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风尚 > 时尚 >

当时尚界被3D

2015-08-02 18:02 未知/ □段崇政 /

   

  7月7日,Chanel 2015年秋冬高级定制服装秀上,“老佛爷”卡尔·拉格斐玩起了3D打印技术。10日的柏林时装周,设计师Marina Hoermanseder推出了锁子甲状的3D打印背心。

  3D打印的“魔爪”开始伸向时尚界。在弱化了生硬的实验室风格、提升了可穿性和实用性后,3D打印这件事,看起来更靠谱了。

  

  “老佛爷”的3D秀场——无需缝纫的服装时代

  7月7日,Chanel2015秋冬高级定制服装秀上,老佛爷卡尔·拉格斐也玩起了3D打印技术。

  拉格斐以一件复古经典小黑外套为模型,运用3D打印出网状的菱格纹小黑外套,再由工坊手工缝制亮片、车缝拼接皮革,赋予香奈儿小黑外套全新生命。其他经典套装上也能看出斜纹软呢透过设计,打造出视觉的3D立体感。

  “它的背心是一体成形的,没有缝制。”拉格斐在演出后说:“我们的想法是拿走了最具标志性的20世纪风格的外套,换上21世纪的版本,我们采用的技术如果是在香奈儿刚刚诞生的那个时代,根本是不可想象的。”

  无独有偶。7月10日的柏林时装周上,设计师 Marina Hoermanseder也带着她的锁子甲状的3D打印背心粉墨登场。在建筑师Julia K rner的帮助之下,Marina Hoermanseder巧妙利用3D打印技术使这件背心的表面酷似那些柔软、有褶裥的传统面料。灰色皮带和玫瑰金色带扣则紧固在肩膀和侧边。这件背心由树脂制成,在荷兰进行打印,而Marina Hoermanseder的意大利带扣生产商负责将带扣染成玫瑰金色,两者相配更加完美。

  3D技术在本次时装周的扎堆应用至少说明,这样一种逆天又迅速的生产方式很可能成为未来制作成衣的重要手段之一。这种方法简单的新技术不仅冲击视觉神经,还改变了传统的格局,和高科技结合,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

  最早让3D服装大放异彩的恐怕还要归功于永远也不能好好穿衣服的Lady Gaga。荷兰设计师Herpen自2012年以来一直在使用3D技术来表现他为Lady Gaga设计的作品。当年Lady Gaga为其首款香水做宣传,身着一套类似某种贝甲类生物的服装出现时,一时间占据时尚版头条。这套古怪的黑色裙装即是3D打造。

  2013年,中国设计师谢炜龙用全新设计材料,为参加英国iTunes音乐节的Lady Gaga打造出一款会吐泡泡的裙装。此外,Lady Gaga在纽约布鲁克林发布最新专辑《Artpop》,走红毯穿的长裙外饰、发布会上会飞的裙子均出自谢炜龙所在的Studio XO工作室。

  经历了古怪的设计历程,3D打印服装在2013年回归到优雅的“正途”上来。

  这一年,著名脱衣舞女郎蒂塔·万提斯试穿全球第一件3D打印礼服。这条礼服是设计师迈克尔·施密特在ipad上设计的。他介绍说,这件裙子的骨架在印刷公司Shapeways用粉状尼龙3D打印出来,再仔细地涂满黑漆,最后镶嵌上约13000颗黑色施华洛世奇水晶,耗时三个月才制作完成。

  此外,“维多利亚的秘密”内衣秀也在2013年向3D技术伸出橄榄枝。在“雪之天使”环节,3D打印技术大放异彩。再联系到今年轮番上演的3D服装秀,无需缝纫的服装时代似乎已经触手可及。

  眼镜、鞋履、珠宝——存在即可打印

  3D打印的特点不言自明,设计师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能轻易变成现实,夸张的曲线、交错到不能理清的扭纹、如同钢铁一般的网格衣,相当炫目。这一切并不需要多高的制衣技巧,只要有创意加上适当的立体绘图训练,一套套时尚衣服就能轻松诞生。

