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锐:针灸的软实力
作为山东省针灸学科的龙头单位,山东省中医院针灸科不仅担负着救死扶伤的任务,每年还接待大量来自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美国、英国、瑞士、巴西等国家的中医爱好者,他们回到各自的国家后,就会成为中国软实力的最佳代言人。
“冬病夏治”正当时
2010年7月9日上午9点半,山东省中医院针灸科的门诊走廊里挤满了病号,这里面有80%的患者是来做穴位贴敷的。
针灸科的护士小张告诉记者,这还不是最多的,去年入伏第一天,他们就贴了3000多人。
贴膏药能治哮喘?记者还真是第一次听说。
山东省中医院针灸科主任王锐对本刊记者说,穴位贴敷疗法是我国传统中医疗法中的特色疗法,治疗肺系疾病有“冬病夏治”和“冬病冬治”两种方法。它是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在人体特定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以鼓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夏天人体气血旺盛,腠理开泄,此时在穴位上贴敷中药,药力更易直达脏腑,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对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寒冷季节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在阳气旺盛而未发病的夏季,通过穴位贴敷进行治疗和调理,可以减轻在冬季发作时的症状和病情,从而促进其康复。
王锐主任说,穴位贴敷疗法不仅适合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对那些容易患感冒、体质虚弱的患者也非常有效。但是有严重心脏病、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瘢痕体质、皮肤过敏的患者需要慎用。
过去,穴位贴敷需要从入伏开始贴,而现在由于气候暖化现象,贴敷时间已经大大提前。今年夏季的贴敷治疗从6月1日就已经开始了。穴位贴敷疗法主要是防治冬季易发疾病,有提高免疫力、消除或减轻疾病发作的作用。对于在夏季症状不明显或无症状的患者,治疗效果可能要在冬季才能显现。
曾经有一位75岁的老干部,患喘息型支气管炎十几年,每年冬天病情发作时,不仅胸憋气喘,晚上睡觉都困难。每当病情严重的时候都要靠打抗生素减轻病痛,长期打抗生素对肝肾功能都产生了副作用。最终他选择了穴位贴敷,连续贴了三年,病情最终得到了缓解。不过,王锐主任告诉记者,需要提醒的是,贴敷疗法只是治疗疾病的手段之一,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对处于疾病发作、加重及正在用药的患者,在敷贴期间不要随意减药、停药。
针灸科简史
从1990年参加工作,王锐在山东省中医院针灸科一呆就是20年。从一名普通的大夫,到针灸科的科室主任,他一直对针灸科怀有深厚的感情。。
作为“十一五”国家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山东省中医院针灸科建立于1955年,自成立之日起即聚集了在全国颇具影响的针灸名家 经过50余年的发展壮大,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全省针灸学科的龙头科室。该科在传统针灸疗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中西医学发展的最新成果,不断创新,对常见病和某些疑难杂证的治疗取得了显著效果。诊治的病种涉及内、外、妇、儿、骨科、五官、皮肤等临床各科约100余种疾病,其中尤其对中风偏瘫、外伤性截瘫、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肩周炎、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偏头痛、失眠、更年期综合征、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甲状腺机能亢进、胃炎、胃下垂、泌尿系结石、月经不调、小儿脑瘫、耳鸣耳聋、肥胖等近50种病症具有很好疗效。
针灸科在常规针灸治疗的同时,积极开展各种特色疗法,如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耳穴综合疗法治疗偏头痛;夹脊刺特色疗法治疗颈、腰椎病变;温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针灸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督灸配夹脊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等,以其起效迅速,疗效显著而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他们在以针灸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偏瘫、外伤性截瘫、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疑难病症方面疗效独特,获得多项省部级和厅级科技成果奖。
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者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全中国掀起一股针灸热,王锐选择了山东中医学院针灸系,师从肖永俭教授。从老师那里,他学到最重要的一课就是严谨的治学态度。
“每个病人在我老师那,都会得到最细致的诊疗,如果他遇到把握不了的病情,一定会去查资料,问其他人,通过各种可能的方式,找到治疗的最佳方法。”至今回忆起来,王锐都对老师充满敬佩之情。如今,在他教授研究生的过程中,他又把这份严谨的治学态度带到了自己的教学过程中。
朴京姬是一位韩国留学生,她在山东中医药大学读本科的时候就听过王锐的课,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加上自己一直对针灸感兴趣,读研究生的时候就选择了王锐的研究生。
“王老师很有责任感,对病人也特别细心,每次看完门诊都要和我们讨论病情,这让我们进步很快。”在济南已经生活了六年的朴京姬普通话已经比较流畅,一说起老师,总有说不完的话题。
像朴京姬这样的留学生,针灸科每年都要接待很多。他们不仅来自日本,韩国,马来西亚这样的亚洲国家,也有来自美国、英国、瑞士这样的西方国家。他们有的学制几年,有的几个月,回到自己的国家后,他们会成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者。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