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西装的王濛
王濛不再是那个打架斗殴与教练和国家队不睦的“假小子”,也不再只是一个能让对手胆寒,拿下金牌就恃才傲物的运动员。她开始穿上正装,开起了公司,对各界人士迎来送往。她学会了寒暄和忍让。但这只是个起点,对于一个有个性的运动员来说,未来的路仍然漫长。
9月下旬,在七台河市举办的全国短道速滑比赛第一站,王濛体育公司是承办方,负责独家推广、招商及票务等。
今年1月索契冬奥会前夕,在上海训练时右脚脚踝骨折,让她无缘参加本届冬奥会。
9月底,全国短道速滑比赛第一站暨国家队选拔赛在七台河举行。这里被誉为“冬奥冠军的摇篮”,从夺得首个短道速滑冬奥冠军的大杨扬,到王濛及其队友孙琳琳、刘秋宏,再到如今正炙手可热的范可欣,均出自该地。
而迄今保持短道速滑500米的世界纪录及冬奥金牌数最多的中国选手仍是王濛。
十年如一日的短发,赛场上胜利后的呐喊,炮轰国家队主教练,再到打架事件和被开除出国家队,王濛曾被媒体冠以“刺头”以及中国体育体制中极富个性的反叛者——但如今她这一次的选择,并不是在冰场上,而是退居幕后。
在七台河的这个冰场,王濛“跑前跑后”,时不时她还须开车回家换衣服。这三套衣服,也意味着她的新身份。一套是黄色羽绒服的便装,作为场内的工作人员;一套是红白运动战袍,作为电视台的解说员;一套是黑色小西装,她是这场赛事的组织者以及一个私企的老总。
开公司、建工厂、办俱乐部、承接比赛、拉赞助、卖衣服,而立之年的王濛有了更重要的角色,做一个商人。
“我也是干活的”
“我们公司现在也没有多少人,也没有那么具体的部门。”王濛双手插进裤兜,轻松地介绍,目前比较稳定的是几个分管工作的负责人,其他人员有的还没过三个月的试用期。
不过分管宣传的王锦雨还是愿意称王濛为“领导”。他家的两辆宝马车的车身被喷上了招商热线的广告,其父所在的单位建设银行也是该场比赛的赞助商。
“我也不是高层,我也是干活的。你看这比赛,冰场里边的广告位都是我自己上去粘。”王濛强调,“现在我们全都是干活的,等真正组建起一个确定的团队才有一个高层。”
在七台河体育会展中心的冰场,正举办着持续四天的全国比赛,场内布满了多达几十家的广告,当然最显眼的还是冰场最中心的“王濛体育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的LOGO,这是裁判员站在冰场上的位置。
“LOGO是我自己想的,我名字WM的拼音缩写,加上两个冰刀拼到一起。”王濛说,包括自己的微信头像也是这个。
此次比赛是王濛体育公司首次承办的活动,负责独家推广、招商、票务和现场组织。王濛和员工们自己开的车,车身都印着招商广告和票务热线。赛场的门口还有卖衣服的,广告是“安踏王濛冠军旗舰店10月份在步行街盛大开张”。场内还有王濛冠军滑冰俱乐部的报名地址。
王濛体育公司的业务目前有几大块:一块是做冰刀冰鞋的加工或代加工,厂房还在建设中,大致明年投入使用,工厂将为本地残疾人和妇女提供工作岗位;一块是面向大众的收费俱乐部,目前已有40多个中小学学生作为学员,“我们聘请了专业教练,我每天晚上也会去”;另外,业务范围还有卖衣服的安踏专卖店以及体育赛事的策划与运营。
刘显伟在冰场的东南角监督着现场工作,偶尔看看赛程表。他是王濛体育公司的副总裁,去年从黑龙江省队退役,也曾经是国家队队员和王濛的好哥们。在2011年的青岛打架事件中,他和王濛被一起开除出国家队。王濛次年9月又回归了比赛和国家队,但刘显伟并未回归。
只要在冰场,王濛都会去跟短道速滑国家队的主教练李琰、领队刘浩及体育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的领导打招呼并聊上一会。这种礼节周全的状态与当年打架斗殴、和国家队不睦的王濛判若两人。
在中国短道国家队里,她是当之无愧的老大
今年,王濛被媒体称为“我国现役运动员第一个开公司的人”。王濛在这一年的疗伤恢复期间就是自由人,主要就是休整,没训练任务。王濛现在并没有宣布退役,或者说“没想过退役”,虽然已经30岁。从大杨扬、小杨阳、孙丹丹、王春露前一代“四朵金花”,以及王濛同时期的孙琳琳、张会退役的年龄来看,甚至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的李琰,这已经到了退役的年龄。但王濛表示,要她参加2018年的平昌冬奥会,她也义不容辞。
而今年2月份的索契冬奥会,她也很清楚,她在中国短道速滑队中起的是“承上启下的稳定作用”,但意外的受伤让她没能参加。她和已经宣布退役的孙琳琳一起坐在视频网站的直播室,作为解说员。
王濛的退与进,这不是想不想的问题,而是正在进行中的事情。
王濛体育公司的注册资金达8000万,这其中包括她自己掏出一部分积蓄,“然后把一些资源和资金整合一下,合力做了这个公司。有我们自己领域的,还有其他领域的来投。”王濛说。
这是她还躺在病床上就想清楚了的一件事,即使她舍不得,退役必是迟早的事。而以王濛直率的性格,显然不适合从政或在体制内谋个差事。
王濛的父亲是一个退休的煤矿工人,母亲在法院工作,10岁时她就开始了短道速滑训练,2002年就进入国家队。她的真正成名是在2006年都灵冬奥会上,夺得女子500米冠军。
