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到底什么病?
我们一方面对苹果的高科技顶礼膜拜,另一方面又痛恨我们为什么就是离不开她?再就是其作为产业链上游的先天优势下,对代工企业的压榨。爱也苹果,恨也苹果。
时尚靓丽的背后,交织着的是恶劣
就在4天前,大洋彼岸的苹果首席执行官乔布斯一个决定,让济南的ipad迷们兴奋不已。
“居然降价了,原以为还要再攒上一段时间的钱才能买”,3月7日,在济南山大路科技市场,正在购买ipad的小何表示,他早就想买ipad,但无奈囊中羞涩,这次降价“恰逢其时”。
3月3日,乔布斯带着他的iPad 2平板电脑闪亮登场,再次掀起国内的“苹果热潮”,但苹果带给我们的除了时尚靓丽和方便,还有灰色的记忆。
2009年7月16日凌晨3点33分,一个叫孙丹勇的年轻人从12层楼上跳了下去,结束了自己23岁的生命。
这起自杀事件的主角生前就职于深圳富士康,因公司交由其保管邮寄给苹果公司的16部iphone样机少了一部,在接受公司环安课调查时不堪压力跳楼自杀。
实际上,这款手机并不简单。此次丢失的iPhone手机为苹果最新的N90型号样机,是苹果公司押宝中国3G时代的旗舰产品。而苹果公司则是目前富士康最重要的代工客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在两个月前,2009年5月开始,苏州联建科技有限公司许多员工无端患上四肢无力、手脚疼痛的“怪病”,甚至晕倒在车间。60多名员工陆续住院检查。后查实,罪魁祸首是一种有毒化学溶剂正己烷。
联建科技员工超过1万名,是全球知名的手机液晶屏代工企业,据调研报告称,它也是苹果公司的重要供应商之一。
2011年2月15日,苹果公司发布了2011年供应链管理报告,首次公开承认中国供应链致残员工数量。这两起事件掀开了苹果在中国代工厂的一角,这使人们看到,在苹果时尚靓丽的背后,交织着恶劣的工作环境、中国工人的汗水和他们微薄的收入。
在苹果全球化的产业链链条上,有3部分与中国紧密相连:一是40万左右大多出生于1990年以后的年轻中国工人,拿着以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为基准计酬的底薪,在严格保密的生产线上消耗着他们一生中最为美丽的青春;二是以富士康为代表的组装厂,他们的毛利仅在2%到4%之间;三是以苏州联建科技为代表的零部件供应商,他们的毛利稍高,也只在8%左右。
中国付出了昂贵的自然环境代价,制造加工出来产品,却只得到了很少金钱上的回报。根据iSupply报告显示,苹果的“中国组装”费仅为每台11.2美元,和最低售价499美元的iPad相比,这一费用低廉得可怕。
“如果没有郭台铭,就没有乔布斯的今天。”《虎与狐——富士康的成功与失败》作者张殿文这样说道。
难道是我们病了?
每4年一届的世界杯是全球球迷的节日,刚刚过去的南非世界杯也不例外,但是南非世界杯的光荣传说,并非始自梅西、卡卡、弗兰们的脚下,而是从一双双中国工人粗糙、结实的手中开始的……
这届世界杯的用球叫做“普天同庆”,它随着赛事的深入而为世界球迷所熟知,但是大家所不熟知的是:它是由月薪2000元人民币的中国工人缝制的——2009年5月,江西九江思麦博公司被授权为2010年南非世界杯足球主要生产基地,开始生产南非世界杯指定用球,南非世界杯绝大多数比赛及商业用足球都产自这家公司。
在美国《时代》周刊2009年年度人物评选结果中,中国工人当选该年度人物亚军,而且还是榜单上的唯一一个群体。《时代》在评价时说,中国经济顺利实现“保八”,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继续保持最快的发展速度,并带领世界走向经济复苏,这些功劳首先要归功于中国千千万万勤劳坚韧的普通工人。
怎样远离苹果?
中国的用工荒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印度媒体甚至将此现象解读为“一次印度不能错过的机会”。
近日,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我们不留恋代工企业,要以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自主的品牌为荣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价值比较优势的丧失,“代工经济”这种低效、低价值的产业模式已无法适应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由“代工经济”转型为“品牌经济”、从“中国制造”转型为“中国创造”,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必然的、唯一的选择。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