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拆弹部队在伊拉克
反映伊拉克战争后美军在巴格达作战的影片《拆弹部队》成为今年奥斯卡奖最大赢家,独获6项大奖。真实的美军拆弹部队是什么样子的?剥去美国大片的面纱,这项时刻面临生命危险的职业,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

华裔士兵的拆弹生涯:“1%的人,为我们其他99%的人的自由,付出了代价”
退役华裔士兵刘少华曾在巴格达服役很长时间,任务是排除地雷。“美军专门负责排除炸弹的部门叫拆弹组,是排雷组的升级版。排除路边炸弹的工作与排除地雷性质相通,《拆弹部队》中的情节基本属实。”刘少华说。
刘少华说,在遍地垃圾中识别路边炸弹的逻辑非常简单,“那些东西不该出现在这里”。美军的巡逻路线比较固定,对巡逻区都有照片备案,比如,一个家禽市场,平时地面都是动物尸体,如果某一天突然多了一堆砂石,就非常可疑。
美军一般都会要求巡逻区内的商户定时清理垃圾,所以巡逻路面比较干净。一旦突然多了一堆垃圾,会立刻引起注意。
遇到以上两种情况,根据标准程序,美军通常先设立防护圈,然后拆弹组或者排雷组进入场地。如果发现爆炸物,他们先侦测爆炸物类型,然后决定是拆除还是引爆,工作完毕后清理现场。
刘少华记得今年1月中旬,一名记者抵达巴格达。从机场前往市区的路上,记者发现,虽然高速公路有3条车道,但所有的车都在一条靠边的车道上行驶,司机们探出头来朝不远处指指点点。100米外的桥下,3辆悍马军车停在路边,10余名军人躲在车后,一辆重型排爆装甲车伸出机械手正在处理着什么。
朋友观察了一会儿说,这是军人正在排除路边炸弹。
按照刘少华的说法,武装人员通常将路边炸弹埋藏于道路拐弯处,原因是司机拐弯时一般会减速,炸弹在那里杀伤范围大,容易致使重大伤亡。
伊拉克是一个由部族组成的社会,武装人员对不少部族长老非常尊敬,政府有事经常也只能求助长老。“当地有些老人一般能知道何时、哪里会发生袭击,因此在驻地附近与他们搞好关系很重要。”刘少华说。
另外,要学会推敲袭击者的思路,了解什么样的地方知道某个时间段自己需要避免去什么地方。最后要学会观察自己平时出入较为频繁地段的规律,“如果一条路平时有很多人走,突然某一天只有一两个人在观望,你难道不会觉得奇怪吗?”
另一名华裔士兵则没有刘少华那么幸运。
2009年6月13日,在伊拉克服役的香港移民之子爱德蒙·罗在拆除一个路边炸弹时,因炸弹爆炸被炸死。
爱德蒙·罗像他的移民父母一样聪明和努力,著名的罗彻斯特理工学院曾给他全额奖学金,但他拒绝了,选择为陆军拆除炸弹。这原是一个拯救生命的工作,但却结束了他23岁的生命。
战友说:“我们称他为‘靠得住先生’,因为每次有什么需要,他都有求必应。”罗彻斯特理工学院退伍军人注册部主任克拉克说:“我们做退伍军人工作的人常说,1%的人,为我们其他99%的人的自由,付出了代价”。
真实的拆弹部队:猫与老鼠的游戏
在2006年到2007年伊拉克战争高潮期间,IED(临时爆炸装置)是造成美军60%伤亡的罪魁祸首。
美国军方已经投入数十亿美元资金用于训练IED拆弹组,购买拆弹机器人,开发防IED军车等。拆弹专家使用的高度防护装甲车被设计用于挖出埋在地下的炸弹或者障碍网,每辆军车成本高达100万美元。但是这些军车十分笨重,成为武装分子的明显攻击目标。因此,军中的拆弹专家也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兵种,大多数专家并非直接被IED炸死,而是在护送途中被路边炸弹炸死的。
大约50%的IED爆炸装置在被发现和清除前,会发生爆炸。在处理爆炸后现场时,一名专家需要接近爆炸现场,并在爆炸半径内检查是否存在二次爆炸的可能。一旦确定安全,所有安全专家才会进入。他们会收集土壤样本,设法确定爆炸物的类型等。这是一个猫与老鼠的游戏,随着“爆炸物品与军火处理小组”的拆弹技术进步,炸弹制造者的技术也在进步,找到这些证据就有希望找到埋置炸弹的组织。
随着IED造成的人员伤亡不断上升,对拆弹专家的需求也日益增加。私人承包商通过提供现金奖励招募专家,这些人的薪水很容易达到六位数。可是,在危险战区持续与最危险武器为伍,对他们也造成巨大压力。拆弹专家通常需要经过至少一年的专门训练。与《拆弹部队》中的场景不同,现实中的拆弹专家任务只是拆除IED,而不会踢门搜捕嫌犯或者狙击最近的敌人。
如果《拆弹部队》中有一件事是符合现实的,那就是这些拆弹专家确实都是英雄,他们从事的任务每时每刻都在危及生命。根据“爆炸物品与军火处理小组”纪念基金会的统计,至少有64名拆弹专家牺牲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上。
电影和现实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以下文章是一位驻伊拉克的美军士兵看完《拆弹部队》后在自己博客发表的评论。
看这部电影是去年4月,在战马营的伊斯兰商店买的翻版DVD,当时第一次看就觉得很一般,很假,中间部分还很累赘烦琐,其实驻伊美军没几个喜欢看《拆弹部队》,大部分人都觉得太假了,不过评奖的绝大部分的评委对这方面都是外行,他们或许会认为电影符合他们心中的固有概念。
电影的硬伤很多,在这只是列出其中的一小部分:
1、美军几乎不可能单独一辆车离开基地执行任务,每次离开基地至少要三辆车以上。
2、真正的拆弹人员更像是科学家而不是牛仔,而且所有时间都是团队合作,部队绝不允许像片中男主角那样无视规定程序的随兴乱来,有这种行为的人连在拆弹专业毕业也难,就算可以毕业按这样的处理方法干上几天要不被炸死要不被踢出拆弹单位。
3、试问照片中男主角那样粗旷硬拽强拉的拆弹方式,会有多少引爆的机会﹖
4、用最快时间排除危险是首要任务,穿防护套装会浪费太多不必要的时间,而电影则给人一种错觉拆弹人员一直要穿那玩意儿。
5、拆弹组的人只负责专心拆弹不需要负责附近环境的警戒,有专门的护卫队。
6、拆弹时周围都会有磁频干扰装置,对方就算按遥控也引爆不了,而且肯定是马上清场,不会有闲杂人员在附近看热闹。
7、在那么空旷偏僻的地方绝对不会跟敌人对狙,只需要通知一下直升机或者炮兵单位就可以了。炮兵单位非常乐意出手干掉这种不用担心误伤无辜的野外独立目标,而且现场有人员伤亡。
8、巴雷特M82的弹夹绝不可能被血粘住动不了。
9、雇佣兵绝对不会这么傻,这么笨,他们大多是从特种部队退役的军人,比一般的正规军还要专业和有经验,肯定不会出现电影里面像傻子一样的冲上车顶用重机枪毫无目的的乱扫的弱智场面,而且凭什么赏金猎人被狙杀而趴在同样位置的主角平安无事?
10、美军绝不会两个人进去一间不明建筑物搜查,至少4人或以上。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