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末日共舞
■大家荐书
晚辈傅侃交给我《解码2012》书稿大样的时候,我正浏览海地地震的新闻:十万人丧生!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那个遥远的苦命的海地就复制了中国汶川的悲剧。
何止一个汶川,一个海地?席卷美国西部的狂野飓风,让老美这个巨无霸束手无策,触目惊心的澳洲大火,一夜间把大片的森林化为灰烬,惊慌逃离的居民谁还顾得上他们的袋鼠宝贝们?——在灾难面前,自以为强大的人类和动物一样无助和无奈。
《解码2012》恰恰契合了这样一个灾难事件的背景。
从古老的玛雅预言,到《易经》,从佛教中的《世界末日》到《圣经启示录》,这些汇集了世界著名的未解密码试图打开人类的智慧和想像,给出一个让我们可持续憧憬的乐观和未来。
就像我们拥有了强壮的肌肉而不真正认识自己的身体和灵魂一样,我们享受了大自然带给我们的阳光雨露,鸟语花香,而认识和探索宇宙的过程却逶迤了浩浩五千年!恰恰因为我们混沌于自然和生命的诸多未知,我们的每一天才充满了期待。
活着的人类对于恒久的宇宙而言,渺小的如同微尘。而我们这些渺小的人类却偏偏要弄明白宇宙的奥秘,这是文明长河的必然流淌吗?还是人类悲剧背景中的游戏和娱乐?我们为了排解寂寞为自己设定了诸多的节日,而宇宙的火山爆发,江河肆意也难说不是它们的节日狂欢。宇宙也像人类一样有着自己生命的大格局。未可解读的宇宙密码不仅考验了人类的智慧,也让我们懂得了人类本身的局限。
爱因斯坦是个悲剧意识的天才,他比谁都明白人生的极其短暂,倾其一生完成了《相对论》。《相对论》的伟大首先在于“相对”,然后才是“论”。悲剧和喜剧对于人类而言,从来都不是主观意志的规划和谋略。就说那个海地吧,艾滋病已经把他们折磨得苦不堪言,而地震又来了。可不可以说,宇宙也像人类一样,冥冥中也有自己的命运轨迹呢?
倘若人类不能解读自己,何以解读宇宙?
在阅读这本书稿的前一天,我在电脑上看到了傅侃漂亮可爱的儿子,儿子可爱就够了,哪一个母亲还非要追问为什么可爱吗?人类的可爱就在于所有的母亲们都觉得自己的儿子可爱。
于是,在我们的文化憧憬里就只有未来没有末日。
■新书架
▲《故梦》(上)林佩芬著。慈安太后纽钴氏家族后人,以自家身世为原型,写一部民族的百年变迁苦难史。
▲《孤独六讲》,蒋勋著。“你需要孤独。”蒋勋所言重回孤独,其实是找回自己。
▲《汉字书法之美》,蒋勋著。作者认为:美之于自己,就像是一种信仰一样。书法之美,是与自己相处最真实的一种仪式。
▲《古地图密码》,刘钢著。中国古人世界探险的秘密隐藏在古地图的线条和注释之中。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旧闻杂忆》,徐铸成著。作者1927至1957年30年间新闻生涯中遇到的人与事。
▲《书林三话》,曹聚仁著。或论史谈文,或话版本源流,或道书业沧桑、文坛掌故,无不娓娓动听,率真直言。
▲《中国士绅》,费孝通著。费先生40年代学术成果,英语世界认识中国乡村结构及其变迁的重要参考文献。
▲《我在伊朗长大》,玛赞·莎塔碧著。9岁女孩的视角,质朴有力的版画感的图画,告诉你真实的伊朗。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