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封面故事 >

女星们的新资本游戏

2013-06-02 22:39 未知/ □顾玉雪 /

 

  5月12日,新华社正式公布: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铁男涉嫌违纪,正接受调查。刘铁男落马,无意间牵出被称为“万人迷”的影星陈好和央视名嘴张羽。2006年,陈好和张羽分别买入被认为和刘铁男结成官商同盟的商人倪日涛介入重组的ST黑龙股份,陈好为此净赚2700万。

  陈好在股市中大赚其实并非个例,近年来,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达,越来越多的女星成为资本市场的一股力量,而如何杜绝明星们涉嫌内幕交易也成为监管者的新课题。

  (本专题26-29页)

  陈好们的生意:

  “裙带商人”背后的裙带资本?

  如果不是因为刘铁男落马,“万人迷”陈好在股市赚钱的故事可能会被人当做明星善于理财的一个经典案例传唱。

  2006年上半年,陈好和央视名嘴张羽分别买入ST黑龙280.3万股、217.26万股,随着ST黑龙的股改复牌,市值暴增至3000多万元,陈好净赚2700万元。此时,正是中竹控股介入重组ST黑龙敏感时期,中竹控股实际控制人倪日涛是后来被认为和刘铁男结成官商同盟的关键人物。

  这年4月,市场刚从熊市中喘过气来,即使是收入可观的明星,一口气投入300万元也绝不是一个小数目,而且孤注一掷的却是ST黑龙这样一只垃圾股。这种投资举动就很不合常理了,而且上市首日都全数出清,仿佛有如神助。这样的“买入”性质上类似于“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为什么偏偏“摊”上陈好?而不是其他人?

  这本身也许就有利益输送的巨大嫌疑。

  据报道,在入主ST黑龙前,倪日涛的中竹控股通过旗下的中竹纸业集团,先后控制了四川雅安竹浆厂、福建邵武竹浆厂、江西宜春造纸厂等企业,并一度控制过延边石岘白麓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纸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上市公司。

  蹊跷的是,在正式成为ST黑龙第一大股东后不久,中竹控股即神秘退出。直至陈好、张羽事件浮现在公众视野,倪日涛的名字才浮出水面。

  1962年8月出生的倪日涛虽然拥有一个庞大的控股帝国,但是平时为人低调,很少张扬。“倪日涛发家的秘诀没有别的,就是利用其政府人脉入股和合作借口,进入到国有企业改造过程当中,获取好处。”一位曾追随倪日涛的知情人士透露。

  2003年6月,倪日涛在加拿大注册成立绿色资源有限公司(CGR)。相关人士举报称,CGR成立之初的股权结构为:倪日涛占90%、刘铁男妻子郭静华占10%,双方共同担任公司董事。倪日涛在一场“自己收购自己”的跨国资本游戏中,在国内银行贷款2亿美元以上,“买”自己花了相当6500多万元人民币提前收购的加拿大企业New Skeena制浆厂。而刘铁男在施加权力影响,试图促成这项贷款。

  那么,陈好和中竹控股实际控制人倪日涛、前国家发改委能源局长刘铁男,究竟什么“关系”?事实上,有关陈好、张羽与倪日涛的“关系”,早就有网络和媒体传言。

  有关人士分析,不外乎两种可能。一种就是,一不小心被人当了“枪”使。影星明星本身也是一种品牌和招牌,该上市公司未必不会利用陈好的宣传和广告价值,为其换来一个光鲜的外表和包装,进行让更多的投资人“入套”。然后,双方各取所需。

  第二种可能就是,官员、商家和女明星之间说不清的暧昧关系。这类例子层出不穷,明星凭其美貌,而富商或官员“猎艳”、“偷腥”,最终也是“送干股”、“输送利益”类的钱色交易、权色交易。

  “中国资本市场最大事件”中的女星人脉

  权力是最好的春药。贪官落马,绯闻四溅,就像“狗咬人”一样,理应不算什么新闻了。

  2010年2月3日,双规近两年之久的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王益被提起公诉。此案曾被叶檀称为“德隆系倒台之后中国资本市场的最大事件”。

  检方指控,1999年11月至2008年2月,王益利用其担任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等职务之便,以为企业贷款提供帮助的形式,先后收受贿赂1196万余元。而此前坊间流传最广的太平洋证券蹊跷上市、广发证券借壳、涌金系等一系列“资本市场黑幕”,丝毫未涉及。

  王益案造就了一批超级富翁。除了主事者,裙带们也分了一小杯羹。

  “从王益身上获益的大有人在,刘芳菲的区区200万其实什么都不是。”一位知情者告诉媒体。“真正赚到的是另一位主持人。她与王益恋爱期间,基金经理为她贡献了不少内幕消息。然而二人最终分手的原因,不外乎王益位不够高、人不帅。”

  该女在庭审中并未被提及。娱记孟静曾在一篇博文中忍不住八卦:“女主持人真是一份很有前途的职业,最近有两位女主持钓得金龟,真的是巨大的金龟!大到央视小喇叭陈黑子不让俺说。”

