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封面故事 >

从扯淡到扯淡:婚书上的承诺变迁

2014-07-26 08:49 未知/ □苏杨 /

 

  最不靠谱的是爱情,爱情的结晶是婚姻,其间的纽带——婚书,越来越成为笑柄。婚前协定的内容早从对爱情的信守忠贞变成财产分割。婚书上的承诺变化展示出了文化道德的转变、社会形态的变异、人际关系的沦丧。

  张爱玲们的荒诞婚书

  婚书最早起源于唐代,早年为手写,多用红纸墨书,1912年以后,多改用油墨印刷。狭义的婚书是指结婚证上的文字,广义的可以指两人的承诺。

  想当年,在民国热的狂澜席卷之下,婚书被视为一个时代的风流写照,“喜今日赤绳系定,珠联璧合,卜他年白头永偕,桂馥兰馨”云云,温情或者酷寒,绚烂或者平淡,不过是一种说辞,就像我们参加婚礼,祝福新人“新婚快乐”,然而他们快乐与否,与我们的祝福能有多少关系呢?

  “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此证。”这些优美暖心的句子来自一张民国三十四年福清夫妇的结婚证书。古风犹存,新人款款,羡煞旁人。

  那时候,除了通用的“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最著名的婚书莫过于胡兰成与张爱玲那一份:“胡兰成张爱玲结为夫妻,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小说《来不及说我爱你》虚构了一份婚书:“慕容沣尹静琬签订终身,结为夫妇,愿琴瑟在御,莫不静好。”虚实两者,恰好声应气求。

  1944年8月,胡兰成与元配夫人离婚后,与张爱玲结婚。这一年胡兰成38岁,张爱玲23岁。他们那著名的婚书,后世流传诸多版本,但大体意思相当,前两句为张爱玲所撰,后两句由胡兰成书写。

  但胡兰成不是专情之人,他到武汉汉口办《大楚报》,随即移情别恋,约于1945年春与汉阳医院护士周训德恋爱。8月15日,日本投降,时局大乱,胡兰成的末日也来了,他在9月底逃到了浙江,又与人通奸。

  后来,亦舒说:“胡兰成三十年后以张爱玲作标榜,写《今生今世》,口口声声‘爱玲,爱玲’,却在做夫妻的时候,招蜂引蝶处处留情,甚至公然带姘头给她看,做妻子的有什么传统的幸福可言?为人丈夫的又有什么可称道的?”

  一纸婚书,终成天下笑柄,可怜所谓爱情,终没了着落。

  但不管怎么说,那时的婚书还是更多指向精神层面,是对爱的赞美和讴歌。

  丈母娘的婚书协议:

  防火防盗防结婚

  婚书有不同形式。20世纪50年代的婚书,大都这样写:“我俩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之精神,自愿结为夫妻,平等相待,互爱互敬,互相帮助,互相扶养,和睦团结,劳动生产,抚育子女,为家庭幸福和新社会建设而共同奋斗。”

  “文革”时期,婚书也罢,情书也罢,有很多雷同的模板:“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

  互相爱护也罢,辛勤劳动也罢,在各种运动中劳燕分飞的情景,也大有人在。

  如今,在商业社会,婚约已不再是对感情的坚守,也不是对政治的狂热,而是金钱左右下的现实人间:婚前房子归我,如果离婚汽车给我,孩子给我。看看新闻标题就知道了:《白富美嫁经济适用男,先办婚前财产公证》、《男子送女友5万签恋爱协议,结婚不成上法庭讨还》。

  有钱的想尽办法保住自己的钱财,没钱的结婚的目的不就是想赚点钱吗?两种态度水火不容,没办法,一切都还不是定数,只能两方面互相扯皮,看最终谁胜谁负。

  这是一份男方提出的婚前协议:“婚礼的钱男方出,但彩礼全归男方所有”、“女方必须买一辆不低于15万的车作为嫁妆”、“婚后女方应承担大部分家务”,“离婚后嫁妆可退还,但房子不能写上女方的名字”。

  再看一份女方提出的婚前协议:“男方房产必须登记在丈母娘名下”、“男方工资全交,家务全包”、“男方每月额外支付两千元给女方,作为‘是否有婚外情’基金”、“不能夜不归宿,否则支付空床费”、“女方享受每月打男方3次耳光的权利,此权利可以累计”。

  近年来,中国富豪或富二代在内地、香港流行签署婚前协议的风潮正吹向加拿大。近年来,新移民中的不少富豪或富二代,他们财富多到一定程度,对婚前协议的观念也明显改变,签署协议的人增加不少。