  时装行业之外,世界任何角落的设计师好像都开始动了3D的心思。

  Tinkercad技术美工Pekka Salokannel在3D打印展上戴上自己打印的眼镜,深受大众欢迎。他说,只要确定适合的尺寸,在一个网站的指导下就可以完成这个过程,唯一的难题是要找到愿意给你安装镜片的配镜师。一般来说,尼龙材料是很好的选择。

  不过,这项技术更常见的还是运用在配件饰品上。

  意大利有一家3D打印的在线设计商店,由意大利设计师奥兰多和他妻子共同开设,名字叫MYBF。这些饰品很巨大,且立体感强,设计简洁,建筑风格更容易在此实现。想想把微型建筑戴手指上是什么感觉?

  女鞋品牌United Nude也是专门使用3D打印技术设计鞋子的品牌。由于在技术上有设计弹性,再加上创办人Rem D. Koolhaas的建筑师背景,品牌总是邀请许多知名的建筑师或工业设计师,一同推出联名鞋子。

  此外,耐克也展示了首款采用3D打印技术的运动鞋鞋底。虽然这目前还是为专业运动员打造,据说它普及到市场的可能性相当大,且不会太远。

  当然,3D在时尚界的应用不止于此。3D打印巨头3D Systems公司的创意总监 Janne Kyttanen创作了4款可用3D打印机自助生产的女鞋,每次打印只需六个小时,你只需要盖上被子睡一觉,第二天就有一双新鞋可穿。而来自哈佛的Grace Choi带着她的3D化妆品打印机参加了Techcrunch在纽约举办的Disrupt创业大赛,只要连接到任意一台普通电脑,就可以方便地自定义色彩并且打印出化妆品成品。

  颠覆传统的想象与现实:当延续千年的成衣技术被一台打印机取代后,人类倾注于服装上的原始意义是否也会变质?

  “时装的生命力在于它总是与时俱进。如果它像森林中的睡美人那样一直待在象牙塔中,那么你可以忘掉它了。”拉格斐说,3D打印技术被运用在越来越多的领域,设计师当然也不会错过这个契机,希望可以利用3D打印技术为拓展高级时装寻求到更多的出路,这也一定会逐渐成为一种主流趋势。

  然而,任何一个新生的事物都有其痼疾,3D打印技术也不能例外。

  3D打印克服传统设计的两难,但问题在于它并不完全适用于成衣制作。在定制服装领域,3D技术让服装呈现特殊视觉效果,并节省人力与制作时间的成本。但这样的服装售价与一般的订制服不相上下,不是每个人都能负担,也失去了原本希望借3D打印节省成本的意义。

  此外,根据穿衣者的身型设定制作流程完成成品之后,3D打印的服饰无法做任何修改。也就是说,当顾客有了发胖或变瘦等身形改变,这件衣服就等于无用武之地。

  毕竟,衣服在造型之外,是一种仰赖人体感受的商品。当3D打印的成衣舒适度不敌天然衣料时,消费者的接受度就决定了其在市场上的存活率。

  尽管鞋包配件较无季节性和修改问题,也同样在3D打印技术上遇到问题。首当其冲的自然是造价昂贵。United Nude平均一双3D打印制造的鞋子要价6000美元。其中关系最密切的是背后研发团队所花费的时间成本与技术克服的问题。

  并不是所有材料都可运用在3D打印技术上,就算是鞋子,也必须找到合适的材料达到真正的使用诉求。为了克服每种材料在打印过程中的物理特性,消耗的研究成本相当可观。

  当3D打印发展成熟,足以应付大量制造需求时,时尚界又必须面临其他问题。例如,3D打印可克服手工不能完成的技术,相对而言,也存在着取代传统工匠价值的潜在风险。对许多标榜精细工艺的品牌而言,假如传统服装工艺失去了消费者的推崇,那顶级精品也将在无形中失去它的价值。

  延续上千年的成衣技术包含了太多的人文感情、技法工序甚至文化传统,当这一切被一台打印机取代后,服装的意义是否发生改变,人类倾注于服装上的原始意义是否也会变质?

  不过科技的意义在于着眼未来,存在即合理,3D打印对时尚乃至人类文明的意义,只有时间去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