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化 > 旧闻 >

燕翼堂里的“红色少爷”

2011-08-01 07:57 《齐鲁周刊》/ 麦岚 /

  ■“光辉九十年”系列

  八十年前,在山东蒙阴县垛庄镇,曾经有一座颇具特色、声名显赫的大庄园,与著名的栖霞牟氏庄园相比也不遑多让,庄园的名字叫做“燕翼堂”。

  刘晓浦、刘一梦叔侄二人就出生在这个刘氏大家庭,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这两位“少爷”举起了马列主义火炬,成为山东最早期的共产党员。

  大家族里的“四少爷”

  据说,蒙阴县垛庄镇的“燕翼堂”是清朝乾隆皇帝御赐,寓意“展翅飞翔、荫及子孙”。主人刘家是当地大姓,鼎盛时期有土地5800亩,山林上千亩,另有酱园、酒店、油坊、百货等店铺,并在上海、济南等地设有商号。

  当时,周围四个村庄的佃户都是刘家的,老百姓相传:“走一天也走不出刘家地界。”堂号“燕翼堂”则用坚固石料层层铸成,由160间仿古房屋组成,炮楼8个,里面可驻一个步兵团,其历经几代人建起的“八卦宅”也是名声在外。

  燕翼堂刘家不仅以资产显赫于世,更以开明著称。“四少爷”刘晓浦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

  刘晓浦原名刘昱厚,在兄弟中排行第四。1920年中学毕业后考入江通纺织专门学校。彼时“五四”爱国运动影响广泛,刘晓浦多次在街头集市宣传革命思想,因此被校方开除。后来刘晓浦考入上海大学。此后不久,远在蒙阴的燕翼堂收到四少爷的一封信,信中劝告家人将部分土地、财产转让给贫苦农民,家人惊诧之余才明白,原来四少爷已经在当时流行的众多主义中选择了马列主义。

  1923年夏,刘晓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其介绍人便是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的王尽美。此后,每逢假期就去济南,住在他任山东省参议员的二哥刘云浦的公馆里,协助王尽美通过“平民学会”宣传革命。1929年1月,中共山东省委遭到严重破坏,党中央派刘晓浦任省委执行委员兼秘书长。同年7月,因叛徒出卖,刘晓浦被捕。

  二哥刘云浦变卖土地、家产,携巨款去济南设法营救。刘晓浦对二哥说:“不要花钱救我了,要出狱先得自首,要我自首是绝对办不到的,我和他们是死对头!”

  鲁迅要的“批评家”:“你们看太阳是哪边出来的?”

  在刘家,与“四少爷”刘晓浦关系最密切的是其三哥的儿子刘一梦。

  一梦原名增溶,又号大觉,自幼丧父,年龄相近、志趣相同的叔侄俩自小相处甚欢。后来,刘一梦紧随叔父转入上海大学,直接接触陈望道、邓中夏、瞿秋白等共产党人,他们也利用假期回家乡积极宣传先进思想,对其家庭成员和垛庄一带的亲友、邻居影响很大。

  1924年暑假,刘一梦的言行被沂水县国民党政府察觉,便派出两名警察持传票到垛庄去抓刘大觉、刘一梦、刘昱厚。两名警察虽奉命抓人,却弄不清楚刘大觉和刘一梦是同一个人,也弄不清楚他们是燕翼堂的少爷。当时刘一梦的大伯父担任地方社长,将前来走程序的警察热情招待一番,说明当地并无此人,临走时又给了他们一些“路费”,刘一梦才因此躲过抓捕。

  1928年秋,刘一梦由中共中央派往共青团山东省委工作。为了接近下层民众,他脱下长衫,在济南、青岛的工厂做过工,在饭馆当过跑堂,在大街上拉过人力车。1929年2月,刘一梦任共青团山东省委书记,从小酷爱文学的他以“大觉”为名,先后发表了《记新现实主义》等文章,还曾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失业以后》。

  鲁迅在《我们要批评家》称:“这两年中,虽然没有极出色的创作,然而据我所见,印成本子的,如……刘一梦的《失业以后》,总还是优秀之作。”

  4月,刘一梦因叛徒出卖在济南被捕。敌人妄想从其口中得知党、团员名单,刘一梦却反问道:“你们看太阳是哪边出来的?”

  推迟了一甲子的葬礼

  对于蒙阴刘家五十几口人来讲,1930年代的头两个春节着实难捱。

  四少爷刘晓浦和小少爷刘一梦被捕后关在济南监狱,两年之中,家族无数次揣着钱到济南赎人却屡屡失败。1931年的春节后,刘家向韩复榘政府里的人使了重钱,当家人刘云浦再次起身前往济南府赎人时,他没有想到,自己卖掉土地,赎回的却是两颗人头。

  据《中共山东地方史》(上卷)第113页记载,“在中原大战中,叛冯拥蒋的韩复榘被蒋介石委任为山东省政府主席。……当蒋调他到南方剿共时,他为保存实力,独霸山东,故意夸大‘匪情’,将一批已判刑系狱的共产党人加罪改判,进行屠杀。1931年4月5日,韩复榘在济南一次就枪杀了中共一大代表、前山东省委书记邓恩铭,省委书记刘谦初,省委常委刘晓浦……共青团省委常委刘一梦……等22名党的重要干部。”

  据说,在枪杀刘一梦之前,韩复榘觉得奇怪,曾对手下人说:“这刘一梦放着大少爷不做,要当共产党,年纪轻轻就想管全山东。”

  刘晓浦与刘一梦的遗体被装进棺材,两匹骆驼一步步将他们从济南拉回垛庄。“燕翼堂”家长刘云浦含着悲愤的眼泪,在坟前发誓:“共产党不取得胜利,我决不正式出殡!”此后,刘氏家族先后有26名青年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有6人献出生命,其中包括刘晓浦18岁的女儿。

  为了抗战,“燕翼堂”的主人还主动拆除了他们辛苦建造起来的具有民族风格的八卦宅。事情的起因是:日伪军多次占据垛庄,以“燕翼堂”八卦宅为依托易守难攻。我军多次攻打,都要付出很大代价。因此,经有关部队首长提议,“燕翼堂”的主人便拆除了这所宅院。

  1994年4月5日,山东临沂孟良崮烈士陵园里举行了一场推迟的葬礼,刘晓浦、刘一梦的遗体正式出殡,山东及北京等地一万人参加安葬仪式。这一天,是两位“红色少爷”63周年的忌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