”了一下。“我一下子成了新人,得挨个节目学。”李贝贝说,在她看来,新《粉墨》更剧情化了,服装也更好看了,音乐也好听了。“改版后的节目把霸王展现到了台上,让虞姬和霸王有了更多的互动,更像是为观众讲述了一个生死离别的故事,配上动情的音乐,剧情对我们表演的要求也更高了,像《白蛇传》讲述了西湖借伞到水漫金山的故事,我们这些‘小蛇们’的角色就需要在短短几分钟里把内心变化表演出来。另外,新《粉墨》难度又加大了,对我的挑战更大了,我要加紧补课,可不能落后了。”
《粉墨》首演以来,四年来在济南以及省外、国外已累计演出突破700场,观众达50余万人,创造了省城专业艺术院团同一剧目在同一剧场连续演出时间、场次、人数、单场收入等多项“演出之最”。
“我们现在一年的演出能顶以前多年的演出数量。”邓团长感慨说:“之前一些济南市民曾经问过我,市杂技团在国内外比赛上摘金夺银,怎么就看不到你们的演出呢?听了他们的话,我很有感触,我们确实应该为本地的观众做些什么。”
“济南观众不是不喜欢看戏,而是以前缺少让市民们买账的文化产品。市民们需要正规品质高的演出,这座城市也需要。”
《粉墨》排演出来了,也得到了观众的称赞,但走上市场之路还困难重重。
因为演出时间不固定,相应的宣传也无法开展。“我们只能在演出前夕发布消息,没有办法做长期宣传,也不能纳入到旅游线路中,”邓宝金早已意识到剧目营销的重要性,“但我们没有专业人才,也没有资金来运营。”现在《粉墨》很大程度上是靠观众的“口耳相传”。“我们希望政府也能在这方面给予支持,比如说能不能在一些繁华路段,给一些免费广告位?”
《粉墨》的出现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杂技团180多人,有60多人是没有编制的,而这些人大都是一线演员。只有拍新戏,走市场,才能让这些孩子吃上饭。” 邓宝金介绍。
有一出好的剧目,有剧场,有专业的营销队伍,在邓宝金看来,一台剧目要想走市场,以上三点是不可或缺的,现在市杂技团只具备了第一个条件。邓宝金表示:“即使这样,即使是在赔钱演出,我们也咬牙坚持。要培育市场,总要有人做。”
相关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