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 > 封面故事 >

乔布斯:甜苹果,酸苹果

2011-03-13 08:28 《齐鲁周刊》/ 吴永强 /

3月3日,苹果发布iPad2,引发全球关注。今年1月,苹果公司发出乔布斯因病休假的消息,公司股价立即下跌。这次ipad2发布会,在乔布斯现身的1分钟内,苹果股价惊人地上涨了超过3美元,涨幅接近1%。


 而在上个月,苹果公司发布《2011年供应商责任进展报告》,首度承认它在中国的供应商联建(中国)科技有限公司137名工人“因暴露于正己烷环境,健康遭受不利影响”。


 “毒苹果”被揭出,恰在“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新闻披露的同时。在跨国公司的全球供应链中,我们的企业仍然处在低端;我们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同时也付出了许多沉重的代价。


 如果说比尔·盖茨是美国商业精神的典型代表,那么,乔布斯身上则凝聚了更多“美利坚”的元素。乔布斯就像海明威,他创造了另一个时代,或者应该说,他是在创造着一个又一个时代。


 乔布斯留给了苹果,也留给了对他奉为神明的中国企业家们一个“陷阱”,个人魅力凌驾于品牌之上,一旦乔布斯驾鹤西去,谁主沉浮?乔布斯的苹果,是甜的?还是酸的?  

 

不吸毒就不是乔布斯


  “乔布斯就像一只无足鸟,永远在不停创新不停创新。创新就是他的生命,如果有一天他停下来,苹果就危险了。”一位“乔布斯迷”、某杂志主编说。


  他是一个美国式的英雄,几经起伏,但依然屹立不倒,就像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说到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倒。比尔·盖茨说,他此生最尊重的人不是他自己,不是巴菲特,而是也将他视为此生唯一劲敌的斯蒂夫·乔布斯。


  他在斯坦福大学曾经有个著名的演讲:“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在判断重大决定时,最重要的工具。因为几乎每件事,所有外界期望、所有名誉、所有对困窘或失败的恐惧,在面对死亡时,全都消失了,只有最重要的东西才会留下。”


  同为苹果创始人的沃兹说他从小就一心成为人群的领袖,跟乔布斯和盖茨一起成长的记者罗伯特·昆季礼把乔布斯比喻成萨达姆:“乔布斯希望控制世界。他一点也不在乎巩固战略优势,他只想着攻击……乔布斯不在乎是有十几家还是上百家公司跟自己对着干,他也不在乎有什么阻碍他成功。像萨达姆一样,他根本不在乎自己可能输多大。”


  据说,当年的乔布斯经常跑到办公室里,随便问一名工程师:“我觉得某人是个傻瓜,你觉得呢?”如果对方的答案是肯定的,他会跑到第二个人那里,说:“我和某人觉得某人是傻瓜,你说呢?”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他则会对别人说:“我和某人觉得某人是天才,你怎么看?”换句话说,他不知道怎么让一家公司有效运转,不知道如何让一款产品在可控的时间以合适的价位切入市场,他甚至不知道失败为何物。


  曾有一位保守的女士申请苹果的某一职位,结果乔布斯在面试中向她提出了各种奇怪的问题,例如“你失去童贞的时候是几岁?”、“你吃过几次迷幻药?”之类令人难堪的问题。乔布斯自己表示,服用迷幻药是他生活中一件最重要的事情。


  一个人的性格,会成为他今后命运方向的指针吗?

 

乔布斯:是不是一只甲壳虫?


  一天早晨,乔布斯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我们完全可以这样开始叙述)。他不再是英俊耀眼的单身汉、才智湍飞的亿万富翁,新一代美国梦的代言人。


  这是1985年5月29日早晨。就在前一天,乔布斯刚被自己一手创办的苹果公司踢出门外。他开始了一段漫长、孤独、充满考验的旅程。


  在带领苹果推出Macintosh之后,乔布斯被他从百事可乐挖来的CEO约翰·斯卡里排挤出了苹果。当时,乔布斯为了聘请斯卡里,说出了那句著名的话:“你是想把余生用来卖糖水,还是想给自己一个机会改变世界?”很多人对乔布斯的离开感到高兴。


  他被突如其来的挫败感击成了碎片,必须把全部聪明才智用于寻找逃避现实的方法:他打电话问美国航天航空局,能不能把自己扔到挑战者号飞船上;他去了苏联,想在那里开设电脑学校;他甚至跑到法国南部,试图以“孤独的艺术家”身份申请移民;他想从政,但他不属于任何政治派别,要想获得选民的支持是很困难的,此路不通。


