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超超:城际铁路怎样改变山东
本刊专访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日前,《环渤海地区山东半岛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2011-2020)》(以下简称城际规划)获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可以预想的是,未来山东即将进入一个“铁路公交化”时代。城际铁路怎样改变山东?与其他交通方式相比,城际铁路优势又在哪里?近日,本刊记者就此对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超超进行了专访。
“行”是一种质量,将在更大意义上改变我们的生活
《齐鲁周刊》:“山东的路,广东的桥”这句话全国闻名,应该说我省的路网建设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还要开建城际铁路?
张超超:我省的城际规划是国家“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批复的第一个区域城际铁路规划,标志着我省铁路建设进入了以“四纵四横”长距离客货运通道为骨干、以城际短途客运为补充、路网结构更加完善、布局更为合理的新时期。城际规划项目全部建设投运后,将在全省范围内形成一个较为发达完善的城际铁路客运网络,为加快城市化进程,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建设和发展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城际铁路,能有效地解决区域交通运输瓶颈、提高通勤速度和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还有利于完善区域综合运输网络。通过建设布局科学、能力充分、快捷高效的现代铁路交通运输体系,必将进一步加强胶东半岛城市群、省会城市群、鲁南经济带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之间的有机连接,还将进一步密切我省与环渤海、长三角及中西部能源基地的交流合作,有利于促进全省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优势产业集群,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保持我省经济较快增长;有利于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特别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差别,加快城市化进程方面,将体现的更加明显。
《齐鲁周刊》:对于山东来说,如今已经进入了一个“大交通”时代,您认为什么将成为影响人们选择交通方式的主要因素?
张超超: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出行强度的增加和出行距离的延长,人们对“行”的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运输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可以说“行”是一种质量,将在更大意义上改变我们的生活。未来对城市交通运输的需求也将是多层次、全方位的,即追求快速、方便、舒适、安全,旅行时间、旅行环境、便捷程度等,都将成为影响人们交通方式选择的重要因素。山东半岛及济南都市圈建设速度快、安全性好、运能大的城际铁路可以改善交通结构,可以发展多层次、多结构的综合运输方式,并通过大型换乘枢纽与市内轨道交通很好地衔接起来,实现立体换乘甚至是零换乘。这样就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高质量运输方式的选择。
城际交通延伸旅游产业链条,改变人们的旅游观念
《齐鲁周刊》:与公路这一交通方式比较,山东铁路客运水平是不是还相对有些落后?
张超超:山东经济总量大,人口稠密,城际客运需求旺盛。虽然山东半岛及济南都市圈已形成较为发达的公路、铁路、民航网络,但面对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大幅增加的过境客货运量和区域对外中长途客货运量,既有交通方式能力仍然不足,“一票难求”的现象时有发生,加之山东铁路运输客货混跑,速度慢、服务效率低。在目前经济持续发展的形势下,山东铁路客运水平一直相对落后,因此建设大运量、快速的轨道交通方式,实现客货分离显得十分迫切。城际铁路的目标正是针对区域内城市、城镇间中短途旅客运输,它大容量、高密度、高效率的特点,能极好地解决城际客流快速增长的需要。
《齐鲁周刊》:山东是旅游大省,在城铁时代到来后,全省的旅游格局是不是会发生一些变化?
张超超: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祥地,黄河在这里入海,历史文化底蕴比较深厚,自然环境优美宜人,旅游资源特别丰富。如果拥有方便快捷、经济合理、环境舒适、服务良好、安全可靠的城际轨道交通提供全方位的客运服务,将会吸引更多休闲旅游和探亲访友的客流,将助推山东进一步发挥旅游资源优势,深入开发旅游资源,强力推进资源整合,延伸旅游产业链条,促进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对城际铁路沿线城镇服务业的发展,所产生的助推和拉动作用不可估量。而且城际铁路建成后,将充分显现半小时至1小时交通圈的功能,“同城效应”会促使人们利用短期假日安排区域内短途旅游,人均铁路旅游次数会显著增加。过去出行难,旅游一般倾向于选择自己向往的较远著名旅游胜地,许多人较少考虑区域内旅游,身边的旅游热点反而在我们山东人身上显得比较冷。城际交通将改变这种现象,会给就近旅游提供方便、快捷、舒适的条件。
更节约、更环保的“大交通”时代来临
《齐鲁周刊》:我们山东省的城际轨道交通网总里程是多少?总体投资规模有多大?
