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色”姜文(3)
为了忘记而专注
姜文把《让子弹飞》比作“小儿子”,因为这是他拍摄电影历史上心态最放松的一次,就像与孩子在一起,无忧无虑。在被问及是否有压力时,他答:“拍艺术片才有压力,拍艺术片一开始就是铤而走险,而且有点孤军奋战的意思。拍商业片则有各式各样的专业人士帮忙,还有严密的市场评估以及雄厚的投资,所以我不担心。”的确,在过去的几部电影中,姜文常常背上“超期超支”的骂名,剧组经常处于等米下锅状态,叫苦不迭。此次拍摄正相反。“专业人士多了,而且分工比较细致。以前除了导戏,对非专业演员,还得给他演一遍。这次都是专业演员,不需要示范。”
令姜文非常感动的是,以葛优为首的一小撮演员,即使在没戏的情况下,也不离开剧组,大家互相帮助,特别像过去演话剧的气氛。坊间传闻十分“戏霸”的姜文此次在演技上也深受葛优指点,笑称对方为“葛导演”,“我自己演戏的时候没办法看监视器,葛优就在那边看着,有时候还会给我提意见,我觉得他说的特对”。
当一个导演的状态达到最放松的时候,他无需为其他琐事困扰,在这时,最能专注。姜文与其他导演不同的,在于他是一个“特别容易清盘”的人。他看贝尔托鲁奇一本书里说,为什么拍电影?是为了忘记。“我做事情的时候会特别认真,甚至被人认为是在陶醉。但我其实是为了忘记而专注。我为了把它忘得干净,必须专注一会儿,然后按某个键,‘唰’就没有了。”剪辑《让子弹飞》的过程也是从专注到忘记的过程,姜文每天在1/8秒里生活,要考虑这几格怎么办那几格怎么办,而且还要盯住几千个镜头里1/8秒之间的联系。“看上去我好像是一个执著疯魔的人,但我随时准备一按键,全删除,忘了。我在用临时记忆来做这件事,我如果用永久记忆来做,我会死的。”
著名文艺评论家殷谦这样评价姜文:“(他)可以把真实的生活和他的艺术作品完美结合,无论对事对人他都很认真很细腻……他的态度是诚恳的,情感是强烈的。”拍电影以外的生活,姜文都在学习。对于理解人的一生、表达人的一生或者说有一个正确的生活观,生命太短暂,“因为前20年稀里糊涂,临死的20年也稀里糊涂,不稀里糊涂的就是青壮年,青壮年还被眼前各种乱七八糟的欲念给扰乱了。”或许姜文在20岁的时候可以斗着胆,大言不惭地瞎掰生活是怎么回事,“但现在我必须去学习,现在学习,一点都不早也一点都不晚。”
《让子弹飞》即将横空出世,我们期待的不仅是一部群星云集的阳刚商业大片,更重要的,我们想透过大屏幕,感受其背后那个较真、拧巴的成熟硬汉想表达怎样的人生。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