  3月30日王益在北京一中院出庭,已经被捕的香港商人李涛通过录像做出了证言:他在深圳开过一家百货公司,公司开业典礼,王益受邀出席,带来了女明星赵薇,典礼结束后,他给了赵薇30万元的出场费;李涛还说,王益让他给了央视主持人刘芳菲200万元用于还房贷,当时刘芳菲在北京买了一套房,月供上万元。这笔钱直到王益2008年被调查时,刘芳菲才把钱还给了李涛,另外还给了4万元利息。

  赵薇的经纪人陈蓉很快发布公开声明,撇清了关系。而李涛供出的另一个女明星刘芳菲,早在2008年就因此事受过调查,在3月30日的审理中,刘芳菲的证言被公诉人当庭宣读,检方以此证明,王益收受贿赂为刘芳菲缴纳房款。

  2008年5月网上一则帖子曾经铺天盖地。当时号称股市“最后一个大佬”的涌金系掌门人魏东自杀,网络爆料称刘芳菲被涌金集团介绍给了正被立案调查的国家开发银行某领导,而魏东自杀也与此领导被调查有关。

  王益上庭一周,刘芳菲未对外做出任何表示。原主持人阿忆,第一时间在微博上“仗义”地为前同事说了话,“那啥,这下芳菲妹妹可惨了,给供出来了。不过,王副行长和芳菲妹妹是真感情,不是瞎闹。”

  这些姿态影响了后续舆论。尽管刘芳菲在央视的几档录播节目也在此前此后正常播出。但这是像央视这样的庞大的国家机器对于丑闻与绯闻常见的处理方法,它做出了处分后通常不会公开,有心人自然能从蛛丝马迹观察到这种惩罚。比如刘芳菲至今没有主持过重大的晚会和节目,而从2006年到2008年她曾经连续三年在春晚上亮相。

  有些问题可能永远没有答案,名人和明星的私生活是隐私,外人很难一窥究竟,而法庭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渠道。刘芳菲和王益曾经的“恋情”如此,还有很多高官背后的明星也是如此。

  还有多少“神秘女星”:明星资本游戏后的监管盲区

  最近几年,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达,各路女星借资本市场获得巨额财富的消息接踵而来,当资本与娱乐成为一对孪生,如何杜绝明星们涉嫌内幕交易也成为监管者的新课题。

  2010年,李冰冰作为发起人入股华谊兄弟获得巨额财富,作为市场给与创业板的高溢价,这项投资本身是阳光的;但是,陈好们精准投资重组股获取暴利,就不得不让人生疑了。而邓婕和徐帆,当年一出手就押宝成功浙江东方重组,也让人叹为观止。

  耐人寻味的是,在证券市场监管严格的香港,娱乐新闻中往往都是明星炒股巨亏的消息,鲜见哪位明星在股市上发财。明星炒重组股屡屡得手,恐怕是中国内地独特的风景线。

  目前,对于接踵而至的明星运作资本获利的新闻,民众多是抱以猎奇的心态,而管理层也没有传出予以调查的消息,一切总在雾中看花的猜测和传闻中。

  2006年,中国建设银行原行长王雪冰案件被列为高级领导干部学习反腐倡廉的典型案例,广东的《家庭》杂志曾爆出过一段旧案,是有关王雪冰和某影星的一段旧情。署名海剑和邢暂的两位特约撰稿人在文中写道,“1998年因为一部热播电视剧,王雪冰与宋菁菁(化名)相识,随即展开爱情攻势,斥资数百万元购买了一套别墅作为两人的爱巢。”

  后来有消息称,这两位撰稿人拥有检察院系统的背景,而多年前的这段故事全部是从法庭的卷宗里翻出来的,2006年王雪冰案件需要有人重翻阅案卷整理材料,据推测这段旧情就是由此公开的。

  这位化名“宋菁菁”的明星曾被指是出演了《来来往往》的许晴,而重庆市公安局原副局长文强 “双规”后,网上很快就出现了这几年去过重庆的女星名单,但直到庭审结束,人们都没有发现任何和女明星相关的消息,当初的一切就像一出戏。

  与这出戏很像的是原深圳市长许宗衡和某女星。许宗衡被双规,被认为是身为他情人的某女星在香港的高调行径引起了中纪委的关注,从而牵连出了市长本人。当初曾被质疑过的一众女星纷纷以公开亮相暂时脱身,这个传闻的真伪只有等到正式开庭时才可能被验证真伪。

  作为社会交往和影响力巨大的明星,陈好们因为贪腐案中上市公司公开信息而暴露在公众视野里,隐藏在冰山下面的恐怕更多。

  高额的演出酬劳、天价的代言费用……明星的财富增值速度已经非常惊人,如果利用“明星效应”在资本市场寻租,公平交易的有效市场尤为重要。在“公正、公平、公开”的三公原则面前,对于可能妨害市场公平的现象,即时调查并向公众释疑,而不是作为花边新闻等闲视之,这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