张超超:按照“城际规划”,2011-2020年,我们山东将新建城际铁路565公里,估算投资614亿元,投资多以地方为主。加上目前在建的青岛——荣成城际铁路,2011-2020年规划建成城际铁路将达865公里,估算投资规模985亿元。
《齐鲁周刊》:未来5年内,将开工建设济南市区至各地的城际铁路里程是多少?投资额规划有多大?
张超超:2011-2015年,规划新开工济南——西营31公里、济南——长清22公里、济南——机场30公里、济南机场——滨州99公里等4条城际铁路,新建里程达182公里,估算投资197亿元。
《齐鲁周刊》:在您看来,与其他交通方式相比,城际轨道交通的优势有哪些?
张超超: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我们面临着资源缺乏、环境保护压力大等制约因素,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处理好交通与资源、生态和环境的关系。随着科技的进步,铁路运输作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交通运输方式,具有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少、运量大、全天候以及经济、安全、快捷、环保等独特优势。因此,加快城际铁路发展,既可以有效改善山东省交通基础设施现状、改善交通运输结构、降低经济发展成本,又可以节约利用土地、保护环境,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这是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据测算,铁路能耗在交通总能耗中只占18%,而完成的换算周转量却能达到50%以上。在完成相同运输量的前提下,铁路占地仅为公路的1/5。目前,在各种运输方式中铁路在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是最少的,尤其电气化铁路是公认的清洁、环保型交通工具。城际铁路,更是具有全天候、运能大、用地省、节约能源、安全性好、环境污染小、公交化的优点,是交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齐鲁周刊》:开建城际铁路这一快捷、环保的交通方式,将如何影响济南的城市布局?
张超超:城际铁路开通之后,济南市的枢纽作用将会大幅度提高,作为省会城市,其主枢纽作用将明显增强,枢纽内客货运设施也会得到根本性改善,铁路客货运设施与城市交通、其它运输方式之间也会有效衔接,对客流、货流吸纳能力和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亦将显著增强,实现点线能力配套,枢纽通过能力大幅度提高,实现旅客零换乘和货运无缝衔接,形成优质、安全、舒适、快捷的铁路客运系统。届时,人们都将会享受到一个方便快捷的铁路客运环境。春运、寒暑假、十一长假等客运高峰时期的运输压力,一定会得到有效缓解。
■链接我国目前主要城际铁路
京津城际
京津城际铁路是连接北京与天津的全国第一条城际间高速铁路,设计时速350公里/小时,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已通车运行时速最高的城际铁路。于2008年8月1日正式通车运营。京津城际铁路使京津两地实现30分钟直达,大大促进了京津优势互补,推动了京津两市。
沪宁城际高速铁路
沪宁城际铁路,是在上海与南京之间建设联系区域内部交通的高速铁路规划,2008年7月开始兴建,2010年7月1日正式通车,是世界上标准最高、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快的城际高速铁路。沪宁城际铁路正线全长300.329公里,最高时速可达350公里/小时。
宁杭城际铁路
宁杭城际铁路(又名宁杭高铁、宁杭客运专线)北起南京,南至杭州,全长248.963公里。该项目为国铁1级,双线,设计速度为350公里/小时。投资总额约237.5亿元,由铁道部和江苏省、浙江省共同组织建设。
宁安城际铁路
宁安城际铁路东起南京,经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跨长江铁路大桥后抵达安庆,设计速度为350公里/小时。宁安城际铁路为新建客运专线,全长258公里,其中江苏省境内33公里,安徽省境内225公里。设计时速200公里以上,规划运输能力为日发送旅客列车125对。工程投资估算总额257.02亿元,由铁道部与江苏省、安徽省共同出资建设。
长吉城际铁路
长吉城际铁路是东北第一条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连接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市。2010年12月30日开通,目前长春至吉林间直达动车组列车仅需34分钟,相关工程全部竣工后直达动车组列车运行时间将压缩到29分钟。
相关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