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一只兔子,还是一只狼?
八年前,刚进媒体那会儿曾有朋友问我:“你是一只兔子,还是一只狼?”
朋友是一位作家,对记者这个行当多有了解,不止一次地和我说起美国摄影记者怀特,说起著名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二战期间,他们深入欧洲战区,用镜头、用心灵、用生命历险目击、记录、诠释了一个新闻记者的见闻和感受。
“他们靠着自己的狼性精神,跑遍世界的角角落落,将无耻和高尚、惨烈和悲苦,统统摄入到了眼睛里。然后,展示给这个世界。”朋友说中国记者很难像怀特、卡帕一样成为一只狼,但能够成为一只兔子,同样是精神。
之后,我便常想这样一个问题:记者仅仅是一只兔子或者一只狼吗?从字面理解记者就是记录的人,也就是及时的关注、采访、调查、核实新近发生事件之事实与真相,并迅速向公众忠实、客观报告的人。早年当过新闻记者的马克思曾有论述:“人类要清洗自己的罪过,就只有说出这些罪过的真相。”
不可否认,这些年从采访中发现过罪过,也从采访中发现过美好。无论罪过还是美好,只要属于新闻,都想尽可能地向读者报告事实。但有时候,事实并不那么好报告,因为采访常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想当一只兔子,但却常常不需要奔跑;想当一只狼,但却常常被人躲着。即便是想给人家说好话,一些公众人物接近起来也颇费周折。
2007年,第一次采访莫言,便让我记忆犹新。
那时,莫言还没有获得诺奖,还没有今天这般红得热火朝天,但让他抽出时间接受一家地方周刊的采访,同样很难。好在,作家得靠卖书吃饭。在省图书馆做完一堂演讲,他便忙活着签名售书。读者排起长队,他给一位位读者签下名字,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当我挤到跟前问他能否接受采访时,他无奈地笑笑,说这么多读者,光签名也得签上两个多小时,哪有时间坐下来接受你的采访?我同样笑笑,但不是无奈,说没关系,你可边签边接受采访。莫言无置可否,我便抛出一个个问题,他一边龙飞凤舞地给购书的读者签着名,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回答着我的追问。期间他放下笔去厕所,我便紧追不舍,站在便池旁边继续追问。几年后,莫言到济南参加齐鲁精英人物颁奖仪式,说起此事,他笑说在小便池旁边采访的记者,你是第一位。
之后,还曾有幸采访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曾有技术人员怕泄露天机,眼睛始终盯着我的采访本,完事后还要到手里从头翻到尾,说你知道这是一项什么样的工程吗?你知道应该如何去写这个工程吗?我笑而不答。事后,尽可能地报告事实,但必然会有说不到人家心里去的话,被一次次质问。
行文至此,又想起了兔子和狼。兔子的奔跑和狼的勇猛是记者的不可或缺,但没了适宜的自然环境,又怎能成为一只兔子或者一只狼?
相关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