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山东首部本土班底商业话剧《画皮》主创对话:谁在“蜗居”?谁
2010年3月29日起,一部名为《画皮》的话剧在济南市话剧院轮番上演,作为首部全由山东本土班底创作的商业话剧,因婚外情、90后未婚先孕等敏感题材、生动错位的“四角恋”人物关系、恰到好处的济南方言,引爆了一轮关于都市情感现状的话题讨论。热闹程度一如前段的电视剧《蜗居》。
血淋淋的爱情江湖中,谁是粉饰好面孔的橱窗模特?男主人公王生与妻子许玲之间做着“交易”,一起做着美满中产婚姻的展示样品;女大学生右右用自己做着“交易”,做“小三”、“未婚先孕”,不计血本的懵懂冲撞探问爱情与人生滋味;大龄文学青年苏珊用纯美爱情幻想同未来做着“交易”,却无意中撞破各怀肚肠的好友夫妇间的“隐秘”……
是五味杂陈的人生白描?还是为求市场的“时尚乱炖”?就此,本刊记者与这部“爱情与信仰,忠义与背叛,自我追寻与自我迷失,都在其中”的剧作主创人员进行了对话。
《画皮》复排导演、山东艺术学院戏剧学院导演专业教授
陈水清:文艺青年也有吸金梦
放到十年前,陈水清不会担纲《画皮》的导演。
陈水清,历经十年间不变的军帽、棉麻衫裤,半脸胡须,肩膀高耸着。不管是在人群中,还是从很远的地方看,你一眼就能发现他,就像巴塞罗那的午后,你一眼就能认出被上帝戳过标签的伍迪·艾伦那样简单——这个导演系正规军、开口《门萨的娼妓》、闭口达里奥·福的男人,无法不让人“怀疑”:真是个死性不改的文艺男中年!
不错,这个一心在戏剧的“斗牛场”中寻找“近乎宗教般生活方式”的男人,曾经是“古板”的文艺淬炼狂。1997年,自山东艺术学院戏剧系导演专业毕业后,陈水清顺理成章的选择舞台剧,“如同堂·吉诃德那样挺起长矛冲向风车”。
舞台剧十年的陈水清,像少年高尔基一样全能——“又扛大包,又当海员,又乞讨,又流浪”,——从《离婚了,就别再来找我》、《背叛》到《向左,向右》、《晚安,妈妈》,陈水清自写自编自导自演自搭钱,也自娱自乐自观看,最惨一场戏只卖出四张票——“赔本赚吆喝,甚至赔本也赚不到吆喝”。直到近两年一部济南方言电视情景剧《泉水人家》方让这位舞台导演,另辟蹊径的名声鹊起。
之所以说十年前的陈水清不会担纲《画皮》导演,原因有二。原版的话剧《画皮》为广东话剧院版权,已由李伯男导演排演,所谓“济南本土首部话剧”更准确的定位应该是“济南本土首部商业话剧”;吹毛求疵一点,掀开《画皮》的幕帘,避免不了同质化的内容——都市情感纠结和歪批经典的段子拼凑比比皆是,浓厚的商业气息早就使之偏离了小剧场戏剧先锋探索的“神坛”。
媒体、话剧院、演艺经纪公司三方合作的模式,注定在《画皮》的面皮上定下“商品”的标签。然而“堂·吉诃德”依旧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出任复排导演,加入《画皮》的综合营销团队。
文艺青年也开始服从“金钱投资——票房回报”的商业逻辑?
事情自然没有这般简单,即使在蜂巢、蓬蒿等小剧场撒野种一样丛生的今天,济南话剧生存依旧举步维艰“济南话剧市场的培育几乎缺掉十年”。从2009年进驻济南后黯淡收场的戏逍堂,到如今的《画皮》,“先驱”基本上也做好了成为“先烈”的准备。
陈水清有自己的坚持,不过那要“等济南话剧市场培育成熟,小剧场剧中有条件细分之后再谈”;陈水清梦想着《画皮》能够大吸金,“是不是我的原创不要紧,整个营销团队都希望话剧能在济南活下来,活着,才有以后的风光。我还是一名教师,我希望我的学生,在济南有戏演。”
《画皮》男主角王生扮演者
李帅:《画皮》就是一条内裤
老婆出差,35岁的王生迫不及待与18岁的90后离经叛道的少女右右偷情;被借住在家的“红颜知己”苏珊撞个正着,又苦苦哀求苏珊对老婆许玲保持沉默维持模范家庭;得知老婆竟也出轨,一场鸡飞狗跳后,人人撕破了脸上的画皮,却又割舍不掉7年的情谊与责任……
饰演《画皮》让李帅过瘾,一个写满了忠义与背叛、追寻与迷失的都市故事本身就令人心折。李帅揣摩着自己扮演的角色王生,“这部戏就像扒光男人的衣服,露出那条花花内裤,把一个平凡男人的自私、怯懦、犹疑、柔情暴露无遗”,每每想着如何淋漓尽致的还原出西装革履下的那条充满荷尔蒙气息的内裤,让他像是打了兴奋剂。
与王生一样同为70年代出生的他,十分理解王生的心路。李帅回顾,自己年代的男孩大都会在梦里出现过那样一个女孩,“早熟,体态丰盈,被其他女孩子痛恨、不屑、鄙夷,被男生用最下流的语言诅咒,是个坏女孩”。十多年以后70后男孩顺理成章的成家、力求成功,然后再靠着模糊的形象,寻觅那个坏女孩,然后偷情,修正毫无激情但必须要摆设给别人看的婚姻。
“相对于后两代,我们更在意外界的评价;相对父亲那一辈,我们也却反‘山楂树之恋’的纯净。出演《画皮》也是‘检查自己内裤’的一次经历。”
近两年,凭借《北方有佳人》中含情脉脉的倜傥坏男人何家驹、《南下》中令人爱恨交织的反一号娄振,青年演员李帅已成为崭露头角的偶像小生。
“小生”不快马加鞭的投身到更容易为大家辨识的影视演艺,却时常“不务正业”的流连在话剧舞台?李帅笑着解释为“因为自己是贪恋幻象的人,是天生戏子”。
演员容易中舞台剧的毒瘾,是一条定律。话剧特定的传递模式让李帅痴迷,“话剧是最直接的,人和人之间的,你流的汗观众能看到,你的呼吸,甚至你的味道,观众一坐马上就能够感觉到。”
出演过《樱桃园》、《青春禁忌游戏》、《新同居.blog》等一系列话剧的他,迷恋这种感觉,最当下、最直接的回应,戏剧人在舞台上的狂妄自大、谨小慎微,还有那个被自己制造出来的有掌声、有雷动、有喝彩的世界。“这是拍影视剧无法享受到的,既被陌生的世界围困,又窃喜我行我素的自由;既劳累困顿,又像操纵一切的王者。”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