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封面故事 >

谁在为明星定价?

2013-09-02 13:22 未知/ □邝新华 /

 

  一个明星的身价形成有复杂的机制,知名度、美誉度、专业代表度及粉丝数,都是价格等式左边的变量。

 

  卖脸的生意

  美国大叔巴菲特露一面就收入263万美元,成本是一顿午餐。在演艺界,明星们也经营着这种卖脸的生意,带笑露一脸能赚100万,提供两年使用期的大头照能赚1000万。都说Easy Money的年代已经过去了,但明星代言依然是一本万利的生意。

  最主流的明星代言费用在100万到500万之间,如陈好、孙楠、郭晶晶;也有很多几十万元档的,如崔健、翁虹、黄子华;代言费在10万以下的也很多:“就像梁天这样的,给个七八万就接了,但都是小产品。”

  七年前,廖四勇还在广州一家演艺活动公司上班,在广泛接触明星后,发现给他们拉代言是个事少钱快的活。今天,他在北京经营着一家有八个经纪人的公司,专门给企业找明星代言和商业演出。一个明星的价格由谁来定?

  在市场机制之下,明星价码也分三六九等。一个明星的代言价格的形成有复杂的机制。2010年,粉丝网曾经成立明星研究院,并以其网上的粉丝数为基础,编制明星价值榜。知名度、美誉度、专业代表度及粉丝数,都是价格等式左边的变量。在粉丝网总裁陈淡云看来,明星价值主要取决于作品,“通过作品知晓,产生情怀,才会有粉丝。”

  明星中介的商业蛋糕

  许多对明星的需求来自西部小县城,这是城里人不知道的。廖四勇刚给范冰冰签了一个陕西省神木县的演唱会,出场费120万。“不要小看这样的地方,290万的成龙去过,135万的周杰伦也去过。”

  泱泱大国,“很多老板拿着钱却找不到代言人。你想中国有多少化妆品?” 早年,明星代言处于暗价操作,老板与明星们保持不公开的默契。2005年,廖四勇在网上公布明星代言和出场费报价,“希望以低价争取客户”。事后“也有几个同行来电威胁我们。”2012年,廖四勇依然安全,“我们这样做让同行以后不再有丰厚的利润。”

  代言费大幅涨价出现在最近两三年。“三年以前,范冰冰差不多两百多万还可以接,现在都开800万、1000万了。出席一个活动就报120万。但就是有人埋单。”为什么不直接找明星的经纪人谈,而要找中介呢?“物价局不会去限制他们的定价,全靠我们了。”

  最近五六年来,专门从事明星中介的公司越来越多,“大部分在北京,也有一部分在广州、温州。”但很多公司都还是家族企业,“很少有招外人进来的,有些公司就两三个人。”

  “明星代言中介市场非常混乱。”原因是:“没有专业的中间公司提供标准化研究。什么才是合理价格,哪些艺人的代言营销应该怎么做。要给品牌方一个解决方案,让品牌方有选择库,我相信这可以让散乱的市场变得理性。”

  这是一个偶像的时代,也是一个“粉丝”的时代

  一个偶像,大到李宇春这样一夜成名的超女,小到一个论坛的“斑竹”,都会有自己的“粉丝”。这些“粉丝”通常都会坚定不移地支持他们的偶像。是他们,在捧着这些明星;是他们,支撑着这些节目;是他们,支持着明星的电影票房;还是他们,坚定不移的去看明星的演唱会。中国也许不是粉丝文化最发达的国度,但绝对是粉丝人数最多的国家。而这些数量庞大的粉丝,才是明星所有收入的真正基础和来源。

  粉丝公司会根据职业粉丝的层级、工种及表现分配收入。明星如何保持对粉丝的吸引力? 明星和背后的经纪公司,似乎完全掌握了粉丝们的心理和希望,于是总是在适当的时候,适当的地方,适当的环境中,安排适当的演员出场表演,结果总是引起社会的一阵阵轰动,总能得到屡创新高的票房收入。

  在中国并不乏粉丝,缺乏的是明星产业市场的开发。近几年的超女等选秀活动,可谓充分激发了粉丝的潜能,似乎在一夜间,超女快男成了街头巷尾、妇孺老少的话题。这让人们看到了中国明星产业的市场潜能。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粉丝约2亿人,包括各个年龄段和各个阶层的人,这个庞大的追星人群蕴含着巨大的消费能力。保守地估计,假如中国每个粉丝一年的消费为200元,就将产生一个高达400亿元的粉丝市场,而实际中这个数字可能远不止如此。谁先抢占市场,谁就能赢得“粉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