2008年开始,她成为短道速滑国家队的队长,而登临“王者”或“一姐”是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她拿下了500米、1000米个人冠军,并率领周洋、孙琳琳、张会夺得3000米女子接力冠军。在该项目同样强盛的韩、加、美看来,王濛是最强劲的竞争对手;而在中国短道国家队里,她是当之无愧的老大,甚至后来这也被看成她跋扈和造成内讧事件的原因。
那是她的巅峰时期。而如今她办公司,仍需要当初打下的名气和王濛本身这个品牌,那就是老百姓看重的“冠军”。
质疑或将一直存在,但她学会了“不解释”
王濛承认,被质疑也是她的一部分,在取得赛事成绩的同时,她又成了“反面教材”。无论2011年的打架风波是如何引起的,她还是成了“自己人打自己人”。那段时间她委屈并气愤过。
当年6月7日凌晨,中国短道速滑队在丽江束河茶马古镇与保安人员发生冲突后,7月24日,短道速滑队在青岛集训,因饮酒晚归,王濛等六名队员与领队王春露又发生口角和肢体冲突。
8月4日,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宣布,取消王濛和刘显伟国家队队员资格,并禁止国内外一切比赛。“如果真的有媒体报道事实的话,那么来参加我的新闻发布会。再次向全国人民表达我的歉意。”当时的王濛这样宣称,当然最后并没有“披露真相”的发布会。妥协与反思,让她走向成熟,次年9月她又开始参加比赛。
早在2007年初的长春亚冬会上,王濛就曾炮轰主教练李琰“上场前没有为我安排任何战术”,然后她被禁赛、退回省队。第二年她们又达成了和解,最后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王濛夺冠后最大的举动是在冰场上跪谢和扑向场边的恩师李琰。
那些质疑或将一直存在,但她学会了“不解释”。如今已经踏入商界的王濛更是知道,有时候客气一些,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收效。
9月28日下午5点,为期四天的全国短道速滑比赛第一站暨国家队选拔终于结束。王濛穿着正装,出现在体育会展中心的西南角,她礼貌地送走了国家队的人员,以及熟悉的一些教练、比赛现场的裁判等,并“欢迎对这次赛事的举办提出意见”。
她已经学会了在紧张的日程中间闪转腾挪,与不同的人招呼和周旋,甚至,她也懂得如何塑造更正面的形象。东北的七台河已临冬,国庆期间,王濛体育公司首次开始了“送温暖”公益活动,她带着公司的成员以及孙琳琳走进了七台河福利院。
秋冬进补“钵子菜”
提起三湘之地,人们想到的无外乎奇幻诡谲的崇山峻岭、神秘多姿的民族文化与无辣不欢的民间饮食。但是若要真正了解一个地域、一个省份的全貌,领略他的独有魅力,唯有深入当地、细细品味,才能真正体会它的美。譬如湖南的美食,如果只知道毛氏红烧肉与辣椒米饭,又怎能晓得“长沙炒菜、浏阳蒸菜、衡阳土菜、湘西腊味、常德钵子菜”才是当地美食的代表,湘人口中家乡的滋味?
又到秋冬进补时,将湘菜引入济南,时尚与文化并存的“筷乐潇湘”适时推出具御寒祛湿功效的常德“钵子菜”系,并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以改良,想信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美食体验。
湖南常德民间有谚:“不愿朝中为附马,只要炖钵炉子咕咕嘎。” 常德地处湘北,北方是辽阔的江汉平原,对于北方南下的寒流毫无屏障,冬春寒冷潮湿,常德又地处洞庭湖区,地势低洼,夏秋湿热,故常德人素来喜爱热食,有“一滚当三鲜”之说。
常德“钵子菜”又称炖钵炉子菜、炖钵菜、 火锅,它和北方的涮锅、四川火锅、砂锅同出一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用火烧锅,以水(汤)导热,煮(涮)食物,所以说“钵子菜”既是一种餐饮方式,又是一种烹调方法。从饮食方式上说,它将炊、食具合一,让食者边煮边吃,还可以根据食者的嗜好将一些新鲜蔬菜、香菜、面条等下入其中,搭配可多种多样,而且对小火炉的火力控制也有讲究,先用大火炖,后用小火熬,其味先是浓鲜,吃到最后汤汁渐微,只剩一些油汁,这时干香的风味又出来了。从烹调方法上说,它是属于“炖”这种烹调方法中的“不隔水炖”一类。这种古老的烹食方式,既能够较好地保持菜肴的色、香、味,汁浓味鲜,同时更能驱寒祛湿,增进食欲。
筷乐潇湘在传统“钵子菜”的基础上,还引进我们当地生鲜食材,如黄河鲤鱼、南山土鸡、新鲜羊肉,再配上地道的北方面食——粗粮窝头,降低了传统菜式的油腻辛辣,又保留了蒸菜的新鲜健康,匠心独运。
秋冬时节,约三五好友,围“钵”而坐,热气氤氲中品味鲜香四溢的“钵子菜”,犹如置身湘江岸畔的特色客栈,美食的暖流驱散冬日的阴霾,浓郁的异族风味带来度假的心境,就这样在美食中放松心情,体验美好人生。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