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支队长的24小时
作为济南市唯一一支禁毒支队的负责人,苏维当之无愧成为众毒枭们的克星。
深夜,电话铃声突然响起。
按照以往的惯例,苏维判断出前方的兄弟们又有了重大收获。果然,电话那头的二大队副队长孙成会向他报告,又抓住了3个!听取汇报之后,苏维准确判断出下一步的工作动向,作出新的工作指示。
这是刚刚过去的五一节期间,苏维参与领导的又一次抓捕行动。
“放假?不可能。”当问起假期如何度过时,苏维告诉记者,“劳动节就是劳动的嘛。”“1·21”制贩毒案进入收尾阶段,很多具体的工作需要苏维去安排,“同志们出差去成都,我就在家里等电话。”
抓住了嫌犯,往回押解,苏维特别交代一定要注意安全,要确保执行任务的侦查员安全,也要保证犯罪嫌疑人的安全,接下来的时间,他会随时打电话询问沿途的各种情况,夜深人静的时候,人最易困乏,苏维不停的打电话。“成都到济南坐火车36个小时,不怕嫌犯逃跑,他们也跑不了,就怕他们自杀、自残,带来意外的麻烦。”
作为济南市唯一一支禁毒支队的负责人,苏维当之无愧成为众毒枭们的克星。
很多时候,他的一天会这样度过:每天七点半准时到办公室,如果晚上不加班,最早六七点钟才离开办公室。节假日、双休日总会在办公室看到他的身影,他不但指挥参与侦查破案,支队的很多侦查工作报告和行动工作方案也出自他的手,同事们对他的评价是:只要有一个民警加班,他必定会留在办公室,不光能武也能文,而且他写的侦查工作报告,报到省厅禁毒总队后可以“免检”。夜里休息时手机从来不关机,随时准备着处理各种突发事件。
两年前,济南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刚成立不久,苏维接受采访时曾向《齐鲁周刊》记者表示过担忧:“近10年间,济南毒品犯罪案件只升不降,仅2008年就破获213起,抓获涉毒人员799名。”两年后,形势更加严峻,破获案件、抓获涉毒人员数字翻番,记者依然能够从苏维的话语中觉察出那种充满了使命感的担忧。
1957年出生的苏维曾参加过对越战争,在战场上冲锋陷阵,1980年从部队回到地方后进入公安行列,负责刑事大要案件的侦查,2000年开始分管暴力案件侦查和缉毒破案工作。2008年济南市公安局成立禁毒支队后,他担任支队长。
每次重大的行动之前,苏维都要详细交代手下人,怎样合理的运用各种侦察手段,怎样更有利于侦查工作,收网时怎样实施抓捕,把所有参与破案人员的工作安排得有条不紊,然后同他们一起分析研究案情,制定工作方案,秘密跟踪,蹲点守候。“按照我的安排,绝对万无一失。”憨厚而不失坚毅的笑声里,苏维有这样的自信。
毒品犯罪案件相对其它刑事案件,证据种类少、取证难度大。如果前期取证意识不强,破案时机把握不好,就会造成案件进入审查起诉环节后往往降格处理或无法处理。
在侦破陈友、李娟制贩毒案时,为了密切掌握其犯罪动态,及时发现和固定犯罪证据,苏维运用法律规定,巧妙的安排侦查员使用网上“诱惑侦查”的工作手段,以“麻友”的身份打入陈友所在的QQ群“飞麻堂”,并与其互加为好友,进行两个多月的网络聊天。
在抓捕陈友、李娟时,苏维始终紧紧盯在抓捕现场,亲自指挥调度部署警力,每一个侦查员负责什么都安排的十分具体,每一个工作的细节都考虑得相当周密,甚至连一个手势和一个眼神意味着什么意思都安排的非常细腻,同志们称赞他是“胆大心细,追求完美”的一个人。
“4·23”制贩毒案,苏维连续几天几夜不回家,亲临现场指挥,调度工作情况,吃住在支队上;“5·06”专案收网时,苏维在抓捕现场与侦查员一起,盯了整整一天;每当侦查员外出抓捕嫌犯,返程到达济南,不管春夏秋冬,不管刮风下雨,不管时间有多晚,苏维必定会亲自到机场、车站迎接,送上问候和拥抱,押着犯人一起回队。
从早年的刑警生涯,到如今的禁毒工作,苏维参与的重大案件数不胜数。无数次与杀人凶魔近身肉搏,无数次冲锋在凶案现场,“真的已经不害怕了”。真要有危险,苏维都是冲在最前头,谈起这些,这位老刑警只是淡淡地说:“同志们和我一起工作,每次遇到危险,我绝不会让同志们站在我的前头。我现在50多岁了,但感觉比他们年轻。”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