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粟:大时代的“艺术叛徒”
■民国三大“文妖”之二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编纂《性史》的张竞生,主张在美术课堂中公开使用人体模特儿的刘海粟,以及谱写“靡靡之音”《毛毛雨》的黎锦晖被传统势力视作“三大文妖”。其实,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三位都是文化界的新锐人物,他们提出的主张或做法,在当时视为洪水猛兽,今天大多都成为现实。但对“民国三大文妖”的误读,一直持续至今依然存在。他们曾经光芒四射的思想,在历史的珍宝库中濒于泯灭;他们那些散发异彩的学术著作,封存在故纸堆中蒙满了灰尘。
新婚出走的“豪门逆子”
“300万第一次!300万第二次!300万第三次!成交!”一槌定音。拍卖行里又一幅大师的作品———当代艺术大师刘海粟的画作成交了。此为2005年11月、刘海粟48幅遗画在上海拍卖行交易的盛况。
1994年8月离世的刘海粟,身后之名响彻中国:身价倍增的画作、中国现代美术奠基人的光环、人体绘画先驱的美誉……累累身后名却在一定程度上将其人生和成就简单化——在现代中国,刘海粟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艺术叛徒、教育界的蟊贼,强烈指责和疯狂谩骂甚至军阀孙传芳的逮捕令曾经是刘海粟生前的重要关键词。
时间回溯到20世纪初。1911年年底,江南小城常州出了一件轰动四邻的事情:青云坊28号刘家钱庄的九公子季芳,娶妻丹阳林姓富商的千金林佳,新娘的陪嫁丰厚,多少人为之羡慕。但蜜月之中,16岁的新郎官不仅不肯同房,干脆跑得不见了踪影。
这段轰轰烈烈的“豪门丑闻”的男主角便是刘海粟。刘海粟出身于江苏常州的一个封建世家,天生具有叛逆的性格,有着诸多一鸣惊人的举动。“不务正业,偏好淫技奇巧”是少年刘海粟的写照。十四岁时,刘海粟便只身前往上海,于周湘创办的布景画传习所学习西洋绘画,次年返乡,自办图画传习所,边教书边自学。
1911年底,16岁的刘海粟因不满封建包办婚姻,离家出走上海,新娘林佳的父亲怒气冲冲赶到上海评理。好在这位当过道台的富商是个通情达理的饱学之士,在了解事情的原委之后,反被飞扬跳脱、向往自由的刘海粟感染说服,留下了几十块银元,悄悄回去了。
他传奇而喧嚣的人生长卷由此初露华丽的一角。
1912年11月刘海粟与乌始光、张聿光在上海创办现代中国第一所美术学校“上海国画美术院”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前身)任校长,并取苏轼“渺沧海一粟”词意,改名“海粟”。当时的美术学校无法官办,只能民营,刘海粟只得靠叔父资助勉强维持。
经营状况极差的情况下,学校几次搬迁,刘海粟却依旧着手教学创新为按照西方学科规定教学。在美术学校期间,他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本美术杂志。1918年刘海粟起草《野外写生团规则》,亲自带领学生到杭州西湖写生,打破了关门画画的传统教学规范。
同年,“聪明且善于交际”的刘海粟写信给蔡元培,要求蔡先生支持美术学校的教育工作,并担任校董职务。蔡元培不但给刘海粟回了信,还邀请刘海粟到京,刘海粟一生中第一个重量级的个展在北京师范大学风雨操场举办。
1919年刘海粟赴日本考察美术教育,回国后创办天马会,并响应蔡元培之号召,刘海粟在美专招收女生,开中国男女同校之先河。
开中国男女同校之先河:裸体少女与脱裤子的校长
关于刘海粟的离经叛道,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纪念馆中的一张老相片将其演绎到淋漓尽致。
照片上的人们神情轻松,衣着入时,可站在照片第三排的一位女子,却全身赤裸。这位青年女子和她身旁的这些人,形成了极为强烈的反差。照片的拍摄地点是20世纪上半叶的上海。照片中的这些人,是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第17届西画系的师生和模特儿。时间虽已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照片所传达出的内容,仍然给人带来巨大的冲击力。
