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特别关注 >

“中国人口与生殖健康论坛”在济南举行

2014-07-11 15:55 未知/ □本刊记者 尹丛丛 /

  7月9日,由齐鲁周刊社、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主办的“中国人口与生殖健康论坛”在济南召开。第九、十届全国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委员、国家计生委原副主任李宏规,中国人口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卫计委专家田雪原,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陆军,著名生殖医学专家、国家辅助生殖与优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山东大学副校长陈子江,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裴丽君,中国人口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人口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宋全成,山东大学教授、博导、国家辅助生殖与优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院长马金龙,山东省人口协会会长、山东省原计生委主任班开庆等相关行业专家学者及特邀嘉宾100多人出席了本次论坛。

  作为本次论坛的主办方,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院长马金龙致辞时说,“现在世界人口出现了高压形势,中国正面临的老龄化社会已成为未来发展的重大隐患,目前,我国出台了相继的政策,致使不少的家庭生育计划重启,但一系列问题也随之而来。本次论坛意在通过深入的研讨和交流,在生殖科学研究方面留下珍贵的学术资料。”

  论坛期间,李宏规针对当前国家形式和我国人口与生殖健康现状进行了主题发言,田雪原、陈子江、樊祥钦,先后从不同角度分享了自己在人口和生殖健康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在此后的圆桌论坛阶段,陆军、陈子江、宋全成、樊祥钦、裴丽君等专家学者针对当前热点话题先后发表论述。论坛结束后,主办方将结合相关专家学者的意见及调查数据,出版发布《中国人口与生殖健康蓝皮书》。

  田雪原:

  增强健康人力资本

  依照生产工具生产的性质不一样,基本上可以分成手工工具时代、机械工具时代、智力工具时代。这三个时代,依次依靠自然资本、生产资本和人力资本。

  现在的发展关键是人力资本,我们要正确地摆正健康资本在人力资本中的位置。现在在理论界,大家一谈到人力资本就是人们受教育的程度,人们所受技能的程度和经验的程度。不错,这些是人力资本最重要的,但健康的资本常常被忽略,而根据国内外的经验看,一个人没有健康,不重视健康资本,你的人力资本就会有很大缺陷。

  健康不仅是有没有疾病,而是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状态的良好。我们要全面理解健康,这样说来,现在实行的放开单独生二胎的政策,在人力资本里应该把它纳入到国家的发展战略中去考察。

  陈子江:

  高龄生育风险与对策

  从我们国家来看,高龄生育年龄在逐年增加,表现在生育年龄延迟,还有就是肿瘤患者的预后改善。另外,还有从今年开始的单独二胎生育政策的放开,随之而来的生育问题。

  不孕不育的增加是其中一方面,按照2012年的报告,中国的比率是12.5%。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两年规律的性生活同居,没有怀孕就是不孕症,现在缩短为一年,一个是时间缩短了,还有继发和原发的问题,所以不孕症率很高。还有一个问题,比起50年的时间,男子的有效精子总数降低50%,这种数据是非常可怕的,为什么?大气的污染和我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高育龄还面临胎儿畸形形成率的增加,产科并发症的存在风险加大。并发症会影响胎儿正常发育,影响母亲的健康,还会导致产科的一些问题。所以,高龄孕育面临巨大风险。那对于高龄有什么对策?从医生的角度想一个办法,那就是辅助生殖技术,辅助生殖实际上还是你自己生,只是医生用手段干预了一部分,帮他完成孕育过程。

  第二是预防、降低出生缺陷的临床诊断。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居高不下的出生缺陷数据,经过这么多年,我们国家出生缺陷不是降低了,而是升高了,怎么办?应该考虑预防性优生,这是民族的千秋万代大业。

  李宏规:

  关于单独生二胎政策的几点想法

  生殖健康问题,涉及到一个人整个生命周期,特别是在婚育这个年龄阶段。过去我们讲妇女生育是从35岁到49岁这个年龄段来计算,这个年龄段是我们关于生育健康的重点,现在实际上往前延伸了,又往后推移了,如今生殖健康,在各个年龄段都是很重要的。

  去年中央决定放开单独生二胎政策,我觉得是完全必要的。针对放开二胎政策以后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我有一些想法和建议,但还不全面。

  一个是医疗保健资源,硬件要增加,人员要培养、培训,提高水平。二是要加强医疗资源的建设计划性,分布要合理。三是保健资源方面要加强预测,要公布信息,避免过于集中。还有一个就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尤其是孕产妇夫妇的知识水平。要优生优育,要生得好。同时,要进行正确引导,使大家能够掌握科学的生育知识。生殖健康的教育,还要再加强,再提前。现在不是说青春期提早了吗?十二三岁就应该进行性的科学教育,要从青少年抓起。

  樊祥钦:

  媒体应该关爱青少年,重塑价值链

  媒体的使命就是传播价值。生殖健康这个概念被社会反复的接受,这反映了社会人口的深化。而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就需要我们做好对群众的宣传、引导和教育工作,特别是稳定的低生育水平和群众婚育观念的改变,更需要加强对科学生育的宣传教育。

  媒体还肩负着舆论引导的责任,这也是大众媒体的特点所决定,更是媒体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媒体对舆论的影响区别于文化的熏陶和直接的教育,它既是直接的,又是潜移默化的,更是全方位、全时段的。各类报刊、广播、杂志,还有新媒体,其覆盖面比较广泛,在引导群众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推动健康生殖理念的一股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