  这是乔布斯人生中最晦暗不明的时期,灿烂的日子遥不可及。1985-1997年,足足12年,乔布斯人生中最关键的变化被外界忽略了。那个天真、专横、激烈、横冲直撞的乔布斯在不停的冲向极限之后并未燃烧殆尽,却在巨大的挫败和长期不见起色的二度创业中被剖光磨亮。


  他推出了next电脑,创办皮克斯,进军动画市场。他推出了轰动之作《玩具总动员》。公司顷刻间从4700万美元的赤字变为7600万黑字。到2001年,成为好莱坞有史以来最成功的电影制作公司。


  1995年在旧金山的一家影院,斯蒂夫举行了《玩具总动员》首映式。当天晚上,他破天荒地穿着一件无尾晚礼服,挽着光彩照人的妻子进场,成为全场的焦点。
  放映结束,他走上了舞台。仿佛是迪斯尼、斯皮尔伯格一流的人物。


  “当人们认为一位艺术家已经取得成功的时候,那也是这位艺术家真正认清自我的时候。如果一位艺术家冒着随时可能失败的危险,他才是真正的艺术家。迪伦和毕加索就是经常冒着失败的危险的。”说话的时候,乔布斯仿佛自己成了迪伦、毕加索,还有拿破仑。

 

是老大哥,还是自由女神?


  多年来,乔布斯一直向朋友诉说他被抛弃的不幸遭遇,与亲生父母别离的痛苦让他耿耿于怀——然而不可思议的是,他却对做父亲深恶痛绝。


  初恋女友克里丝怀孕后,乔布斯宣称自己无生育能力,他拒绝做这个孩子的父亲。十几年后,36岁的乔布斯再次让另一个女人洛林·鲍威尔怀孕后,他不得不步入婚姻,结束了单身生活。


  上个世纪80年代初,乔布斯找到了自己的亲生父母。他们结婚并有了一个女儿,也就是乔布斯的妹妹莫纳·辛普森。辛普森是一名颇受好评的小说作家,曾在1996年出版过一部小说《一个凡人》。小说描写了一个自恋主义的超级巨富,以及他和自己抛弃的女儿的关系,这部小说里面处处可以找到乔布斯的身影。


  乔布斯的商业性格有点像是反文化的游击队,一个硅谷的切·格瓦拉。苹果曾为Mac的发布配上由雷德利·斯科特执导的广告,将IBM描述成乔治·奥威尔《1984》里的“老大哥”,而将苹果形容成一个金发碧眼的自由女斗士,挥舞着大锤砸烂了老大哥的屏幕。


  其实,乔布斯才是那个让人深恶痛绝的“老大哥”。


  和几乎所有欲望膨胀的人一样,乔布斯使劲拉近自己与政治的关系。1985年2月,乔布斯在白宫接受了时任总统里根的褒奖,他和民主党人关系密切,和前总统克林顿始终保持良好的关系。妻子鲍威尔曾为民主党人韦斯特里主办过一次富有政治色彩的政治庆功会,因为他赢得了加利福尼亚州审计长的职位。

 

后乔布斯时代的“陷阱”


  他的领导方式令人“食欲不振”,且每况愈下;


  他遵循“伟人领导论”,即以CEO权力为核心的管理模式,但这已经是一种过时、无效率的管理模式;


  他患上了“我是全世界最聪明的人”综合症,这是失败的根源,因为个人不可能战胜集体;


  他过于自负,而忘记了谦卑。


  美国知名作家威廉·泰勒给乔布斯拟定了以上四大罪状:“不要以为效仿乔布斯就能成为一个好的企业领袖,我们要相信艺术,而不是艺术家。”


  有人说,乔布斯无与伦比,但作为公司创始人和CEO,他却有个重大失误,那就是:没有为苹果寻找到一位合适的接班人。


  无需否认,乔布斯正变得虚弱。他的近况不太好,甚至有谣言说他“只有六周生命”。在最近曝光的照片里,他依旧身着标志性的New Balance鞋、牛仔裤、套头衫,不过显得消瘦、步履蹒跚。他牵动了全球的眼光,大家都在猜想,离开乔布斯的苹果该走向何方?


  为耐克、阿迪达斯代工的东莞裕元,你能说他生产不出和耐克一样的鞋子吗﹖人为什么要买耐克的产品呢﹖那是因为耐克这个品牌,不是因为耐克的当家人是谁。有多少人知道耐克和阿迪达斯的主事人是谁呢﹖可又有几个不知道乔布斯呢﹖


  他依然在一年一度的产品展示会上放约翰·列侬演唱的《想象》:“你说我是一个梦想者,但我却不是唯一的一个。”约翰·列侬在1980年12月被暗杀了,这个时间和苹果公司股票公开上市的时间非常相近。


  30年前,他的梦想刚刚开始;30年后,他依然走在孤独的梦想之路上。