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封面故事 >

曹德旺:大宅子里的“精神还乡”

2013-11-03 09:43 未知/ 齐鲁周刊 /

 

  从逃避社会责任到主动履行社会责任,从将暴利留给幼子到将自强不息的精神传给后人……中国富豪们又将去往何方?或者说他们应该进化成什么样子?

  2009年5月,比尔·盖茨和巴菲特邀请了全美最富有的一群人,在纽约洛克菲勒大学校长室内举行了一场私人聚会。这场聚会在外界看来充满神秘和“阴谋”。一年之后,关于这场聚会的谜团才被揭开,40位美国富豪承诺将在有生之年或临死之际,捐出自己至少一半的财富。按照估算,这些富豪们如果兑现承诺,他们总共将捐出大概1250亿美元的资产。

  一年之后,盖茨和巴菲特将他们的慈善聚会搬到了中国,与会者包括王石、陈光标、曹德旺、李连杰等。

  同时,明星们也傍上了慈善,成立基金会成为明星慈善走向成熟的显著特征。早在1988年,成龙便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慈善基金会:“不演电影,我不知道该做什么了;而不做慈善,我不知道生命的意义何在。”挂靠在中国红十字总会下的壹基金成为让人感觉更亲和的慈善组织,规范、快捷也让其他明星找到了效仿的模板。韩红的“爱心救援基金”和李宇春的“玉米爱心基金”都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制作了慈善富豪榜的胡润说:“胡润慈善榜的小标题是‘寻找中国的卡耐基’。卡耐基以前是首富,后来把钱全都捐出去。我们也是鼓励人把钱捐出去。令胡润印象深刻的是曹德旺。

  曹德旺是个“矛盾的统一体”:表面看性格倔强,有时甚至还有些暴躁,但生意场上他异常冷静;他非常坚持自己的判断,但也常从善如流;他一边拼命创造财富,一边又豪掷50亿元做慈善,成为中国“首善”。

  有人说,无论在股市还是在慈善事业里,曹德旺都喜欢做又“土”又“犯傻”的事。 他打趣道:“我觉得我是蛮土的,所以只能依赖衣服补充,走到哪里都是一身名牌。”而让他自己最“土”的事情,是“花了6000万元,造了一所大宅子”。

  刚开始,曹德旺特别迷恋自己花巨款建造的大宅子,“我在里面一呆就是一个星期,乐得完全不愿出门。”

  每当有客人造访,曹德旺就不厌其烦向他们讲解每一处设计。由于特别喜欢金色,这个大宅到处都被布置得金光闪闪,客厅里则堆满了金苹果、金菠萝。

  但等真正住进这所大宅子以后,曹德旺才感觉“这件事情很不对,很土”。笃信佛教的他不断地反问自己:“花了几千万,是不是就为了向外人证明自己的价值?”他后来意识到,“自己不需要去证明什么。很多事情不去承认,不去证明,才显得更有智慧,比如武则天的无字碑。”

  2007年,曹德旺就曾设想建立一个以其父名命名的“河仁慈善基金会”。当时,他决定拿出自己所持有的公司股票的60%来成立这个基金会。当时外界并不知情。

  2010年秋西南大旱后,他又和儿子曹晖一起向西南五省干旱重灾区的近10万贫困农户,分别发放2000元捐助,总额达2亿元,被媒体称为“史上最苛刻2亿捐款”。原来,曹德旺曾公开表态:自己并不信任扶贫基金会,不信任任何人,包括他自己,他只相信制度和逻辑。于是,他为这笔通过抛股套现而来的巨额善款设计了全新的制度:在善款下发之后,将随机抽检10%户家庭,不合格率不得超过1%;3%作为管理费,而不是国家允许的捐款总额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