  当然,婚前协议如今早已国际性,中国人签不签,与世界无关。

  婚书也是一种生产力

  其实,从国内到西方,婚前协定成为惯例。爱情不过是镜中月水中花,婚前协议才是最值得信赖的根本。有人利用协议成功保护自己,有人利用协议的漏洞达成目的。

  比如邓文迪,如果有挑战协议大赛的话,此君肯定能得冠军。如果说当年她和默多克的结婚是为了爱情,整个世界都笑了。当年,将红酒撒在默多克身上而顺利上位,让人唏嘘不已。默多克的第二任妻子安娜为同意离婚设置的条件是默多克死后,作为妻子的邓文迪将无权继承他的任何遗产,除非她婚后能生育,并在默多克去世时,她的子女恰好不满18岁时,邓文迪才能掌控她孩子名下的股份。

  安娜心里的盘算是默多克当时被诊断患有初期前列腺癌,必须进行放射治疗,同时失去了生育能力。所以,默多克的财产即使不到她的手里,也将由她的子女继承,而不会旁落“外人”。安娜放弃平分财产,实属为子女将来考虑的无奈之举。

  按照婚前协议,邓文迪一分钱也拿不到,但她还是成功了,因为默多克之前冷冻了精子,邓文迪顺利产下两个女儿。安娜彻底傻了眼。

  而今,邓文迪又和默多克离了婚,虽然仅分得几套房子,但她的两个女儿名下的遗产,应该起码数十亿以上。

  这场婚姻大战,婚前婚后两个协议,均成为一个女人的商战案例,十几年空手套白狼净赚几十亿美元,无人能敌。

  而妮可·基德曼当年和汤姆·克鲁斯离婚,根据婚前协议,当年拥有3.6亿美元财产的阿汤哥根据协议只给了妮可430万美元和两栋约值1050万美元的豪宅。而当阿汤哥后来和凯蒂·霍尔姆斯离婚,对于为他产下一女的凯蒂·霍尔姆斯,阿汤哥略显慷慨,他在婚前签下价值4000万美元的协议书,并为凯蒂和女儿苏瑞成立了1500万美元的信托基金,并承诺如果两人离婚,凯蒂还可拿到2500万美元的补偿,然而这笔“巨款”对于身价达2.5亿美元的阿汤哥来说,也算不了什么。

  最不平等的婚前协议出现在日本,日本女星泽尻绘里香的婚前协议有点像不平的条约。协议规定离婚后男方百分之九十的财产归女方,有孩子的话孩子的归属权也由女方决定。

  签有婚前协议而不离婚的也有,比如皮特和朱莉,虽然已经有了6个孩子,但两人却一直没有举行实质意义的婚礼。两人签署3.2亿美元的婚前协议,协议书长达101页。

  ■链接

  李银河:爱是不自由的,不停爱才是自由的

  爱情在李银河看来是微醺的陶醉状态,是赋予空旷宇宙意义的美好,也是幸运的“小概率事件”,李银河就有一段一辈子的爱情:前半辈子跟王小波实践爱情,后半辈子守着同一段爱情谈性。即便如此,李银河也没耽误了公然谴责爱情。

  “普鲁斯特表达过这样的意思:所有的爱情都使对方变形,在爱发生时,对方的一切被大大美化,远离了实际情况。人们爱的实际上是自己的爱。”李银河认为,爱情被叫做迷恋是有原因的:当某人被一个对象所迷惑,对象的优点被极度夸大,而缺点被有意无意地隐去。因此,婚姻被经典地称为“爱情之坟墓”,当两人从天上的忘情爱恋坠落到地上的耳鬓厮磨时,真相回归,不仅看到了对方的缺点,甚至可以看到对方的丑陋,其中既包括生理的排泄类活动,也包括精神上各种琐碎讨厌的念头言语。尽管有这种种的不如意和微微的失望(这在人热恋时是很难察觉到的),爱情关系仍不失为世间最可宝贵的,是最值得人们追求的。

  李银河认为,对于一个自由的灵魂来说,爱是不自由的,不爱才是自由的;爱是束缚,不爱才无束缚。一个自由自在的灵魂只能独自一人面对宇宙。人生来就是孤独的,所有的关系(包括爱情关系)都是身外之物,对于渴望自由飞翔的灵魂来说,都是羁绊。

  所有的思想家都是孤独的:尼采、叔本华、卡夫卡、盖因不如此不能面对真实的世界和宇宙。人生也是绝对孤独的。应当安于这种孤独。当爱的时候,人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灵魂之上,无暇旁顾。快乐则快乐矣,但是整个人昏头昏脑,迷失在尘世一时的快乐之中,无法冷静地面对人的真实处境。关于人生的意义也会暂时脱离清醒看法,把短暂的快乐当成生活最实在的全部的意义,以一时之甜遮蔽永恒之苦。上述残忍想法可能来自酸葡萄(求爱而不得),但是其严酷的真实性绝非酸葡萄可以解释,即使那些吃到葡萄的人也无法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