刘海粟的人体写生概念早在1918年前后提出。秉持西洋教学观念的刘海粟认为西洋画重视写生和模型,高年级的学生应该有人体模特儿实习课,但是当时人们思想观念保守,只好用一个男童代替。学生们老画男童,逐渐感到厌倦,后来改请一个壮年男子模特儿。先是半裸,半年后,学校请这个模特儿全裸,这人认为这是对他的极大侮辱,拂袖离去。不得已,刘海粟开始在报纸上刊登广告。
1920年7月20日,窗幔低垂,一道紫红的丝绒帘幕遮住了讲台那面墙。刘海粟慢慢拉开丝绒帷幕,一个少女裸体呈现在大家面前。刘海粟与学生毕恭毕敬地向着这美的躯体鞠了三个躬。海粟也那里鞠了个躬。美院聘到女模陈晓君,裸体少女第一次出现在画室。
第四天,值日学生慢慢拉开帷幔,写生台上只立着一把寂寞的椅子。她怎么没有来?疑问的目光一齐投向海粟。片刻惊诧,刘海粟从后座上站了起来故作轻松地说:“今天的课照上,我早想体验下模特儿的感受。”走上写生台,脱下外衫,刘海粟只留一条裤衩,悠然地坐在写生台的椅子上……
没过两天,《申报》、《新闻报》上刊登了上海市议员姜怀素呈请当局严惩刘海粟的文章,刘海粟立即写文章反驳。不料,上海总商会会长兼正俗社董事长朱葆三又向他发难了,在报纸上发表了给刘海粟的公开信,骂刘海粟“禽兽不如”。
一时之间舆论界纷纷扬扬,群起而攻之,某女校校长看后谩骂:“刘海粟是艺术叛徒,教育界之蟊贼!”刘海粟则干脆以“艺术叛徒”自号自励,一如西方“野兽派”之先例。
斗争最激烈时,五省联军总司令、军阀孙传芳于1926年给刘海粟亲笔信,“望即撤去”,要求停止开设人体写生课。“艺术叛徒”刘海粟却不畏强势,依然故我,从而激怒了孙传芳,下令关闭上海美专、逮捕刘海粟。
充满纠葛的人生长卷:为江青裸画、与徐悲鸿结怨、身后遗产大战
蔡元培在刘海粟的人生艺术道路上,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929年2月,在蔡元培的帮助下,他以驻欧特约著作员的身份,到欧洲考察美术。这是他在人生道路上的一大转折点。
在历时两年半的时间里,刘海粟游历了意大利、德国、比利时、瑞士等国的名胜古迹,作油画风景、景物、人物写生近三百幅作品,1929、1930年两次入选法国秋季沙龙。
1933年秋,刘海粟第二次赴欧,他先后在德国普鲁士美术院讲《中国画派之变迁》,在柏林大学东方语言学校讲《何谓气韵》,在汉堡美术院讲《中国画家之思想与生活》等多次演讲,生动而广泛地将我国传统艺术特点向欧洲介绍和宣传,获得了空前的声望和荣誉。
“聪明而善交际”是刘海粟故友、师生谢稚柳等人对他最多的评价,欧游期间,刘海粟曾与毕加索、马蒂斯等画家交游论艺。巴黎美术学院院长贝纳尔在巴黎克莱蒙画院为他举办了个人画展,其中《卢森堡之雪》为法国政府购藏于特亦巴尔国家美术馆。
而“聪明且善交际”也使其不断处于争议之中。据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8月出版的简繁著《沧海》记载,刘海粟在1983年曾经回忆过江青画过裸体油画一事。刘海粟说“那个时候蓝苹同赵丹合演话剧《娜拉》,有一些影响……我的侄儿刘狮当年同赵丹他们时常有来往,后来由他出面把蓝苹约来给我画过两张油画。前面一张是清晨欲醒还睡的姿态,后来一张是像安格尔那种样子的躺姿。”
现在,无从追究刘海粟到底有没有给江青画过裸体画。刘海粟女儿刘蟾称在文革时因为家里旧报纸上有“蓝苹”的名字,说了一句江青就是蓝苹被打成“现行反革命”。
中国近现代画坛上,徐悲鸿与刘海粟都是不折不扣的艺术大师,但这两位大师之间的关系却很糟糕。多年以来,刘海粟多次说徐悲鸿是他的学生,而徐悲鸿从不承认。
在1932年11月3日的《申报》中,徐悲鸿刊登个人启事,直斥之为“野鸡学校”。“该院既无解剖、透视、美术史等要科,并半身石膏模型一具都无……时吾年未二十,来自田间,惑于广告……今一文载某杂志指吾为刘某之徒,鄙人于此野鸡学校故不认一切人为师也。”此信见报后,刘海粟大怒,时隔一天,即于《申报》发表《刘海粟启事》,申斥徐悲鸿。这样的较量一直持续到1949年之后,徐、刘二人均于美术界担任要职。而就在刘海粟的名字登上第二届文代会代表名录不久,徐悲鸿即写信予文化部表示抗议。
生前饱受争议,死后亦不得消停。1994年刘海粟去世后,其遗孀夏伊乔遵其嘱,将他收藏的近千件书画作品捐给上海刘海粟美术馆。而2005年,刘海粟48幅遗画在上海拍卖却引发出刘海粟家族财产之争,复杂的四次婚史,众多的子女都被卷进了这场世人瞩目的豪门恩怨中,反目成仇,耄耋遗孀成为争夺对象。至今仍未得以调停。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