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化 > 读书 >

幸福是怀乡的滋味

2012-10-21 22:25 未知/ □洪艳 /

 

 

  柔柔的午后,一杯清茶,一口气读完了周华诚的《一饭一世界》,一种由味蕾唤起的幸福感在心头久久荡漾着,更有一种知己促膝相谈的畅快与温情。

  《一饭一世界》与火遍大江南北的《舌尖上的中国》有近乎相似的乡愁情结,不同的是《舌尖上的中国》通过一饭一菜感味出中华大地的美食生态,同时展现出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仪式与伦理文化,甚至在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中品味出生存智慧和独特的生活价值观。而捧在手上的这本《一饭一世界》恰如一支带领读者怀念童年与故乡的梦幻曲,在平实而温馨的字里行间细细品味出平凡生活中的幸福滋味。作者将一种生命的感悟化为舌尖上的记忆,以“舌尖上的故乡”、“边吃边幻想”、“行旅吃天下”、“古代人吃饭”共四辑接合成书,很有一种人生百味的感慨与领悟。

  他在《白菜》中写道:“地是干燥,白菜却水嫩,叶柄如玉一样白,带着青,亭亭玉立。白菜是可以入画的,国画里边,春兰夏荷秋菊冬梅之外,白菜也是很多大师笔下的题材。”这是对平易的美丽的一种发掘与肯定。在《板栗从秋天跌落》中,他写道:“板栗生吃,甘甜。尤其在初秋时节,栗苞还是绿色,栗刺还没有硬如钢针,从枝头用竹竿去敲落,石头破开后,见琥珀一样洁白的栗子,三两粒并排躺在里面。取出,剥开外光内毛的华衣,里边是一件薄薄的衣衫,贴着肉。小心褪去,那洁白略黄的果实便在手心里,咬去,是青葱的嫩甜。”生活在懂得美的人的心中总是诗意,此篇题用“跌落”二字便是一种生命成熟的灵动,更何况其中文字。

  在书中,你也会发现周华诚的文字,在低吟浅唱中透出几分言简意赅的哲思。譬如在《蕃茄嫁给蛋》看似俏皮的比喻中却能细品出婚姻的真谛,周华诚写道:“没有比蕃茄和鸡蛋更般配的婚姻了:既有夫妻相,又郎才女貌。……有人用番茄炒蛋来比喻家常爱情,认为此种爱情是朴素的,此种幸福是触手可及而慰抚身心的。”在《粥样年华》中作者讲述“米粥的清香,是幽幽地钻入鼻孔,沁入肺腑之间,喝上一碗是十分舒坦。白米粥,这是多么平和温暖的生活味道呀。”作者从小时缺衣少食的辛酸写来,到感受都市生活的琳琅满目的昂贵粥品,从而引发出这样的体悟:“大米粥本身就传递着一种伤感的温馨,一种童年的回忆,一种对于人类的有效和软弱的理解和同情,一种和平及与世无争的善良退让。”是的,当我们阅尽千帆,那些最朴质最真纯的东西才是心底最惬意的怀想。难怪佛家言:一花一世界,一沙一海洋;也无怪乎,一饭一世界,一饭一哲理。

  《一饭一世界》除了带出生命的灵动与哲思,更有一种亘古的怀想与体悟。《诗意的春韭》中,周华诚在春夜遇友人到访披蓑割韭的体验后,领悟出了杜子美《赠卫八处士》中“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的意趣;从而悉数出《诗经》、黄巢、高启、苏轼、刘子翚,甚或杨凝式的《韭花帖》等名篇名人里感喟出的春韭诗意。作者说在同样的时节里,辛弃疾品出了荠菜与春天的诗意——“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陆游倾述了“日日思归饱蕨薇,春来荠美勿忘归”的别样香浓。张志和的“桃花流水鳜鱼肥”的鲜亮与浪漫。也有一份周作人独独发现“蒲剑艾旗忙半日,分来香袋与香球。雄黄额上书王字,喜听人称老虎头” 的盎然与生机。

  曾记得十八世纪德国浪漫主义诗人诺瓦利斯说:“哲学就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到处去寻找家园。”我想,在周华诚的《一饭一世界》里,他带我们寻找的何止是儿时的家乡,在一种味蕾的温暖记忆中对那些回得去回不去的人与事的念想,更是心灵的一种寻找家园的回归。

  推荐一本容“易”的书

  □薛桂清

  久闻《周易》(或《易经》、《易》),却从未想到会有交集。印象中、模糊意识中,《周易》玄秘、神活,文字晦涩难懂,发音都不知,何谈了解意思,甚至有些封建、迷信了,算算卦,卜卜前程而已,况且现在都看星座啦,对于修身、齐家乃至治国、平天下有何益?常说“易者,不易也”,到底是“易”还是“不易”,大概圣人也搞不明白,一句模棱两可的话丢给后人去猜吧。去书店翻看《周易》不过攀附风雅,增加点文艺范儿而已。

  偶得韩广岳先生的《周易易读》,翻翻目录,好像没那么难懂,自序写的有点小清新,倒是很抓人。顺着读吧,跟着走吧,慢慢的慢慢的竟发现自己仿佛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自己站在了一群从未认知或者熟悉的高耸楼群中,思绪有点乱,脑子有点胀,似与自己往日所学所知哲学、历史、经济、文化等皮毛有所关联,却又理不出个头绪来,不自觉的感叹起自己的无知和渺小来,鲁迅先生皮袍下的“小”钻到了脑子深处了。

  读着读着,作者似乎知道读者在什么地方会迷路,在什么地方需要停下来思考一下,在十字路口需要喘口气了,大厦的一扇窗户打开了,里面透出了金灿灿的光,跟着走吧,到底“易”或“不易”?别停下继续走。

  真是“易读”,不觉深奥难懂,连难识之字也有注音和释义,体会“易”之博大精深、微言大义、异彩纷呈之际,也感慨作者之用心良苦、思虑周全,身边的小事小物:小蚂蚁、小雨滴去诠释易之奥秘,浅显易懂,仿佛作者就在身边,一字一句的辅导,一言一语的传教,文字中不乏透着生活的幽默和散文般的清爽,不累不烦,真“易”也。

  人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仅读皮毛,就敢妄言,何来推荐?我曰:“书读百遍,百义自见”,每读一遍,有一遍不同的体会和感悟,站在初学者和学生的角度,写下初尝美食之心得有何不妥?些许日后有了三悟、四悟……,终将记下,一一分享,岂不自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